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文摘要中作者的自语与身份构建

点赞:28993 浏览:1325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提要中英论文摘 要作者在自称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国内期刊摘 要中表现出的作者参与度明显偏低,而英美作者则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这种跨文化差异的决定因素不仅有学科传统上的,还有文化传统上的.


关 键 词自称语作者参与度身份构建摘 要

一、引言

由正式的书面语体构建的学术语篇具有语言准确明晰、观点客观严谨的特点.一般认为,学术话语的主要目的是以客观的方式传递信息,因此作者应尽量客观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避免采用第一人称代词来表露个人身份和情绪.

然而,最近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在学术语篇中作者事实上与读者是进行一种交互性的交流,因此没有必要刻意地去避免作者身份的表露.这两种迥异的观点容易给学术语篇写作造成困扰.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作者自称语在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摘 要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作者自称语与身份构建方面所表现出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二、自称语与作者身份

国内外学者对学术语篇中的作者身份做了很多研究,其中对第一人称代词“我”(I和we)作为作者身份显性标记的研究最为广泛.Kuo(1999)统计了科技论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量,认为人称代词的选择往往反映作者如何看待自己,看待自己与读者的关系.Tang和John(1999)研究了新加坡大学生论文写作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量,把第一人称代词的作用分为六类:代表、导读者、论文设计师、研究过程的描述者、观点的持有者与创新者.其中,代表的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最少的一项是观点的持有者,而这一项最能体现作者身份,最具挑战性.Hyland(2002)认为,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具有表明目的、解释过程、陈述结论、发现、评估收益和提出观点的功能.而学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过分地隐藏作者身份,很少使用第一人称单数.

中英文文摘要中作者的自语与身份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者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在参与学术活动中,作者除了以第一人称代词为标记显性地表达作者参与及身份构建外,还会使用一些间接的、隐性的手段.自称语(self-referencing)既包括第一人称代词,也包括表示非人称抽象主体的词语,诸如thepresentstudy、thispaper等,它们构建较低参与度的作者身份.所有这些自称语共同构建了参与度各异的多重作者身份.

在Ivanic(1998)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构建作者身份所采用的三种语言手段(见表1).其中使用第一人称代词的作者参与程度最高.第一人称代词(I,my,mine,me等)是表示作者权威和信度的最强有力的标志语.第一人称复数we/our/us也具有很强的作者参与度,因为很多时候we就是指代作者本人.第三人称作者自称(theauthor,thepresentauthors)使得作者身份表露不会过于强大和直白,不会显得咄咄逼人.第三种方式是通过一些无生命的、非人称的抽象主体(thepaper/study/article等)来间接表露作者的身份,具有较低的参与度.Hyland(2002)认为,通过这种方式,作者把责任转给了无生命的评价主体,从而获得一种可靠性,并暗示其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及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出现,但抽象主体与作者的关系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抽象主体就是作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论文或研究本身.

三、语料采集与研究方法

我们建立了两个学术论文摘 要的数据库,即汉语论文摘 要语料库(CHN)和国外论文摘 要语料库(ENG).所有语料均来源于2007-2008年语言学期刊.CHN语料库是从五种国内核心期刊随机选出80篇语言学论文摘 要部分组成;ENG语料库则是从国外四种最具权威的语言学期刊中随机选出80篇论文摘 要部分组成.表2是有关语料的详细情况:

以上语料处理成纯文本格式后,通过语料库软件包Kconcordance进行检索和统计.在获取和分析数据时,剔除了语料中与本文研究对象不符的目标词,如例句、引文和标题中的作者自称语以及将自称语作为研究对象的情况等等.我们首先对自称语在两个语料库中的原始统计频数进行统计.然后,考虑到两个语料库的大小不同,我们将所有的原始统计频数转换成标准频数(每1000词次出现的次数).

四、研究结果

表3(见下页)是对摘 要中自称语的整体统计.从结果来看,中英两种语料中摘 要作者在使用自称语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采用抽象主体(thepaper/study/article等)作为自称语的出现频率最高.中文摘 要中的标准频率是每千词5.01次,英文摘 要是每千词6.62次.以无生命的、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表露作者的身份,具有较低的参与度,可以看作中英学术语篇严谨、客观的共性.

