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四届年会暨2006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综述

点赞:7103 浏览:1650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四届年会暨2006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8月21日至23日在浙江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文学评论》编辑部、《文学遗产》编辑部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协办.

这次年会与会的代表及其所提交论文的构成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共有160多位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规模超过以往各届;与会代表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中青年学者成为主体;女性代表多达40余名,所占比例明显提高.这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老一辈学者培养的博士、硕士已成为明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明代文学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后继有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42篇.往届年会以研究诗词文的论文为主,本次会议收到关于诗词文的论文60余篇.关于戏曲的论文30余篇、关于小说的论文40余篇,关于诗词文的论文与关于戏曲小说的论文旗鼓相当,这表明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年会的研究格局更趋合理.

从会议论文的选题来看,一些重要作家、重要作家群与文学流派、重要作品依然是代表们讨论的重点.关于刘基的论文有五篇,丽水学院吕立汉教授等探讨了刘基的诗歌风格、《郁离子》的成书和文学特征.复旦大学郑利华教授的《李东阳诗学旨义探析――明代成化、弘治之际文学指向转换的一个侧面》认为李东阳身居高位,倾力诗道,重视诗歌的审美特征,显示了明初以来诗歌过分重视教化功能而在成、弘之际向审美方面转移的迹象.湖南科技大学邓新跃的《论李东阳以声辨体的诗学思想》就李东阳以声辨体的诗学理论进行了探讨.山东大学魏青《明嘉、隆时期新思想与李开先》一文分析了明嘉靖、隆庆问的市民意识和阳明心学对李开先的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黄霖教授《论震川文章的清人评点》梳理了清代二十馀家有关归有光文章的评点,总结了归文的主要特点在于生活化、亲情化、小说化、平淡化,认为震川文章在中国散文由古代向近代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浙江艺术研究院洛地研究员《不宜渲染所谓“汤显祖与利玛窦会晤”》对根据汤显祖《端州逢西域两生破佛立义,偶成二首》判断“汤显祖与利玛窦曾会晤”的史实提出异议,并对当前人们过分渲染汤利会晤之事提出批评.武汉大学程芸的《“道学”与汤显祖的文体选择》认为宋明“道学”对汤显祖的文体选择产生了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郑志良的《袁于令与柳浪馆评点“临川四梦”》考证评点“临川四梦”的柳浪馆主人为袁于令,并对其评点特色作了分析.浙江大学汪超红的《汪道昆四题》利用新发现的材料对汪道昆生平行实中的若干疑点作了考析.复旦大学陈维昭教授《何良俊与明代戏曲学命题》探讨了何良俊“本色”论曲学的内容及其评价.中国计量学院赵素文的《远山浅黛――祁彪佳的远山堂诗浅探》对祁彪佳的诗歌风格特色和艺术成就作了评述.山东大学王小舒教授的《钱谦益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异同》对钱谦益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异同作了探讨.江西井冈山学院丁功谊的《钱谦益与天启、崇祯年间社会思潮》指出钱谦益学术思想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经世致用、重返汉学、儒禅合流.儒禅合流与经世致用两种思想同时作用于钱谦益,使其呈现矛盾的两面.山西大学焦中栋的论文认为钱谦益对明代文学的评价存在“南北之见”.

在作家群与文学流派研究方面,中南大学晏选军《“吴中四杰”与张士诚集团关系疏考》认为“吴中四杰”均有出仕张士诚集团的经历,但整体上政治热情都不高.南京师范大学史洪权《试论高启与张吴政权的关系》则认为高启对张吴政权表现出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始终没有参与该政权中去.晏、史两位的论文之所以产生分歧,主要是因为对“记室”一词理解不同,一认为是实职,一认为是虚称.华东师范大学马宇辉《弘治己未春闱案于吴中诗坛之影响》考察了弘治己未春闱泄题案对于唐寅以至整个吴中诗坛的影响.韩国学者元钟礼教授《明清时期吴中诗学论和外署诗学论的冲突和和谐》探讨了明中后期吴中文人诗学理论和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诗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杭州师范学院饶龙隼教授的《李何共倡复古说释疑》辨别了同一阵营――“前七子”领袖人物李梦阳和何景明复古主张和实践的异同.聊城大学李庆立教授《新时期明代诗歌和诗学整理研究之不足及其对策――从有关谢榛及其著述的研究整理谈起》指出有关谢榛及其著作的整理研究以至整个新时期明代诗歌和诗学整理研究存在的种种不足和偏差.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的《派的形成与晚明政治的关系考述》结合历史文献和新发现的材料,将派的形成过程分为酝酿准备、开宗立派、调整发展、矫弊救衰四个时期,考察了其主要成员与晚明政治的关系.

