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八月份写的历史和一部九月份写的历史都是不一样的

点赞:10616 浏览:373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颜炼军:王老师你好,人民文学出版社上个月刚出版你的《解放战争》上部,读者反映非常好,我就从普通读者的角度问你一些问题.你写的《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都是关于现代中国战争题材,在和平年代,没有哪个作家如此勤奋而密集地关注这些题材,您为什么这么关注现代中国战争

王树增:我在《朝鲜战争》(修订版)后记中曾经说过,有史以来,战争是人类除了和平以外,唯一需要面对的另一种生活形态.千百年来,人类文明在和平与战争的交替中更新、断裂、再生、绵延.战争的历史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它能够尽展人的最本质最极端的禀性,尽展一个民族来源于血脉深处的禀性,尽展历史何以走向今天的最丰富最隐秘的内容.比如在和平时期,你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愿意为民族和祖国而牺牲.但是,战争爆发了,置身在战火中的时候,你是看不见民族与祖国的,你看见的或许只是一个山头,你必须坚守这个山头,坚守三天三夜,而且很可能身边只有一个班的战友,很可能运送的路被炮火封锁,怎么办人在这种时刻会是什么样的他为什么会这样他这样导致的结局是什么这一切只有在战争状态下才至关重要.因为这个小小的结局也许影响着一场大的战役进程,而这场大的战役影响着整个战争的进程,整个战争的态势却决定着历史当时的面貌和今后的走向.战争一旦爆发,结局非胜即败,所有被裹挟进战争中的人,结局非生即死.生与死,胜与败,这是人生的极致状态,是最能展示人的本性特质和精神潜能的一种情境.

只有战争能够催生巨大的光荣,催生人的智慧,催生人性的极端性,同时也催生巨大的不幸.翻开古今中外浩瀚的历史书籍,令人感慨万千的文字无不是在记述战争.中国现代史上的战争,决定了中国今天的生活样式.或者说,它是我们每个人今天为什么过着这样的生活的起源.

颜炼军:可以看得出,你的每部作品都需要大量的资料准备和实地采访.很多读者也比较关注这个问题,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你是如何完成的能否介绍一下你写作的准备过程

王树增:曾有读者朋友在网上提问:索尔斯伯里70岁时,带着心脏起搏器走长征路,写了《闻所未闻的故事》,问我是怎么写的《长征》.当然,我们知道,索尔斯伯里只是走了红军长征时走过的重要地点,而且是中国政府全程保障着他走的.对于我而言,长征路,是在我生命的前30年间断断续续走的.我人微力薄,决不可能像索尔斯伯里那样,吃住行处处有人保障,集中走一遍长征路,并让此事成为一个巨大的新闻事件.但也许是职业的原因,我去任何地方,最令我关注的还是与战争有关的一切,我在我的生活经历中有心一点点地积累着这一切.比如,我并没有写抗日战争,但我会在江苏开会期间去如皋,我很想看看抗日战争时粟裕打仗的战场是什么样子.我在写《长征》的十年前,就去了二、六军团北进四川时路过的中甸,我甚至去看了当年贺龙渡金沙江的石鼓渡口,看了那个极其偏远寂寞的小镇.当时我还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写《长征》,会写到这个渡口.我去山西,参观了阎锡山的故居和徐向前的故居,阎锡山的故居观者熙熙攘攘,而徐向前的故居那一天只有我一个参观者.这种情景给予我的感慨,在我后来写《长征》和《解放战争》时,都隐藏在我的文字叙述中,隐藏在我对徐向前的经历和命运的叙述中.

