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的

点赞:5118 浏览:176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客家音乐文化的形成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据史料记载:“客民本中原汉族,皆河南光山,固始之民.”①古时中原人因战乱南迁到赣闽粤间的山区,同化和融合了当地土族居民的习俗、文化、方言、而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文化风格的共同体.中华音乐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中,就产生了原始的民歌与歌舞,自文字创立后,有最早以诗歌形式出现的《诗经》,及后来的楚词、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各在不同历史时期占据着显赫地位.从这条发展线索中,不难发现,古代文艺形式的出现,都是以人们的思想交流需要为出发点,以反映一定社会历史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内容,易于交流、传播为形式.客家音乐文化的出现和流传也是如此.客家音乐文化最早出现是以民歌、山歌的形式.民歌、山歌古已有之,流行于闽赣和两广地区的传统民歌,早在唐朝已经流行.客家民歌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客家人几次大迁徒紧密相连.首先是在东晋时期,这时的诗歌由四言发展到五言,七言诗,在民间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其中有曹丕七言诗《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②]由于诗歌内容反映思乡、思情的生活,在语言的表达上通俗易懂,比较口语化,受到民众的欢迎.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七言民歌体《竹枝词》也开始盛行.其中有刘禹易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歌声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③这些竹枝词实际上是较早的民歌之一,每首四句七言,运用比喻、双关修辞手法和现在的客家民歌相似.当时的李益诗中便有“山歌闻竹词”的诗句.这些作品出现在晚唐黄巢起义前后.这期间,客家先民进行第二次南迁,把中原一带的大量民歌带进了南方.在宋高宗南渡时,客家先民随之进行第三次大徒迁,带来的音乐文化还是民歌与唐诗.移民们一方面把中原汉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客家地区,另一方面又与当地土族音乐水融般地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即不同于中原汉族又有别于当地土族少数民族音乐的新共同体――客家音乐文化.

随着客家民系的扩展与壮大,客家音乐文化也不断丰富与完善.并形成一个庞大的音乐体系.从音乐体裁形式来看,品种齐全,有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戏曲、宗教音乐.在各种音乐门类中,歌种、乐种、曲种、剧种呈现多元化色彩.民间歌曲有客家山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劳动号子等;民间器乐有各种丝竹乐及鼓吹乐;民间歌舞有花灯、茶灯、船灯、马灯等;民间曲艺有五句板、南北词、赣南古文等;民间戏曲有客家汗剧、客家采茶戏、山歌戏等;宗教音乐有佛教音乐与道教音乐等.在后四种综合性艺术,即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戏曲、宗教音乐中,音乐是很重组成部分.它反映出客家人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客家人的情感、意志、力量、幻想和追求.


二、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性质及研究的对象、方法与相关学科

客家音乐文化是客家人用特有的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所以我们在给新学科――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定义中应强调将客家传统的音乐置入客家民系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通过该研究人员根据自身的文化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并进行考察研究,阐述其有关音乐特征,生存演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特别是进入文化阐释的层面.这是作为体现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性质的基本内容.此之前,我们已经提出过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民系,是汉民族的一个分支,那么,我们在探究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定位时,应界定为客家音乐文化学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的一个分支,是民族音乐学下属的音乐理论学科.因民族音乐学是研究民族音乐的一门学科,是总的音乐的一部分.同时它又和民族学、民俗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紧密相关.也是音乐学下属的音乐理论学科.所不同的是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是将世界诸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对象和范围的基本内容,而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的的研究对象是本客家民系的音乐文化,是以进入音乐文化阐释层面为主要内容,用独特思维角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知识结构、民族特征以及相关学科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研究规律.因为这样的规定是要表示出它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那种主要是观察和研究具体音乐外部形态结构特征的音乐技术理论学科,也不同于那种主要从音乐作品出发,通过形态结构分析和思想情感内涵揭示去欣赏并达到其传播目的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而是一种主要与音乐学的理论及其方法发生交叉,并与民族音乐学,民俗学,音乐美学等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及其方法发生一切联系的一种独立的音乐理论学科.

