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策略

点赞:6068 浏览:205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为201103037的成果论文.

摘 要:本文对名胜古迹旅游文本的特点及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在进行汉译英过程中,必须重视旅游文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从而激发外国游客的兴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最后,笔者提出了汉英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关 键 词: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汉英翻译;文化差异;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3-0192-01

一、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概说

在众多旅游景点中,名胜古迹一直都是国外旅游者了解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的首选去处.它包含了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园林艺术、民俗风情、中外审美差异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全方位地展示了其所处社会的文化特性.可以说,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具有信息性、启示性和跨文化性等特点,及传递信息、诱导行动的功能,是国外旅游者了解中国历史文化,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汉英名胜古迹旅游文本的文化差异

1.审美习惯差异

不同的审美观会给翻译带来较大困难,这也是文化制约因素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例如,汉文化中的“龙”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被视为权利、力量的象征,其文化含义为“高贵、神圣、珍异”.然而,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指一条拖着长尾巴,浑身长鳞,口中喷火,有着双翼的巨大蜥蜴.因而它是“罪恶”的象征,其文化含义为“怪物、魔鬼”.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文化转换.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其文化如文艺、历史、地理、哲学、科技、工农业等也各不相同.

2.语言风格差异

由于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是一种应用文体,要实现其文体在译文中的再现,绝非易事.中西方旅游文本所采取的语言风格不同.中国人介绍旅游城市时,辞藻华丽,四字词组居多,常引用历史事实、文学典故,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英文的景物介绍则完全不同,用词平实、简单的文字,讲究事实,其描述更加具体.

3.思维方式差异

在名胜古迹旅游文本中,汉英文字的句式差异主要归因于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多采用归纳法,即先描述或先叙理由,后作结论,用外位式结构句归纳全文.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却正好相反,他们往往采用演绎法,即开门见山摆出结论,然后再推演.英语重客体,重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而汉语重关系,重意会,重主体,尤其注重主体的感受.在英语中,各种词、词组、时态、语态、主句、从句等都有明确的形态标志,各种短语、从句围绕核心句(即主句)通过相关的联系词复杂地组合在一起.

4.风俗习惯差异

这方面的差异为数很多.比如,“松、竹、梅”在中国被喻为“岁寒三友”.当一个中国人在游览古代名人故居时,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竹子,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竹子的高贵品质,进而联想到人的意志坚强,清远自高,而一个外国游客恐怕就没有这些联想.为了使他们能和我们有基本相同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在介绍时加入“竹”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意义.


三、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文化阐释的策略和方法

为增强名胜古迹旅游文本汉译英的文化交际效果,翻译时应采用以下文化阐释的翻译策略:推敲原文文化信息,弄清原文实质,体味字里行间意蕴,引申原文内涵;发挥译语优势,注重读者效应.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增译、省译和类比等方式进行调整,使译文在语境中具有实际意义,保留文化信息,并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增强其可读性.

增译(Amplification)

增译指按目标语的行文习惯在译文中适当增词,将原文的内涵加以引申,尽量贴近目标语读者的欣赏习惯和阅读心理.在介绍名胜古迹时,常会涉及到一些历史人物.如:“秦始皇”可译为“QinShihuang,thefirstemperorinChinesehistorywhounifiedChinain22lB.C.”这个人名的后面加了一句同位语,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人物在特定历史阶段中的地位及作用.这些注释使历史变得清晰,保证了信息的准确,不会让读者产生不解或误解.

名胜古迹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策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英翻译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省译(Reduction)

这是指在不影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文的词句进行适当的删减.如,有这样一段对西安附近“八水”之一的“洋河”的描写:在我国最早的典籍中,即有关这条河的记载.《尚书禹贡》:“漆沮既从,洋水彼同.”《诗经大稚》:“洋水东注,维禹之绩.”但是,外国游客很难明白这些引文.不如将这些不影响原文中主要信息量的冗余部分删去:RecordsaboutthisrivercanbefoundevenintheearliestChineseclassics,whichprovethattheFengRiverhasbeenwellknownsinceancienttimes.显然,这种干净利落、重点突出的表述更易于外国游客的理解.

类比(Analogy)

许多中国的历史人物、事件、典故等如果直译成英语,外国人未必理解,如果能在英美文化中找出类似的说法,则会显得通俗易懂,更能吸引游客.例如:译文“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中,将济公比作外国游客非常熟悉的罗宾汉,可以让外国游客了解济公这一人物形象.可见,类比可以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外国游客将他们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代、人物和事件等与他们熟悉的人物、事件等联系起来,便于理解.

四、结语

要使名胜古迹旅游文本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使外国游客既能读懂译文,又能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原文的文化信息,就要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审美习惯、语言风格、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在具体翻译技巧上,应在透彻理解原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增译、省译、类比的翻译方法,使名胜古迹旅游文本的汉译英工作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弘扬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