接下来的工作可谓浩如烟海,要看敌我双方的正史和野史,重要的是要知道正史和野史中的哪些内容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一样.有时候,关于一个问题,为了核实谁写出的东西比较接近历史真实,要把所有涉及的史料通看一遍.你还要看所有能够找到的战争亲历者的回忆,上至战役的指挥者,下至一场战斗的参加者,甚至是躲在自家墙根下远远地看着两军打来打去的旁观者的回忆.另一个重要的工作是阅读电报,我曾经用一个月的时间,读了红四方面军留存下的所有的电报,试图用它们复原这支部队所经历所遭遇的一切.我认为没有什么比电报更真实的了.因为后人的记述和亲历者的讲述,都会根据个人的需要,或者根据个人情感的指向,让历史走样.比如解放战争中,在给林彪的电报中曾经说,打这场仗,要准备死多少人,须战前准备多少裹尸布,而给出的数字令我十分震惊.我可以读出当时的形势有多么严峻,的决心是多么强硬,历史更迭会让多少人付出生命.我在《解放战争》中特别摘引了这封电报.

而更重要的思考是,和林彪,他们何以要这样当时中国的什么问题导致了如此众多的人起来革命他们都是一个时代中最杰出的人.还有,那些士兵为什么情愿迎着去冲击,是什么使成千上万的青年投身到推翻这个政权的战争中这些思考是最至关重要的,是写作过程中始终的心理依据,而我的思考结果一定会流露在字里行间中.还有那些历史文献,我要花大量时间去读它,比如解放战争中,军队作战,每每战前,都有政治动员令和后勤动员令.以今天的眼光看,似乎每一句都是政治口号,但我却认为那些文字极具特色,甚至是一种世间少有的古怪特色.在它之前和之后都不会有这样的文字了.说是文字,其实是、是理想、是意志、是精神.读来就可理解,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它何以会在四年间让整个战争翻盘.当然,没有探求和深究的精神,那些文献是难以通读下来的.

当然,在所有的过程中,都有笔记.比如,无论是去锦州采访还是阅读锦州战役的电报、文献,关于这场战役的所有我都记在笔记中.《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笔记的文字量一般是成书的四五倍.一般来讲,我劝人不要像我一样做这样的工作.因为浩瀚而费时费力费心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有人说,看看史料,一攒就成.我的回答:你攒一本试试

颜炼军:将如此大量的资料,融裁加工也是一个难题,其实收集资料是很多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写作却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你是怎么实现的

王树增:我的基本写作方法是,大背景与小细节,大事件与小人物.大背景的勾勒,要准确清晰,要能让读者明晰历史的大势,而其中的小细节,则可以逼真地凸显历史大势的特质,这犹如观察历史局部的放大镜.局部的真实还能够增加现场感.你如果能够在大事件中捕捉到小人物,作品的叙述品质一下子就会与众不同.比如《解放战争》中,在东北战场,当沈阳被东北野战军重兵包围时,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要离开了.卫立煌从陆路撤出沈阳的可能性为零,那么他只能从天上飞走,可是沈阳的三个机场都已无法正常起降飞机.关于这一重要人物的重要事件,来自卫立煌秘书和家人的回忆当然重要.但是,我在史料中发现了一个国民党军普通军官的回忆,这个小军官当时正在沈阳的东塔机场,卫立煌最后就是从这个机场走的,走时的情景之紧张连写小说的人都想象不出来.这个小军官眼睁睁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并不知道其中的历史奥妙.但是,几十年后,当他的回忆出现在我的记述中时,历史的面貌在这一瞬间变得格外真切.

颜炼军:你觉得支撑你的非虚构写作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历史观请举例说明.