在小说研究方面,“四大奇书”依然是最热门的话题,相关论文有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释疑――与纪德君教授商榷》、浙江大学楼含松《明代历史演义的内容构成》、南开大学雷勇教授《(三国演义):雅俗文化交融的历史图景》、香港中文大学黎必信《略论(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评点对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三国志演义)的影响》、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中川谕教授《(三国演义)“煮酒论英雄”的两个问题》、香港城市大学洪涛《评(水浒传)四家英译:涉及关系的戏谑语、讽刺语、骂詈语》、南开大学宁稼雨教授《尘故庵藏<西游记>版本述略》、北京外国语大学魏崇新教授《(西游记)的性别意识与性别母题》、江苏凤凰出版社冯保善编审《从历史到神话――玄奘取经与(西游记)》、香港梅节《关于(梅)作者的问与答》、杭州师范学院徐大军《(梅词话)中(西厢记)的文学影响》、加拿大籍华人胡令毅《(梅)里的“应俗之文”》等.

一些过去未曾被关注或很少被关注的二、三流作家、作家群和文学流派、文学类型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这次年会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表明人们对明代文学的认识更趋全面深入.浙江大学徐永明《女诗人孟蕴和戏曲作家孟称舜》利用明初孟蕴的《柏楼吟》诗集,考述了长期被人所忽视的女诗人孟蕴的生平事迹以及对其家族后辈孟称舜创作《贞文记》所产生的影响.日本金泽大学李庆教授《平淡诗坛上的翘楚者――十五世纪诗人张楷生平事迹考略》考述了大陆失传的、仅存日本刊本的《蒲东珠玉诗》著者张楷的生平事迹.浙江大学林家骊教授的《谢铎生平事迹考》对谢铎的生平作了较详尽的勾勒.中国人民大学詹杭伦教授与杜慧月合撰的《倪谦出使朝鲜与(庚午皇华集)考述》考述了明正统间诗人倪谦出使朝鲜的政局背景、行程及唱和诗文《庚午皇华集》的结集刊印时间和主要内容.复旦大学杨光辉《丘兆麟(玉书庭全集)及其他》考述了丘兆麟的生平及著作流传情况.上海大学孙小力教授《论明末嘉定文人黄淳耀――从黄淳耀与归有光之异同谈起》一文将嘉定文人黄淳耀与归有光作了对比,认为两人在人生经
历、学术追求、诗文风格、题材内容等等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处.南京师范大学陆林教授《明遗民徐懋曙戏曲活动考略》利用新发现的徐懋曙《且朴斋诗稿》对身兼导演、曲师和作家等数职的明遗民徐懋曙的戏曲活动作了考述.黑龙江大学杜桂萍教授《遗民品格与王夫之(龙舟会)杂剧》指出王夫之的《龙舟会》杂剧以唐传奇《谢小娥传》为主要蓝本,通过时间、地点、人物姓名以及题名等的改写,描写易代之际的历史变迁,借以表达恢复之志和复仇之感,为遗民人格张目.漳州师范学院胡金望教授《布衣自有布衣语不与簪绅朝士同――略论方文的遗民情结与诗风》认为遗民诗人方文的《涂山集》真实地反映了鼎革之际的时代风云、诗坛状况和作者苦闷的人生历程.福建师范大学陈庆元教授的《晚明诗人徐魉论――兼论荆山徐氏儒业与文学之兴衰》论述了以晚明诗人徐生平和创作以及以其为中心的福建荆山徐氏儒业与文学之兴衰.绍兴文理学院潘承玉教授《“台湾孔子”,一个虚妄的完人神话――对海峡两岸有关明遗民沈光文研究之检讨》检讨了被台湾文史研究界看作“中国文化在台湾的第一个播种者”、“台湾孔子”的宁波籍寓台明遗民沈光文的真实面目.复旦大学陈广宏教授《明初闽派与台阁文学》考察了明初“闽中十子”诗派的文学活动,论述了其对台阁体的影响.青岛师范大学周潇和山东师范大学裴世俊教授合撰的《论“历下诗派”》考述前后七子中的山东作家边贡和李攀龙等在家乡历下所形成的一个地域文学群体“历下诗派”的构成及其发展脉落.西南大学何宗美教授《明代杭州西湖八社考论》对晚明杭州西湖八社的缘起、成员、特点及文化价值进行了考察.江西师范大学李舜臣向我们描绘了明末清初崛起于岭南的一个规模庞大的诗人群体――岭南诗僧群.南京师范大学陈美林教授强调要《重视对“剪灯”系列小说研究》.浙江传媒学院聂付生《论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对朝鲜半岛汉文小说的影响》论述了中国“三言”、“二拍”和《今古奇观》等白话短篇小说对朝鲜半岛汉文小说所起的影响.日本九州大学中里见敬《<六十家小说>的成书――以版面特征及白话文体的确立为视角》对清平山堂出版的《六十家小说》的版面特征作了考察.浙江理工大学顾克勇《<辽海丹忠录>的材料来源及创作特色》认为《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是陆人龙编纂《辽海丹忠录》重要参考材料.湖州师范学院赵红娟《一部可以和世界文学接轨的古典小说――<西游补>新论》认为从《西游补》所表现的情节的怪诞性、人物的意识流、对人类压抑与焦虑问题的探讨等来看,是一部可以和世界新锐的现代主义文学接轨的小说.同济大学刘强《明清“世说体”小说考略》对一批仿照《世说新语》体例编撰的文言笔记小说如《何氏语林》等17种作了考述.上海电视大学杨绪容《明传记体公案小说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文体演变》对《百家公案》、《龙图公案》等明传记体公案小说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文体演变进行了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王于飞《“伍子胥变文”的韵文抄写及其文体特征》认为“伍子胥变文”的敦煌写卷存在拼凑、捏合和加工整理的痕迹,这可为徐朔方先生关于世代累积型创作说提供一个实物的佐证.

