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时期吐鲁番地区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

点赞:6841 浏览:214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楼兰古国曾经作为昆仑山北麓绿洲的一个繁盛中心,对连接东西方要道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绿洲的沙化,楼兰古国而过早的陨灭了.本文旨在研究先秦两汉时期的吐鲁番地区人们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及信仰,通过考古发现及文献记载来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它不同于政治史和经济史,而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不仅如此,有些风俗习惯及穿衣服饰至今还依然保留着,这对于我们研究文化的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先秦两汉;吐鲁番;物质生产;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1

一、社会背景及社会状况

吐鲁番位于新疆的东疆区,在与内地及中亚的经济交往和交通联系中都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和田、若羌、鄯善俗称塔克拉玛干南缘地区,大致以和田为中心,越往东羌人的成分越多,越往西塞人的成分越多,龟兹以东至焉耆,吐鲁番一带的居民,由于没有受到乌孙、大月氏的大规模侵扰,社会状况比较稳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其他地区也比较高.月氏被匈奴打败后西迁,必将导致北疆塞人的西迁,而西迁的路径必将经过哈密和吐鲁番,由此看来这就存在着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吐鲁番地区的原始土著居民就是姑师人,也称车师人,但“车师”现多指地名.当然学术界对这一带居民的族属,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或谓塞种,或谓蒙古利亚种,或谓戎,上诉诸说都很难提出具体确切的证据1.

汉人是新疆古老的居民之一,当地人称之为秦人.汉武帝开始,新疆的汉人逐渐增多,汉朝和匈奴经过激烈的争夺取得战争的胜利,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初步统计在西汉时期,到新疆屯田的士兵有3000至4000人.正如史书所说“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日”2.在此屯田的汉人长期定居,繁衍后代,至西汉后期,汉人已遍布天山南北.

二、物质生产

吐鲁番地区的物质生产种类丰富,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畜牧业.在新疆较早地出现了毛、棉织品,可知在汉代以前就有了棉花的种植.1980年新疆考古所在楼兰古城中的一些房屋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核桃,特别是距佛塔东侧的30米处,一堆散乱的木材下,埋藏着深达70厘米的糜子和堆积层,在其西南的垃圾堆中,还有不少的麦草和糜壳3.在农业生产中,石器、木器、铜器、铁器生产工具是同时兼用的,生产技术的特点是锄式工具的使用和犁耕技术的普遍推行.在天山山区的山麓地带,畜牧业也比较发达,据《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民随畜逐水草,有驴马,多橐它”.说明在当时的城郭诸国中,农业是主要的经济生产部门,但也兼营畜牧业作为辅助产业,且能很好的利用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

城郭诸国的手工业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部门集中,种类比较齐全,其中制陶业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罗布卓尔地区楼兰墓葬,发现了大量的陶片和陶器,如属于日常生活器具的有罐、壶、杯等;贮藏食物的巨型陶器有缸、瓮;文化用品有砚;造型艺术品有佛像、猴、马、蚕等造型独特.这些陶器大都采用慢轮制作,某些部分经过手工削减.陶器的颜色主要有白色、黑色、紫色等,在其表面还绘有简单的花纹,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有些陶器具有内地的风格,其制作技术显然是随着内地移民而传入新疆的.

三、古车师人的生活状况

车师,作为古代中亚东部西域的城郭之一,分布在今天新疆的东疆地区.车师人口众多,相对于其他西域诸国是比较大的国家.他们把月氏、匈奴、乌孙人等称为外来人,车师人为当地人.随着战争和民族的迁徙、融合,车师人有雅利安人种,同时也有蒙古利亚人种特征,在近现代以后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就更加突出了.在发现的古楼兰―鄯善的卢文木简中有许多都提到了葡萄酒,这说明葡萄酒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征收葡萄酒的赋税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撑.在乌鲁木齐南郊乌拉泊的车师墓葬中,检查死者头骨、牙齿,发现存在着相当普遍的龋齿病,这种病理现象,说明墓主人生前实物的品种中,淀粉类食物占有相当比重4.1985年12月,在吐鲁番火焰山公社以北的哈拉和卓的一座汉代古墓中,发现了死者木棺底部的很多古代葡萄藤5,说明古代车师人葡萄种植很普遍.高昌地区本地的园艺业也非常发达,很早就出现了酿酒业.

先秦两汉时期吐鲁番地区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畜牧业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衣食住行可以出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古车师人为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留长发梳辫子,头发上罩有网状发套,这种发饰在乌鲁木齐南山矿区和鄯善苏巴什古墓中都有发现6.衣服除了使用毛布、毛毡毛皮外,还使用了丝织物和棉布,少数富有人家以穿戴丝绸做的服装为荣.在饮和食方面,游牧区和农耕区也有所不同,从事畜牧业的车师人主要以食肉和奶制品为主,包括奶酪、奶茶、酸奶疙瘩等,其中羊肉最为最主要的食物.而从事农业的车师人,日常饮食以粮食为主.住房也有两种情况,在牧区车师人的房屋大都以毡房为主,便于搬迁,拆装方便,冬天则住木屋和土屋.农业地区车师人的居住是每个小家庭都生活在一处深院和斗室之中,冬暖夏凉,春秋宜人.车师人多以马、牛、骆驼等为出行工具,放牧、作战等都离不开他们.后来随着车的使用,对车师人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信仰上,古代车师人虔诚的相信,人死后灵魂永存.从发掘出的阿拉沟春秋战国时期的车师墓葬来看,人死后土葬,头朝西,头旁身侧放进死者生前喜好,必需使用过的物品.公元前三四世纪以后的车师墓葬中,情况发生了变化,单人葬和男女合葬就比较多了,这说明了血缘关系逐渐被地缘关系所取代.吐鲁番地区作为东西方要道,民族成分复杂,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也不尽相同,但南道鄯善诸国流行的民间语言仍是楼兰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