王树增: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可能客观地审视历史,并将我所能看见、复原的历史原貌,在最大可能的限度内讲给读者.比如粟裕,现在有一种认知倾向,认为粟裕对于解放战争功绩卓著,而以往的历史叙述中粟裕的评价是非常不够的.我可以毫不隐讳地说,在我写《解放战争》的时候,军队的将领,我给予笔墨最多的人是彭德怀、林彪、粟裕.粟裕是一个对解放战争进程起到重要影响的将领.他提出将战争由内线作战到外线作战,他主张不要急于过江,与国民党军主力在长江以北决战,他提出要将苏中与苏北连接,歼灭黄伯韬兵团,发动淮海战役.但是,粟裕提出不要急于过江,与后来军委的提出的封闭国民党军主力于长江以北加以歼灭,是不完全一样的.粟裕考虑的更多的是过早渡江的不利.这有粟裕的电报为证.粟裕是一个野战军的将领,他会考虑他置身的战场的各个方面,但难以考虑到涉及东北、华北、西北的整个战争的态势和走向.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作战计划,是一个“小淮海”的概念,而不是后来发生的淮海战役的全貌.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知道在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中,战场上的将领所感知的一切毕竟有限,就整个战争而言,且不说战场上除了华东野战军,还有中原野战军的部队,即使在这个局部战场之外,还有东北野战军对傅作义部队的牵制,西北野战军对胡宗南部队的牵制.我认为,《解放战争》对粟裕的记述是足够的,并且是比较客观的,即我尽最大可能复原了整个解放战争中的粟裕,而不仅仅是处与某一场战役中的粟裕.即使粟裕本人在他精彩的《战争回忆录》中,因为种种原因对他所经历的淮海战役根本没提.

总之,叙述历史,最容不得的是偏颇.比如长春,我给这座城市在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命运起名为“慢慢的陷落”.之前有作家写过这座城市被围困期间发生的事,来源据说是当年被围困者的回忆.要知道,人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因为是切身感受,很容易充满感情或情绪.而且你凭什么说,历史中某一个个体对历史的叙述就一定是最真实的我听过一个高级将领的作战参谋对一场战斗的回忆,回忆中就有错误,而且我能理解他为什么错,因为多年以来,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已经在心里把自己的某些判定误认为是事实本身.我想,当年处于长春的任何一个市民,都不如国民党长春市长知道的更清楚,这座城市在被东北野战军围困期间到底死了多少人而另一方面,东北野战军是在围困长春,但林彪为什么要对这座城市采取这样的战法更重要的是,东北野战军并非只在进行围困,有留存下来的历史电报为证,他们后来每一天都在封锁线上敞开一个缺口,让长春市内的百姓跑出来.但是为什么又不能全放出来呢你看一下林彪与在长春前线的肖劲光和肖华的电报就能知道.关于解放战争中的长春,本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能够做到以全面的而不是一个侧面的史料让读者看到历史的原貌,又让这类题材的书籍必须经过权威部门审读通过,极其不容易.

这里面没有任何技巧,就是你的历史观必须正确.所谓历史观,就是十分清楚并深刻理解,在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历史的大势是什么.我们常说,历史的趋势不可阻挡,就是这个意思.

颜炼军:有历史学家说过,一部八月份写的历史,和一部九月份写的历史都是不一样的,你觉得在今天重写现代中国的几次巨型战争,其新颖性和必要性在哪里

王树增:“长征”被外国人评为公元1000年到公元2000年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的一百件事之一.我可以说,我们中国人远没有这样的认识.许多人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就可怜地停留在爬雪山过草地上.这是我写《长征》的动因.我想告诉今天的读者,与我们走在同一个民族的历史里,还有一支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队伍,他们曾经创造过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我对当代人如果面临同样的境遇会怎样做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这是我写《长征》另一个动因,要知道,除了那些高级将领之外,组成红军的队伍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岁.每一个民族都需要知道自己今天的生活样式是从哪里起步的,知道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来自何方,“解放战争”就是对此认识的寻根.“解放战争”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是中国人和他们所领导的军队创造的奇迹.相对于全人类的历史而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能够创造的奇迹不会太多.了解是必须的.至于朝鲜战争,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出国打仗,而且作战对手是在二战战场上所向披靡的美军,战争的结局是回到战争起始的状态.很不容易.我常想,今天的中国如果面对这样一场战争会怎样祖国、民族、精神、意志,这些在朝鲜战争中是十分具体的,具体到了志愿军官兵每一个人的血肉中,还有彭德怀.因为了解他在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中的万般艰辛,看到他后来被囚禁时写的交代材料,真是心如刀绞.他死的时候,身边的全部财产是:一件露着棉絮的黑棉袄,一条补着一块长方形补丁的黑棉裤,一把吃饭用的铝勺,一块破了边的手帕,一条前后都补着补丁的短裤.一个为了新中国出生入死的战将,就这样离世了.了解了历史,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样的错误决不能再犯.

