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基德电影美学风格探究

点赞:5180 浏览:183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金基德影片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人性是其影片永恒的标志,救赎与自救构成其影片的叙事母题,而女性则是其表达这一母题的最好的载体.同时,唯美诗意而冷酷决绝的影像风格以及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也是其影片美学风格的显著特征.

【关 键 词】金基德;美学风格

【中图分类号】J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346(2008)06-0048-04

有人说,不看金基德的电影就无法真正了解韩国电影.他被韩国媒体誉为“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同时,他也是最受国内影迷关注的作者型韩国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大多能保持极高水准,也是韩国电影人中获国际奖项最多的一位.从1996年的处女作《鳄鱼藏尸日记》到2007年拍摄的《呼吸》,金基德已经拍摄了14余部作品且获奖无数.其中《漂流浴室》第19届布鲁塞尔电影节大奖,《坏男人》获得了第16届福冈亚洲电影节大奖,2002年他拍摄的《海岸线》获得了第38届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大奖,2003年《冬去春又来》又获得了第24届韩国青龙电影节最佳影片奖.2004年,金基德更是在国际电影节上大获全胜,先是《撒玛利亚女孩》获得第54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熊奖,紧接着《空房间》获得了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银狮奖,成为世界影坛上最富盛名的韩国导演之一.而且其14部电影作品的题材、影片主题、人物形象、艺术形式、叙事手法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业已形成独特的美学风格.

一、永恒的标志――人性

金基德的影片永远都是人性的永恒标志.这里的“人性”是一种极限状态,在多部影片中都有所表现.在《海岸线》这部影片中,金基德通过影片中两位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军政府统治集团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控诉他们的暴行和虚伪本质,描述朝鲜半岛分裂下人性的一场集体疯狂.而在《漂流浴室》中,金基德却选择了哑女和杀死妻子逃到孤岛上的这两个边缘人作为主角,通过表现哑女和逃犯的一次次分分合合的过程,来隐喻人面对孤独发现自我、化解孤独的努力.影片颇得古希腊悲剧的神髓,从开始就让主人公命运注定以悲剧结束,然后是对命运的不断的抗争,最后是人物在极度的孤独中相依相偎共赴悲剧人生.这部影片对人性的探讨虽不张扬但很明确.

纵观金基德的所有影片,人性的挖掘表现的最为完美的无疑就是《春夏秋冬又一春》.导演运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借此表现一个人的心路:童年时的少不经事,青年时饱受诱惑,中年时彻悟,冬并不是结束,不是悲剧,而是奋发、振作、从头来过.影片本来是描绘的一个幻灭的世界,最后张扬的却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人性精神.老和尚的角色更是代表着一种彻悟,达观和悲悯的人生观,影片中他对小和尚种种行为的态度,对待人的局限、罪恶的态度,是一种以最淡然的态度和宽容的方式来对待人生的境界的人生态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金基德表现人性不是孤立的,而是适时的插入在每个他所想要表达的影片之间的,相信细心地品味了金基德地每部影片后,每位观众都会从中品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人性理念,这也就是金基德影片内容方面最吸引人的方面所在.