另一方面,自称语在中英文摘 要中出现的频率也呈现较大的跨文化差异.首先,自称语在中文摘 要中出现的频率明显要低于英文摘 要.在80篇中文摘 要中自称语共出现102次,标准频率是每千词5.87次.在80篇英文摘 要出现142次,标准频率是每千词10.22次.显性作者参与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情况呈现的跨文化差异最为明显.在中文摘 要中,没有一位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单数,频率为0.在英语摘 要中,第一人称单数(I/me/my)出现了15次,标准频率是每千词1.08次.另外,第一人称复数在中文摘 要出现次数仅为3次,也大大少于英语摘 要的31次(频率比为0.17:2.23).第三人称作者自指在中文摘 要中(每千词0.69次)出现频率则要大于英文摘 要(每千词0.29次).由此可以看出,英美作者的个人参与度要明显高于中国作者.

五、讨论

1.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对中英文摘 要作者自称语使用的影响

我们调查发现中英文摘 要中作者的身份隐现现象表现出一定的共性:隐性作者参与的抽象主体在两种文化背景的摘 要中出现的频率,都要明显高于显性作者参与的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作者自指.通常人们习惯于把这解释为学术文章的惯例.但Myers(1989)用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来解释说,科技论文写作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社会距离是相当大的,而整个话语社群要比任何个人的权威性要强得多,在作者与读者的人际互动中,显性作者参与可能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因为当作者提出一种新观点的时候,可能被视为否定前人的观点,这样就会威胁到其他研究人员或整个学术界的面子.而非人称抽象主语指代作者本人可以减弱话语对读者面子的威胁,达到既尊敬读者,又能让自己的观点被认可的目的.

2.学术传统对中英文摘 要作者自称语使用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英美作者个人参与度较高,他们倾向于在话语中明晰地表明作者身份,对研究结果与观点承担责任,将自己的研究工作同他人区分开来.而国内作者善于隐藏读者/作者标识,不愿意突出作者身份,具体表现在:很少使用第一人称,较多地使用第三人称作者自指和非人称的抽象主体来间接、隐性地表露自己,以及倾向于构建较低风险的作者身份.这与国内作者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很多教学资料和写作指南认为学术研究具有客观性,应客观地、非人称地报道出来,非人称叙述才是作者用以说服学术同行接受其论点正确性的手段.譬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CNS13152,1993)论文摘 要写作注意事项中,第二条特别提到:“不要用第一人称等作主语”.国家标准GB6447-86《摘 要编写规则》要求,论文摘 要的写作应以第三人称方式对论文的中心内容进行客观地叙述.大多数中文作者在实际写作中践行这一传统.

3.文化传统对中英文摘 要作者自称语使用的影响

摘 要中,美英作者敢于采用第一人称代词以及高风险的作者身份,这与他们所受到的个人主义文化影响不无关系.以个人主义为价值趋向的西方文化强调以我为主,重视独立自我,个人身份高于群体身份,强调个人责任以及个人价值.这种个人主义取向渗透到写作方面,表现为作者敢于突出自我,强调他们在学术方面的个人贡献.而中国传统文化更多地强调以集体,群体身份高于个人身份,群体需求高于个体需求.中国人集体主义取向以及中庸之道使得中国学术作者不习惯于冒尖,显得谨慎、谦虚.而隐性作者的参与和低风险性作者身份则可以使他们得到编辑和读者的赞同和接受.Hyland(2001)曾指出,中国香港学生论文写作中很少用第一人称代词就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有关.国内也有相关研究(欧阳护华等,2006)发现中国大学生议论文中出现更多的“隐性的我”和“包含性的你”,认为“中国学生‘集体化声音’很可能源于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

六、结语

本文探讨了中外摘 要中作者身份的体现.研究发现,国内作者期刊摘 要中表现出的参与度明显偏低,而英美作者则表现出显著的参与度.这种跨文化差异的决定因素不仅有学科传统,还有文化传统.作为学术论文的高度浓缩,摘 要写作的语言特点正好体现了科研论文的写作特点,从而起着以小见大的作用.因此,这一发现对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摘 要作者对体裁的认识,了解摘 要作者为实现摘 要的交际目的而采取的策略,还可运用于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帮助作者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论文摘 要写作的方法,特别是如何使用作者自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