颜炼军:你的每本书都很厚重,而且读者反响都很好.在今天这样一种阅读节奏下,你觉得一本书吸引读者的关键在哪里

王树增:我不知道别的书吸引读者的关键是什么.关于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你不可能在历史本事之外虚构历史,那些所谓的解密与揭秘,名字很是抓人眼球,其实历史并无多少秘密是别人都不知道,只有你才知道的,专门等着你来揭秘给大家看的.怎么可能呢我们知道的就是这些,不知道的那些史实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或者我们能够捕捉到一些线索,但线索是不足以说明本来面貌的.一本书吸引读者的关键,就是作品一定是能够给予读者的,不管给予的是什么.

比如孟良崮战役,了解解放战争史的读者都知道有过这么一仗,过去也有各种体裁的作品记述过这场战役.但是,我决心让读者读到一个与以往众多记述不一样的孟良崮.写这场作战,与《解放战争》中的其他战役不同,我没花很多笔墨写华东野战军是如何包围、如何阻击、如何攻歼的,如果你看了就会知道,我花了很多笔墨写了国民党如何部署这场战役的.华东野战军要吃掉国民军五大主力之一――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粟裕出动了九个纵队对他实施分割包围.但是,在华东野战军的穿插分割线上,国民党军有五个整编师和一个军的精锐部队,在这五个整编师和一个军的,还部署了九个整编师.而战役的结局是,张灵甫还是死了.我给予读者的不是一场战役过程,而是张灵甫为什么会死,也就是说真正致整编七十四师于死地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了解了这一点,读者就能体会到兵力武器异常强大的国民党军为什么会战败,战争为什么会摧枯拉朽一样横扫这片国土.那么,也许就有读者会想,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支军队而言,那些最致命的东西是什么.

颜炼军:你在《朝鲜战争》《长征》中,比较强调战争处境下人的精神状态,《解放战争》有什么不同

王树增:《解放战争》依然是关于人的一部书.在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中,最动人心魄的,是战争参与者人生命运的求索和精神世界的激荡.那些为了战争胜利而流血牺牲的士兵,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农家子弟,为了获得梦想中渴望得到的生活前景,他们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为一个似火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可以为了国家命运的改变而献出生命的战士.这种人生升华的过程,是那个时代精神生活的最动人的缩影.


从这个角度去看他们,他们的苦难与欢乐,流血与牺牲,无法不让我们怦然心动.试想一下,置身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民族的精神生活是什么什么是让我们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人共同向往,并情愿共同奋斗,乃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解放战争》全书的最后一节,名为《士兵的山河》,写的就是这个意思.士兵的来源,在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家每一户.

《解放战争》更深层的关注,是人心的向背.我上面提到过,军队每一场大战前,都有后勤动员令,因为大军所至,维持作战的物资消耗数目极其巨大,那些后勤动员令中出现的粮食都以千万斤计,马料也是几百万斤,更是不计其数,还有担架,一场大战下来往往担架的需求量都在几万副.这些东西军队不可能一边作战一边生产,都是老百姓筹集的.老百姓为什么情愿帮助军队为什么他们为此宁愿倾其所有试想,如果士兵在前线受伤,无人往战场下转运,无人对他们进行救治,士兵知道只要被打中就会被遗弃在战场上等死,那么谁还会迎着火网冲锋战争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起决定作用的也不是军事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战争正在进行的这块土地上人心的向背.徐向前打运城,久攻不下,方圆百里的百姓把自己家的门板卸下来,给军队做攻城用的掩体,卸下的门板达十七万块之多.这就是说,运城周围,即几万户百姓家都没有了门.没有门,家还是家吗但是百姓愿意,他们希望有一个好家,能过好日子.于是,他们说: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到咱队伍里.