金基德不仅热爱表现和挖掘人性,而且酷爱以极端的性和暴力,反映人性和民族的深刻悲剧.无论是几近疯狂地表现人性的成名作《漂流浴室》,还是表现大胆表现民族战争遗留问题题材的《收件人不详》;无论是宣扬西方救赎观念的《撒玛利亚女孩》,还是表现东方禅理的《春夏秋冬又一春》;无论是超乎常理表达个人感情的《坏男孩》、《空房间》,还是关注边缘人生活状态的影片《鳄鱼藏尸日记》、《野兽之都》等等,都毫无例外地展现了金基德独特地叙事方式,用暴力和性来散发人性深处独有的怨恨和悲哀,从而激起人们对社会的思考和探究.只是,这种暴力和性的表达方式,有亢奋地、激烈的、残忍地,也有舒缓地、柔情的、平静的.然而,无论表现方式如何,从深层次下探究,我们总是不难发现,金基德所要展现给大家的,都是具有超强冲击力地反抗和不屈的精神,用暴力和性来激起人们对边缘人和社会生活地探究.例如在《漂流浴室》中他为了展示人的,可谓煞费苦心.影片中人成了彻头彻尾的的动物,这里的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进食,排泄,,甚至钓鱼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怡情悦性,而是满足虐杀和屠戮的手段,影片通过空间里充斥着的与杀戮的色彩,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在《坏男孩》中,男人和女人之间存在的就是战争,是抛开阶层、头脑、衣服、对白的战争,是一种完全的肉体之战,男人从不说话,暴力就是他们之间唯一的语言和交流,女人家庭乃至大脑被抽空,身体是通向他们灵魂的全部.每个人都在内心的恨和溃烂中体会爱情和甜蜜,就像玻璃两边终于对视的脸,打火机的火光照亮的半透明的阴暗,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但是又激起人们对生活探究的和思考.然而让我们更能体会到金基德的大胆手法的是在影片《春夏秋冬又一春》中,本片又一次地突破了世人的思维常规,本来一部试图以和尚为主角来说佛理的故事,但却掺杂了的性和暴力,大胆的超越了世人对于出家人生活状态的想象,也大大的超出了佛教的理念喝宗旨,同时,它以宣扬禅理为初期目的,但是却旨在讲述中无法排遣的执著以及执著所生的杀机,但是目的却又是在诉说禅理中的因果报应.这种以暴力和为载体的跳跃式的思维转换叙事手法在他的所有片子中几乎都有表现,因此,我们把暴力和归结到金氏影片独特的风格之中.


二、叙事母题:救赎与自救

金基德电影往往依靠宗教的通俗化注解,将东方佛学和西方基督教的救赎与自救表现地不露声色,引发人的深思.人之初,性本善,在《漂流浴室》中,湖上的女统治者将客人们一批批送往湖心垂钓,然后再把客人送回去,她扮演着诱惑的摆渡人,撩拨人们与噬血的潜在倾向.后来一个杀死自己情人的逃到她的湖中,他试图吞下大把鱼钩,结果被那女人救起,这个女人不担从肉体上拯救他,也从精神上给他以救赎,在她为男人拔出喉咙里的一只只鱼钩时,这种行为更具有隐喻意味,象征她将男人心中强烈的罪恶感一一除去.这种灵魂的救赎在后来的《撒玛丽亚女孩》中有了更深入的诠释,在此片中,卖淫被提到了一种“救赎”的高度,很多在我们眼里触目惊心的行为都被女主角平和化了,让我们在一种安逸的气氛中观察事情的动态,从而深刻的感觉到了女主角在罪孽中的自咎与自救,充分展示了基督教义上的灵魂的救赎.

三、女性――永远的主角

女性在金基德电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往往是剧情的关键,矛盾的核心.传统的韩国遵循的是儒家思想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而随着现代文明进入韩国并深化后,必然将要改变这一传统,使这一传统发生错位和变形,从而适应新的社会机制.女性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不知不觉中在性的地位上也发生了变化,因此,金基德在意识到女性地位的改变时,着力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来刻画女性形象.从《雏妓》开始,这种围绕女性展开叙述的手法就开始了,然而,金基德关注的还不是普通性质的女性,他关注的总是一些生活在边缘社会形态上的女性,在每部影片中都逃脱不了这种惯例.例如,《雏妓》中的以一个和一个被诱导的女人为主人公;《漂流浴室》中的哑女也是在黑夜里从事的人;《野兽之都》中也不止一次的描写过、者、人体模特等;《坏小子》中甚至把一个女大学生也惨不忍睹地一同变成了;《海岸线》中也出现了让人们不仅是可怜,而是发自内心地怜悯和同情的疯女人;还有《撒玛利亚女孩》中的两个做援交的中学生,就连禅理十足的《春夏秋冬又一春》中,也出现了一个欲求医问药但却与小和尚发生关系的女人.纵观金基德的这些影片,我们无一例外的会发现女性是典型的焦点,甚至可以这样说,暴力是基于男性的体性架构的话,那么片中的女性就是典型的做架构,可以把女性理解为金基德叙述手法的载体,是有别于男人的一种载体.虽然金基德描写的女性多是边缘人,但他的作品中没有一点对女性形象的侮辱与诋毁,有的只是借以发泄的表达,有的只是金基德对这个社会公平公正度的反叛和疑问.如《坏小子》公映后有人批评剧情,认为把一个女大学生变成这无法接受,有违道德.金基德在多次访谈中困难的解释道:“不是我把这个女孩变成的,问题恐怕存在于我们社会本身.在韩国人们常按学历和社会背景判别人的优劣.所以他们才会因为那个女大学生的不幸而感到被冒犯.我想做的是抹掉这种社会划分和界限.”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金基德更关心的是生成悲剧的原因以及被大众视野忽略的各种人物,并且他十分尊重女性.这样看来金基德其实无比悲悯、脆弱,远不像被传媒定性的那样.