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四届年会暨2006年明代文学与文化国际学术会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注意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书画、音乐歌舞、园林、商业、医药、民俗等其他学科的角度切入,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求对明代各种文学现象获得更透彻的认识,是此次会议所提交的论文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如关于政治与文学,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的《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问题》剖析了种族意识、民族矛盾及节操观念等对元明易代之际文人的出处进退和心态所产生的影响;关于法律与文学,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毅研究员的《明代“权力经济”的法权基础及其对通俗小说的影响(提纲)》;关于宗教与文学,浙江工业大学万润保教授的《<西游记>与民间秘密宗教》论述了民间秘密宗教对《西游记》的产生的深刻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夏广兴《三一教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述论》论述了三一教与百回神魔小说《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的相互关系;关于哲学与文学,复旦大学谈蓓芳教授《黄省曾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文学上的贡献――兼论王阳明哲学与文学的联系》论述了黄省曾在哲学上信奉阳明心学与他在文学上追随复古派的内在联系.湖北大学文学院宋克夫教授《徐渭与阳明心学》考证了徐渭与心学人物季本、王畿、唐顺之、薛应旃、钱德洪等交游的史实,以证阳明心学思想对徐渭产生的影响.上海财经大学许建平教授《从理性到非理性:中国人学美学思想的一次异变――以明万历年间李贽与耿定向的笔战为论述中心》指出耿定向和李贽在人生价值观、人性论、观、美学观四个方面存在巨大变异,而这标示着中国人学思想、美学思想由理性到非理性的一次历史转型;关于书画艺术与文学,复旦大学陈正宏教授的《题画诗与明代的绘画鉴定――重读沈周<石田稿>稿本札记》揭示沈周等人的题画诗实际上还有对绘画进行鉴定的功能.台湾中正大学毛文芳教授的《观看自我――明人画像自题析论》探讨了明人为自己的画像题写诗文的复杂心态;关于音乐歌舞与文学,相关论文有广东大学李舜华的《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概论》、温州大学刘水云的《论明清家乐的导演体制及其对明清戏曲导演理论的贡献》;关于园林与文学,台湾大学曹淑娟教授的《<寓山志>文本空间的对话网络》以祁彪佳编撰的《寓山志》作为核心文献,讨论文人群体如何通过园林文本的阅读与酬唱,开拓多元的书写形式与议题,经营文本空间的对话网络.上海社会科学院夏咸淳研究员《明代中叶园林建筑与园林记――兼论园林画及戏曲》考察了明代中叶园林建筑与园林记这一文体的关系,同时论及园林的兴盛对园林画及戏曲等艺术的影响.湖北大学韩晓《古代小说花园场景的文化内涵》考察了花园建筑的文化渊源,并梳理了古代小说中花园场景的两种主要文化内涵.相关论文还有台湾中正大学许东海教授的《山岳游观与文体竞合――明乔宇的华山书写及其文体意蕴》;关于商业与文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书录《商贾的忏悔与元明文人的自赎》考察了元明文学中出现了若干忏悔赎罪的商贾形象,认为商人的忏悔赎罪对当时文人的自悔自赎的心态产生影响.民族大学傅承洲教授《明清话本的文人创作与商业生态》认为明清话本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商品,文人作家在创作中得迁就甚至迎合市民读者的欣赏趣味.日本早稻田大学岩田和子的《从医药文化的影响看白蛇传故事的传播与演变――从四川来到江南的白蛇精》探讨了医药文化与《白蛇传》故事传播和演变的关系.日本早稻田大学松浦智子《“杨家将演义”的形成与民间武装组织――以招安招亲为线索》认为杨家将故事演变中存在的“招安”和“招亲”故事可在民间武装组织中找到原型,而其间瓦舍起到了相似度检测作用.