一部八月份写的历史和一部九月份写的历史都是不一样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解放战争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颜炼军:《解放战争》中许多历史人物,读来感人至深.国共双方的高级将领都有许多让人钦佩和感慨的故事,你为什么以如此的深情渲染他们的故事为什么解放战争产党最终会取得胜利

王树增:因为在《长征》中我对那些著名的人都有详细的记叙,所以在《解放战争》中,我更偏重对国民党军将领和他们的命运的记述.他们许多人都是抗战名将,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战,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却命运多舛.整个解放战争,没有一个高级将领出现不测,却有那么多国民党军高级将领被俘,成师成军成兵团地被围歼.杜聿明,抗战名将,我查了一下,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中,只有他没有豪宅没有地,连卫立煌都说黄埔系中只有杜聿明从不争功也不诿过,但是你看一下杜聿明在几十万人的战场上被发现、被俘虏的经过,真是令人感慨万千.这个时候,你才能明白,一个人的遭遇在大历史中真是不足为奇,你如果把自己的命运与一种正在走向衰败、走向崩溃的势力连系在一起,纵有万般可能也无法扭转历史.对于《解放战争》而言,我要写的不是国民党军在战争中的失败,而是国民党政权为什么会失去江山.

人赢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只有两个字:民心.说这样的话,有人也许觉得空,或是觉得太政治化了.但其实这样的看法是惯性思维下的浅见,因为他不知道广西的米价在1949年比1945年上涨了27亿倍,他不知道那些跟随在国民党军后面的还乡团对百姓迫害到什么程度,他没有阅读过美军顾问团撤离中国时对国民党政权的评叙,他不知道国民党军将领在部署锦州防御时,会把修建工事的钢材运到上海倒卖成黄金.

颜炼军:你觉得自己的写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超越自己的期待是否让你有过焦虑

王树增:最大的困难,还是对历史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能力下总渴望通过无限的努力,达成对历史更深入和更全面的认知.这种努力做得越有成效,对历史的了解就会对于今天更具价值.但是,确实无法穷其尽.

至于超越,人最难的就是超越自己,人生的困惑也在于此.

颜炼军:你目前对自己的哪一部作品最满意能否透露一下写完《解放战争》之后的写作计划

王树增:自1994年开始,我用了15年的时光写《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这还不包括之前去走那些曾经的战场,即使是偏僻而荒凉的战场,比如祁连山下的河西走廊.作品之间,难以比较,因为我很笨,下的全是笨力气,每一本书的写作可谓耗尽心血.非要比较,我个人认为《解放战争》最好,规模宏大,波澜壮阔,涉及所有重要战场、重要战役、重要决策、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战场和重要战役中,还有组成战争的最大群体――普通士兵和普通百姓.从写作的角度讲,仅结构这样一部作品就需要巨大的功力和体力.而且怎么从上一节的西北战场转到下一节的山东战场,也需要功力.如果你看了《解放战争》,就能体会到,每一节的开篇和结尾,都关照着上一节和下一节,那些具有开篇和结尾效能的细节或情节,都是大海捞针一样从史料中寻找到的.能做到如此,极其不容易.

这个月写完《解放战争》(下),我打算写《1911年》.因为我的写作计划中,除了《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这一战争系列,还有一个近代史系列.我已经写了《1901年》,而《1911年》年更值得一书,因为那一年中国几千年的帝制崩溃了,为什么前驱们渴望中国从帝制走向共和,共和是什么总之,对于中国,那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历史瞬间.我希望我能以一个比较新的历史视角和文学表现方式,来再现我关注已久的这些丰富的历史.

王树增:著名作家,著有《1901年》《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等.

颜炼军:民族大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

(责任编辑:续小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