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后记

点赞:20448 浏览:929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世纪开头的短短几年时间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步走上了全面的整体性保护阶段.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先后人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元宵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办.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在此之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已日益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正在朝着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入的层面拓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发展,迫切呼唤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1年召开“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座谈会”,此后又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连续三年相继成功举办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从事保护实践的人士汇聚北京,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问题.我们参与了近年来一系列保护工作的实践及学术研讨活动,更深切地感到保护工作的广泛开展,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而我们有责任对保护工作的实践努力做出理论的总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氛围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于2004年9月提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题,着手酝酿本课题的研究与写作,并成立了课题组.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于同年11月,课题组提出了一个初步的写作提纲,并邀请资华筠、刘魁立、张庆善、华觉明、靳之林、王宁、吴文科、刘文峰、张振涛、马盛德、王路、方李莉、高新生等20多位院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在充分吸收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对提纲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并开始分工写作.到2005年7月,各章作者分别完成了初稿.之后,课题组成员在近几年来参加一系列保护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又到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贵州省文化厅、云南省文化厅的帮助和支持.课题组成员结合考察中的收获,对初稿做了修改.课题组成员之间也进行了充分交流、讨论和互相修改,一些章节已修改至第四稿、第五稿.全书基本定稿后,我们特别邀请著名学者乌丙安、刘魁立两位先生审读书稿,提出修改意见.他们仔细审阅后,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课题组成员根据他们的意见,对某些章节作了修改,最后由王文章、陈飞龙、李心峰对全书又做了一次修改加工,终于完成了本书的写作.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阅读参考了尽可能找到的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和论文.我们对于所引用的材料,均加注或在正文中予以说明.对此,我们对所阅读和参考的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承担本书写作的有:

王文章(第一章)

李世涛(第二章)

程惠哲(第三章)

刘永明(第四章)

宋建林(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后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质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陈飞龙(第六章)

李心峰(第七章)

李荣启(第八章)

全书由王文章同志统稿并定稿.陈飞龙、李心峰同志参加了统稿,并负责课题组的具体组织工作.本课题的一些编务工作由白荔同志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连荣同志曾参加本书第八章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一节的前期写作,后因去国外访问,他留下的写作任务由李荣启完成.

值此本书出版之际,谨对给予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以帮助和支持的专家学者和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部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所做的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和初步的尝试.课题组成员对这一新的重大课题的探讨,力求深入系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正在不断深化,全面系统的研究刚刚起步,加上我们水平的限制,本书肯定存在不完善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将来补充修正.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