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会综述

点赞:25545 浏览:1177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由汕头大学文学院、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9日至10日在汕头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各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七十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围绕着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与发展、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和创作及左翼文学期刊社团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中国左翼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在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和文学领域曾经有过一段“唯左独尊”的历史;但在1980年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人们在对“左”的痛恨中把左翼文学也打人“冷宫”,漠视、轻蔑以致根本否定.进入21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提出必须重新认识左翼文学.对此,与会专家们谈了自己各自不同的看法.中山大学黄修己教授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贫富差距突破了国际警戒线,左翼文艺中的价值才又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认为,除了中国社会凸显的社会成员之间不平等问题外,中国社会中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倾向,以及将左翼文学妖魔化和历史终结论的泛滥,也是当今左翼文学研究被重新提出的背景和原因.韩国木浦大学教授并兼任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的林春城先生,则从全球化的视角解读了左翼文学研究兴盛的原因.他说,在左翼文学所体现的平民意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战斗精神等左翼文学的基本精神特别值得我们重新重视和关注.日本大学教授丸山升先生认为,上世纪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一度寄寓了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可以说,如果没有俄国、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加世纪资本主义的历史一定会使人类遭受更多的苦难.虽然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实践遇到困难,但绝不能认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已经过时,也绝不相信资本主义是人类未来最美好的社会.他认为,在2l世纪,如果社会主义要恢复和发展它所本有的活力,重新实现它的理想,就应该分析它的弱点和错误,以便更好地继承它好的一面.汕头大学的王富仁教授则是从知识分子个人的生命体验、价值追求和人生道路抉择出发谈自己对左翼文学认识.他说,在当今社会对经济和金钱的追逐中,我们失落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生命没有追求了,我们的精神生命也停止了,我们的文化就没有力量了,就只剩下腐败了――教育的腐败是从知识分子的腐败开始的.左翼作家在整体上是有精神追求的,他们为了理想和追求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尽管他们的追求后来被证明并不是一条完全正确的道路,但他们表现出的执着追求精神足已使当今没有追求的一代知识分子汗颜.我们研究左翼文学,总结左翼作家追求中的经验与教训,是为了找寻我们自己的一条文化道路,一条继续成长的路.找寻这条道路,首先是为了我们自己,使我们变得更加崇高一些,使在我们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面对中国社会变得更加不懦弱一些.

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在研讨会上,一些学者还从发生学的角度梳理了左翼文学谱系和脉络.上海社会科学院孔海珠研究员认为,左翼文学的产生是一种国际现象,中国的左联是1930年在苏联召开的第二次国际革命作家大会上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一个支部.钱理群教授认为,在中国现代,存在着两种左翼文学的想象与实践,他系统地梳理了无产阶级自身创作的无产阶级文学在中国的发生发展的脉络;黄修已教授认为,中国左翼文学不仅与左翼革命运动密不可分,其原初语境产生于浸染了个性解放的一批知识分子,在现实困境中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选择革命作为自己新的道路,他们是在并不真正了解革命的情况下选择革命的,故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对革命的想像.王富仁教授认为,认识中国左翼文学不仅要看到鲁迅,还要看到四部分人,第一部分是受共产国际直接领导的作家,第二部分是受中国直接领导的作家,第三部分为职业的革命家,如瞿秋白、冯雪峰等人,他们是在政治革命斗争中回望、关心文学;第四部分人是如创造社中的年轻作家,他们在社会上感到受到压迫,在经济上也陷入困境,他们非常盲目,但有热情、追求,但他们接受的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前途没有设计,他们也脱离了对文学的真诚追求,只是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作为一面旗帜,不无求名得利的动机.这批人对左翼文学的伤害最大.广东嘉应学院陈红旗博士认为应该注意“俄苏体验”与中国左翼文学发生的关系.在研讨会中多位专家学者强调了左翼文学和左翼政治思潮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钱振纲教授则具体地分析了左翼文化中的经济制度、政体建设构想,他们超越新主义革命阶段的构想对1949年后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潮产生直接影响.

