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盛的宋代刻书业

点赞:12175 浏览:546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通雅》卷三一中说:“雕版印书,隋唐有其法,至五代而行,至宋而盛.”印刷术发展到宋代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基础,雕版技术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宋代的刻书事业进入一个全盛时期.全盛的宋代刻书业,其特点有三.

一是范围广.就宋代刻书的地区而言,范围极广,浙江、福建、四川、江苏、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广东等地都有,尤其是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安、四川的成都更是书铺的集中地.以福建为例,就形成了以建安为中心的刻书业,号称“图书之府”.朱熹曾说,这里所刻之书“最善”,“行四方者,无远不至”(《嘉禾县学藏书记》).

全盛的宋代刻书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藏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是数量多.宋代大规模从事刻书活动的不仅有,而且有民间.就而言,有和地方政府,称为“官刻”.就民间而言,有书院、书铺,称为“坊刻”;还有私人,称为“家刻”.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图书数量的增加,人们获取图书也变得十分方便,宋代读书和学术研究的风气也较浓.苏轼曾说,他听老前辈说在年少时欲求《史记》、《汉书》等而不可得;“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李氏山房藏书记》引).社会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大,也促进了刻书事业的发展.


三是质量好.刻书必先校书,是宋代刻书业形成的一种风气.“书籍上版,必要名手校正,方可刊刻.不然,枉费刻资,草率刻成,不但遗误后人,反为有识所笑.”(《藏书纪要》)自有雕版印刷术以来,校书的工作就被人们日益重视.宋代官府不仅有专职的校书官员,还有完善的校书条例和程序.正因为如此,宋代所刻之书,质量大都是好的.

宋代所刻之书,无论是“官刻”、“坊刻”、“家刻”,都被称为“宋版”,或称为“宋刻”、“宋本”等.传世至今的宋版书,已是凤毛麟角,十分珍贵.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