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的灰暗人生

点赞:30250 浏览:14302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张爱玲是极擅长使用色彩意象变现人物性格的.她在色彩的搭配上独具慧眼,艺术性很强.[1]在她的笔下,有色彩艳丽的衣服,有变换多彩的月光,更有光怪陆离的背景色彩.但是,在她的笔下,一切颜色都归于灰暗,指向她小说的永恒主题―苍凉.

关 键 词:张爱玲色彩意象苍凉心理暗示

张爱玲对色彩的敏感度是相当惊人的.善于在小说中描摹各种层次的颜色,无论人、景、物,都调动了大量的色彩手段,因此视觉意象非常丰富,很容易让读者身临其境,为塑造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暗示人物心理、象征情节发展等,创造了恰如其分的铺垫[2].

色彩在她作品的字里行间闪耀着光彩.但是无论色彩多么纷繁复杂,她都始终用这些色彩意象来表达人生的灰暗和她内心的那份永恒的苍凉.正如她曾经说过的:“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人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她游刃有余地运用着各种色彩来展示作品人物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态.傅雷先生曾经评价她:“她(张爱玲)利用暗示,把动作、言语、心理打成一片.”[3]张爱玲精通绘画,她深知色彩对人们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她笔下,色彩呈现出了超出传统的许多种独特表情,透露出她作品中的感伤情调和苍凉心态.通过匠心独运的色彩泼洒,张爱玲营构了自己华美而又悲哀、绚烂而又苍凉的文学天地,呈现了她渗入骨髓的悲剧意识[4].

五彩斑斓的灰暗人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色彩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她曾在港大度过了三年的时光,而这三年,是张爱玲一生中最为美丽的一段时光,她的天性得到了自由的发展;香港文化刺激的、犯冲的、不调和的色彩与情调,也奠定了她日后小说创作的基础[5].张爱玲曾被问及在写作时有没有考虑到意象的暗示、象征等的功能,她说“当时我只是感到忽视的成分不够,想用imagery(画像意象)来加强故事的力量”[6]但是不容否认,颜色对张爱玲而言,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

有人曾分析说:(张爱玲)小说里的世界犹如大海,充满了奇异和残酷,生活在里面的生物彼此馋食,常常在热闹浮华的氛围中,绚丽明亮的灯光下和懒洋洋的笑声深处,突然触及到某种危险的气息,让人感到不安和惊悚[7].

比如白色:

《花凋》里这样描画久病的川嫦:“她的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眼睛就是等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川嫦临终前,她“趴在李妈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自蜘蛛”.作者用刺目的白色,呈现出川嫦彻底陷入了绝望.

又如《金锁记》中,对长自和长安初次的外貌描写:“等一般都是薄薄的两张白脸,并排站着,纸糊的人儿似的”寥寥数笔,就为我们呈现出了两个生活在冰冷的深宅大院里,欠缺正常的关爱的孩子,单薄呆滞、毫无可爱之处.预示着他们要被“黄金的枷锁劈杀”的命运.

异色象:

《十八春》中,从曼璐的衣服到饰品,从房间到地毯窗帘.各种颜色相互冲撞,把她人性中的贪婪、无助、善良、丑恶等等侧面,进行着力表现,让曼璐的形象展露无遗.


贾平凹曾说“她的作品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有是旁人无以类比”[8]比如,曼璐亮相时,表现出她沦为二路交际花之际的极度惊骇力:“她穿着一件苹果绿软缎长旗袍等只是腰际有一个黑隐隐的手印等看上去却有一些恐怖的意味等脸上却已经是全部舞台化妆,红的鲜红,黑的墨黑,眼圈上抹着蓝色的油膏”一个粗俗,人老珠黄的交际花顿时在一堆色彩中凸现出来.

黑白犯冲:

用黑白对比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是张爱玲喜欢用的手法,《金锁记》里这样的色彩运用俯拾皆是:“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的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黑白的搭配强调了七巧新丧的身份,也强化了她在家产抢夺战中的紧张心理,揭示了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此外,黑白的对比还被张爱玲经常运用到环境描写中来:“等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这里,“一搭黑,一搭白”的夜空暗示着七巧暴戾自私与母性柔情的双重人格,喜怒无常,无从捉摸.

色彩对比:

在小说《多少恨》中,家庭教师虞家茵第一次走进雇主夏宗豫住宅时的情景:“那屋檐挨近蓝天的边沿上有一条光等像船边的白浪等仿佛那乳黄水泥房屋掷到冰冷的蓝海里去了”这是家茵眼里的色彩:“蓝天”、“蓝海”,不可知的未来让她感到既兴奋,迷茫又有些恐慌.蓝与白的搭配是一种温馨的美,象征着家茵与宗豫纯真的爱情.然而乳的房屋淹没在“冰冷的蓝海里”.这象征着温暖的淡淡的与象征着阻隔的旧势力的大片的蓝色比较起来,显得多么微弱.读者可以穿过这些色彩走进故事,感悟现实的残酷,人生的无奈.

夏志清曾经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隔百年读《秧歌》、《赤地之恋》,更使我深信张爱玲是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别的作家等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透彻和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9]她用色彩描绘了纷繁的世间万象,却“在华丽眩目的文字之后,有一种经历了几世的沧桑,像一朵奇花,蓦然开放在当时的孤岛上海,充满诡异不安的美.要在多年之后回头再读她当时写下的一些句子的意象,才发现更为触目惊心的预言的实现:一个文明的破坏与过去,一个时代的倾覆:繁华过尽之后的苍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