金基德电影美学风格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影片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唯美诗意而冷酷决绝的影像风格

金基德是一个懂得用镜头语言说话的社会学家.他往往借助美丽的影像,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和人生的思考,使其影片呈现出既唯美诗意又冷酷决绝的影像风格.他的每部片子都体现出这一显著特点,往往是先用优美的镜头语言展现出极尽优美的环境,然后一切暴力的、的、社会的问题,就会在这表面看似平静的画面中掀起种种涟漪,用来讨伐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借以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愤懑.例如《空房间》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影片主题意义的阐释是借助大量隐喻性符号来实现的,空荡荡的房屋,高深莫测的隐身术与精巧的画面构图交融在一起,以一种缓慢的节奏,平淡到极致的画面,无声的语言,以及行动上的抗争相辅佐,来表现隐藏在内心中的激烈的抗争,凸显影片主题.而《春来冬去又一春》更是形式感极强,一面湖,湖中一座庙,庙中一老僧,一幼僧,轮回无常就此开始.然后电影用那一扇木门一次次的推开,给你展示以年幼、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的人生场景,由此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来配合四季的变更,揭示了因果报应的禅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金基德都用影像语言的特性展示了一遍,依然还是水墨画的清新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形式之美.这种强烈的形式感与剧情感的对比结合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几乎他的所有影片之中,因此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说,金基德在塑造形式感

与情节的连贯感上,已经做到了更高的水平.

五、独树一帜的叙事手法

金基德电影的叙事手法可谓是独树一帜,他不采用传统叙事手法,而以无师自通的纯正电影语言清晰表达.在其十余部影片中,其影片叙事手法呈现出如下共性:

1.用无声诉有声――极少的人物对白

金基德影片中人物对白极少,他不是借助人物喋喋不休的对白或画外音来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而更多倚重剧中人自身的表演和肢体语言来完成故事的演绎和心灵的呈现.金基德认为,生活中大部分的时刻是沉默无声的,没有对白一样可以沟通,“我相信哭和笑已经是最好的语言.”②有的影片甚至干脆出现了几个无对白的成功角色,例如《坏男孩》中的亨吉,导演编排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这个一直贯穿于片中深而不露的男主角,直到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原来是个哑巴,但在影片中他却控制了事件的进程、人物的命运.影片大多借助演员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有效结合,通过暴力的肢体手段和多变的面部表情来展现故事情节.《漂流浴室》整部影片都是在无声静寂中进行的,片中仅有的几次对白都是一些钓鱼客所进行的.金基德将主人公设置为哑女的身份,这种设置依旧是无对白特色的延续,而哑女生活的苦痛和内心的郁闷,只有通过她强烈的和复杂的内心表现出来.再如《空房间》中的女人,她虽不是哑女,但在整部影片中她说过的话不超过三句,这种无声的抗争正是内心激烈情绪的爆发.这些角色一切都用镜头说话,用无声诉有声成为了业界独有的金氏风格.虽然金氏影片在主题上并非直白,但观赏金基德电影不易使人感到不知所云,因为这一切,都奠定在演员较强的镜头感和金基德举重若轻的的叙事功力下.