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会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批评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左翼文学是在论争中发展的,华中师范大学黄曼君教授认为,左翼作家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帮助他们扩展了视野和题材,把文学从五四的个人圈子扩大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他认为30年代左翼文学与自由派的论争,论争双方都有大师的气度,论争的内容也具有经典的性质.郑州大学的张宁教授则提出左翼文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他认为,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历史本质论在左翼阵营和自由主义学者中都存在,清除极权主义历史的荒谬结果,并不是仅仅清除了极权主义的元素就可以完成的,他认为要建立一种历史分层意识,不再把左翼视为一个不加区分的整体进行肯定或否定,而是理解为有多种要素和形态构成的复合体,在方法沦上走向自觉.

在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对左翼文学理论批评也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汕头大学陈方竞教授在提交给大会的论文中,系统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左翼理论资源,他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整体发展是在30年代出现的,左翼文学批评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独立的理论形态的形成,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还通过左翼作家与鲁迅的对比,揭示了左翼文学批评整体上的缺陷:在鲁迅那里左翼是从五四新文学中发展出来的,他所注重的是文学本身发展的历史;在众多左翼批评家那里,文学是从左翼发展出来的,他们看到的是左翼的而非文学的特征.中山大学的刘卫国博士认为,中国左翼文学批评家敢于补充、发展甚至修正恩格斯的意见,但却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学观念变得简单化和教条化了,最后确立的是作家必须首先改造世界观的思想观念.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和创作

鲁迅一直是研讨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鲁迅博物馆的王德厚研究员比较了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异同后认为:鲁迅步入左翼文学阵营,并没有改变他的立人思想,而是在此基础上吸纳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观点,因此,鲁迅比其他左翼作家文学思想的根基更深厚、更丰富,更具开放性.韩国著名学者刘世钟教授则以鲁迅小说中的女娲、羿、宴之敖为中心,考察了“新现代”语境中文化创造主体问题.河南大学刘增杰教授在对进入解放区的左翼文艺家进行历史考察后认为,左翼文艺家在解放区度过了“回家”的甜蜜岁月,经历了文学观念的强烈碰撞,最终融人到工农兵文艺大潮之中.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提出借鉴人类思维方式的优秀成果可以改变固有在中国革命框架中认识左翼文学的思维模式,她运用“当代读法”,通过个案分析发掘了左翼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中国社科院程凯博士通过考察1呢7年武汉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论述了“革命文学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页”,将革命文学的历史延伸到国民革命时期,认为这有助于摆脱成功者的历史叙述模式去探索历史曾有的可能性.汕头大学易崇辉博土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为例,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梳理革命与恋爱的关系,提出一些值得重新思考的问题.此外,中山大学邓国伟教授分析了左翼背景下广州青年诗人蒲风、温流、黄鲁和征军的创作.上海交通大学赵顺宏博士考察了胡风现实主义的理论品格.日本学者小谷一郎和近藤龙哉则以翔实的史料,分别介绍了左联再建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文艺活动和胡风与矢琦弹的交往情况.

左翼文学期刊、社团

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与西南大学王本朝教授针对创造社后期杂志《文化批判》得出大至相同的结论,即《文化批判》以批判的理论姿态展开对社会现实和意识形态的重新阐释,试图掀起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和话语方式的变革,重建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张大明研究员考察了左联的重要机关刊物《文学月报》的内容、倾向、成绩、贡献及其缺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左文主要考察了左联期刊与中国报告文学发展成熟的关系.本次研讨会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对30年代左翼文学社团“我们社”的考察.“我们社”的主要成员洪灵菲、林伯修和戴平万等都是汕头大学所在的潮汕地区的作家.广东韩山师院杜运通教授在人员组成、对革命文学和自我的认识、对待鲁迅的态度等方面厘清了“我们社”与太阳社的区别.汕头大学工学院李魁庆老师的父亲李春烽是“我们社”的成员,她系统而深情地介绍了她在整理她父亲文章时所获悉的“我们社”的成立、活动及作家的创作情况等宝贵资料.

(汕头大学易崇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