不少学者援用地域、性别、家族、文体、叙事学、文学生产、文学接受与传播等较新颖的学术观念,力图对有关文学现象作出新的观照与阐释,是本次年会的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相关论文有浙江大学沈松勤教授
的《明清之际太湖流域郡邑词派叙论》、江苏社科院文学所萧相恺研究员的《男性话语中的女性形象(上)――以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为主的考察》、南开大学雷庆锐的《从<型世言>评点看陆云龙的女性观》、南京师范大学马珏坪的《<石点头>女性与科举关系论》、辽宁大学胡胜教授的《看似平常最奇崛――由女儿国的变迁百回本<西游记>的创新之功》、陕西理工学院王建科教授《论科举文化与明代家庭家族叙事文学》、杭州西溪文化研究所钱明锵的《明代洪氏宗族与西溪文化》、武汉大学陈水云、王茁合撰的《论晚明山阴祁氏女性文学群体》、黑龙江大学胡元翎教授《对“曲化”与“明词衰弊”因果链的重新思考》、华南师大李光摩《八股文与中国现代文章学》、日本神奈川大学铃木阳一教授《初步分析<三言><二拍>叙事语言――试论“话本”和“拟话本”的形式特点》、浙江师范大学刘天振《立足民间文化视野开拓明清小说研究新路一试论用民间类书研究明清小说》、暨南大学程国赋《明代坊刊小说稿源研究》等.南京大学张宏生教授的《词学反思与强势选择――马洪的历史命运与朱彝尊的尊体策略》通过明代著名词人马洪在清代所遭受的冷遇,探讨了强势文学人物及其理论和评价对文学史书写的巨大影响.

当然,文献的辑佚、考辨、统计等传统研究方法也仍为一些学者所用,并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如浙江大学朱则杰教授《<全明词><全清词>辑补示例及其他》根据清初徐崧《百城烟水》为《全明词》和《全清词》(顺康卷)做了增补.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的《明徐霖(柳仙记)佚曲辑考》辑录了明徐霖《柳仙记》佚曲十七段.西华师范大学赵义山教授的《明清散曲研究基本文献论略》概述了明清散曲研究的文献.东南大学徐子方教授的《明杂剧研究文献三题》评析了明代三部涉及杂剧的基本文献《盛明杂剧》、《远山堂剧品》、《群音类选》的优势和不足.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和余来明的《<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抽样分析》对该书所汇辑的明后期文学研究资料的征引情况作了抽样分析.

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庆祝徐朔方先生《明代文学史》出版.该书从发轫到完成历经四十余年,通过对明代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相关史料的个案和综合研究,清晰展示了小说、戏曲、诗文三类主要文体的发展演变轨迹,探讨和总结了明代文学的特点和规律.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是“迄今所见明代文学史著中学术性最强、特色最明显的一部”,“将明代文学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会上,本书合作人、昆明学院孙秋克副教授披露了徐朔方先生以惊人毅力完成该书的事迹,与会代表深受感动.

(浙江大学 廖可斌 徐永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