2.不落俗套的剧作

此外,金基德不落俗套的剧作是其一切影像成功的根基.可以说自从他夺得第一个剧作奖项后他的剧本创作就从没失败过.他编织的故事既合情合理又不迎合观众的心理预期.主人公几乎无一逃脱悲惨命运,使观众欲图圆满结局的心理促不及防.这一做法从根本上背弃了泛滥于整个国际影坛的传统电影制作惯例.但并不能因此就说金基德的观念彻底悲观,或者他的所作所为只是否定与颠覆,其实金基德骨子里很传统、古典.作品中仍然可以找到最为牢靠原始的友谊或爱情,尽管它们总是被隐晦表达的.例如一部描述良家闺秀自愿成为的影片《雏妓》,这个故事交待的是一个良家妇女对另一个风尘女子的由厌弃到膜拜的转变,但与《坏小子》截然相反的是,《雏妓》表现了一个女性作为一个的尊严,这种反衬手法我们在传统影坛实在鲜见,同时影片的完整和严谨在韩国片中是少有的.金基德在《真相》里,探索了意识与潜意识、现实与幻想的界线.片中代表金基德另一个性格的人物在看到一台舞台剧时,被他的身份怂恿;一个主观镜头跟随着他潜意识的脚步,监视着他每一个想法,做下纪录.在经过一段意识之旅后,主角回到现实,才发觉汉城完全没有任何改变.独出心裁的叙事手法总给观众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感,情节虽不复杂,但不流于简单庸俗.

3.充满象征意味的符号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学艺术等都是人类社会应用符号的活动,符号被视为是传递信息的相似度检测,是信息的载体.任何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符号,视觉艺术的语言尤其如此.美国美学家苏珊朗格曾经说过:“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个符号总是以简化的形式来表现它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可以把握它的原因.”③视觉符号的象征性不仅在形式上使人产生视觉联想,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唤起人们思索联想,进而产生移情,达到情感的共鸣.金基德导演擅长运用精致的构图和巧妙的隐喻性叙事手法来剖析和反思人性的各个方面.对、爱、忏悔意识、信仰、宿命的深刻探讨和反思构成了金基德作品的永恒主题.而意义的阐释是依赖大量隐喻性符号实现的.

①鱼钩.在《漂流浴室》中,被割了肉的鱼、黑细的鱼竿、锐利的鱼钩,都让人想到人的命运的不可捉摸,片中多次出现鱼钩,表达的是源自男女主人公的隐秘,是一种情感的呼唤,它需要有人来钓和钓别人.

②水.仔细分析过他的每部影片后,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每部影片似乎都是“水做的骨肉”,从早期的《鳄鱼藏尸日记》到惊世之作《漂流浴室》,以及他的近作《春来冬去》、《弓》都是充满了水的意象.金基德喜欢将镜头透过水来表现,水的变幻动荡很好地诠释了他对人生的感受,在水中人的倒影预示着漂流动荡、内心的扭曲和破碎,人的阴暗、压抑、扭曲与无奈、分裂似乎都借水而出.

③弓.在《弓》这部影片中,“弓”这一符号更是具有多重象征隐喻意义,它既是一种防身和伤人的利器,也是一把放上音鼓就可以拉出美妙音乐、类似中国二胡的乐器,还是一件给人算命的器具,更是表达爱意与意念的工具.此外,弓箭还有一个重要象征就是男性的性器官.

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所有精神文化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人的本质即表现在他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因此,一切文化形式,既是符号活动的现实化,又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金基德在其影片中运用大量的文化符号,对人、人性、人的生存处境作了巧妙含蓄的揭示,从而大大拓深了影片的主题意蕴,也成为金氏影片标签式的叙事特点.

金基德影片无论是在题材、主题上,还是在影像风格上,或者在叙事手法上都有着自己所独有的和固定的风格.纠缠的、唯美诗意的影像风格、隐而不发的叙事方式、封闭的空间、符号性的事物成为了金基德电影共有的美学特色.金基德显然已经跳脱出了刻意制造情绪的叙事方式,而用另一种更纯熟,更精细的光影勾造阐述故事,创造出一套自己独有的个性鲜明的电影语言与表意体系,从而成为韩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界的个中翘楚.

【参考文献】

[1]田芳、南初:《金基德:我们关注边缘人的生活》,《新京报》,2004年09月21日

[2]刘嘉琦《戛纳又迎金基德<弓>:60岁男人对17岁少女的爱》,东方早报2005年5月16日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