敦煌汉文文书的书法史解读

点赞:3401 浏览:939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很多学者在研究敦煌书法以及中国书法时,只是简单地使用品评方式分析书法风格,尽管也提出一些较为深刻的见解,但是研究书法史绝不仅仅是品评和欣赏这么简单.本文将以历史时期为线索,对敦煌汉文文书书法进行深入剖析.

关 键 词:敦煌汉文文书,书法史,解读

作者简介:闫永忠,男(1976-),河北博野人,河北大学美术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1.前言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性及鲜明个性的艺术形式,书法通常认为源自后汉到南北朝时期.书法是一门历史久远的艺术,使我们感受到书家名人的风采以及汉文文书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敦煌汉文文书在中国悠久的书法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重要资料之一,敦煌汉文文书具有无法比拟的艺术价值,并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敦煌汉文文书是毛笔手工书写的;第二,其中不乏纪年文书;第三,敦煌汉文文书并非书法名家的作品.十九世纪之前,我们只能观赏到宋代之后的名家真迹,宋代之前的名人作品十分罕见.笔者将选取几种敦煌汉文文书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有纪年的写本加以分析,并对敦煌汉文文书在中国书法史中的地位和影响进行研究.

敦煌汉文文书的书法史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书法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敦煌汉文文书书法解读

自汉代末期直到魏晋时期,因为长期处于战乱以及政局动荡的状态,儒家思想遭受质疑,国家权力受到怀疑甚至被否定,书法中同样也受到波及,隶书代表着帝王权威,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开始扭曲,不论是三国,还是西晋,当时的石刻文字资料中都对此有所反应.

上世纪出土的《皇帝三临辟雍碑》是一部文字保存较为完整的作品,经专家判断,此碑文是善书者的作品,可以看做是当时的范例.但从碑文书法角度分析,又似乎不能称其为正式隶书,因为其并不具备隶书的结体以及所特有的流丽,而是带有仿制品色彩,这大概是因为其与日常书体之间的差距而使人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检测想吧.

隶书本身具有很多要点,从最基本的表现波势的横来分析,汉代隶书是从右边起笔,从右向左,是起笔逆入,每个字的中间一横都作出波势,并无任何造作之嫌,单纯直入的起笔,而看不到笔锋逆入的影子;但如果从汉代隶书书法的角度分析,非汉代的隶书书法中则具有十分明显的舒展的特点.

从刘渊建立汉直到北凉灭亡,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书法,这一时期的历史并不会被记录在书法中,主要原因就在于以王羲之为核心的南朝已经足以吸引所有史学家的眼球.十八世纪末期,北朝书法借着阮元发言的机会进入到书法史,然而,西北地区作为北朝前驱,河西书法并没有收到广泛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关于河西书法的相关文字记载,尤其是直到十九世纪末,始终没有供书法史家研究的石刻文字.

五胡十六国大部分存在的时间都不长,前凉以及前燕算是其中存在时间较长的两个了,根据相关文献记录,其谋臣大都是任用的汉人,可见其对汉文化的关注程度之高.

敦煌楼兰古文中有记录成具拙字的版本,手拙用愧的戎本,纸表面十分光滑,墨色也十分新,很难将其与一千五百年的历史联系起来.

在《譬喻经》之后的《佛说菩萨臧经第一》的书法,具有十分华丽且强烈的尾题文字,尤其是第字的横十分吸引人的眼光,是从四十五度角起笔,并以大致相当的角度向右部挑出而落笔,这在《十诵经丘戎本》以及德佑一致的文本中也可以见到,此种书法在尾题出变化笔法.结体左右相称,并且下部横划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借此种碑文书法展示坚强的气势和意志;亿字左边的偏旁部首终笔的竖划稍向左部挑出,这种技法十分细微,然而却具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效果,这种样式的别例并不罕见.

在前秦、西凉以及北凉具有明确纪年的书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横划,起笔并没有独到的技法,只是简单的直入式,压笔快速,就像是突然遇到什么东西似的一下子就停止,这就出现楔形或者与楔形相类似的线,这种是较为基础性的笔法,有些会在终笔时挑向右上方,尾题的部分采取四十五度角落笔的方式,终笔收笔角度也是如此.第二,左行笔,入笔十分急速,并且几近直角,似有剜开纸张之势.第三,右行笔,右行笔与前面所谈到的左行笔正好相反,采取的是顺入的方式,但同样具有较为尖锐且猛烈的收笔气势,并在终笔之处形成一个类似于锐角三角形.第四,转折,转换笔的方向,使笔折下,但并不见三折结构,第五,纵划,就像字母B一样采取极为强烈的方式入笔,并具有享有绕的趋势,笔快且明了,在终笔时展现出较为轻微的挑势,由于极为轻微,并不会对字的整体表情造成影响.第六,点,一般都是锐角三角形,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书风.结合了上述要素的结体,尽管表现各有特点,但都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并形成河西书法的基调.

3.结语

沿传至今的书论,向我们展示了书法名家以及汉文字极富变化的形式,形的传承方法是关注的焦点问题.如果简单地将书法归入到美术史范畴,并不深入分析、探讨书法之形,则很难摸索到汉文文书的精髓.书法作品的继承,尤其是在书法成形时期,常用的是临摹、拓本等极为复杂的复制方式.本文选取较为典型的写本分析,以便探讨敦煌汉文文书对书法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