客家音乐文化学的研究的方法有多种:一是实证性的方法,即通过自然的科学手段对客家音乐的形成、产生进行认证.为了获得实在的认识和知识对有关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感受、体验和调查.如深入实践进行田野工作等.其次,对历史资料进行挖掘、校勘和整理,力求得出对客家音乐文化有比较完整准确的认识.如对客家音乐文化的种类形成、演变过程、发展趋势等进行收集成、整理、比较.采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的研究是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基础,因此力求客观全面.二是思辩性方法,这种方法是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与其他方法得来的材料进行比较、思考、归纳、推理,以求总结出客家音乐文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另外,客家音乐文化学的研究方法还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构建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客家音乐文化学与相关学科:1客家音乐文化学与音乐学:音乐学是研究与音乐有关的一切事物的学科.一切与音乐有关的学科都将它发生关系.客家音乐文化学科是音乐学下属的学科.关系密切.2客家音乐文化学与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是研究一切种族、民族的音乐学科.它的基本特征是将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置入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根据自身的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的考察和研究,3客家音乐文化学与民俗学;民俗学是研究民族民间生活、文化、习俗,信仰的一门学科,据史记:人类远古的民俗和音乐共时共生的一个整体,所有的音乐都包含着民俗.所以客家音乐文化学与民俗学密切相关.有着交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上长补短,涵义上的互为训释和方法论上的相互借鉴.4、客家音乐文化学与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研究音乐的本质、研究音乐与现实的关系、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特殊关系的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研究客家音乐文化美学涵意上将借鉴音乐美学的方法.5客家音乐文化学与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包涵普通语言学和特殊语言学.客家话的特殊语言性在民族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④

三、客家音乐文化学课程设置与研究形式

根据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的性质,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提供给学生学习、感受、表现、创造客家音乐文化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推进、建设民族音乐文化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中结合着学习客家音乐文化学有关的知识,对客家音乐文化在感性上能有较全面的了解、系统的认识,在理性上能掌握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能进入到文化阐释层面的思维角度、对客家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并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作以下方面的设想:首先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符合学科性质的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主要由五个方面组成即“理论课程”、“知识课程”、“相关学科知识课程”及“田野实践与专题研究”.学科课程设置方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除了正常授课形式之外,可采取“集中授课”、“分段授课”、“远程授课”、“远近结合授课”、“综合授课”方式进行教学.“集中授课”――两或三个月内集中授完18课时的内容;“分段授课”――一学期或甚至一学年分段进行完成规定课时;“远程授课”――利用多媒体方式和途径,理论性课程和论文撰写皆可采用远程教学,“远近结合授课”――结合集中、分段和远程不同方式进行,体现多媒体教学的最佳效率和效果;“综合授课”――根据不同教师的研究领域,综合各自的成果在同一课程中进行不同专题的研讨,如“理论课程”中的《田野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客家音乐文化论题研讨》等都是“综合授课”的理想教学内容.其次、教材编写必须创新,要以客家音乐文化体系的各方面为主要内容,要突出民族的风格性、本土性、地方性、在编查重复率法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在内容选择上及时接纳和传播最新客家音乐创作精品.在教学手段上、要科学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突出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特点.利用好现代化科学技术在优化教学中的作用,借用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并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要充实声象教材,多媒体教材和多种媒体组合教材,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的研究形式将采用以下几种形式:1本体形式:是客家音乐文化研究中最具有基础意义的一部分.系指对客家音乐文化本身的外部形式和内部结构进行各种探究.其中包涵客家音乐文化作品的曲式、调式、结构、音律、审美、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2渊源形式:是探索客家音乐文化的发源、由来、形成、渊源研究可分为侧重于时间、空间.所谓时间是指音乐源于何时,空间则指源于何地.主要有乐谱、乐器、表演艺术、音乐思想、音乐理论的渊源等.3分布形式:是探索客家音乐文化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规律的,主要有客家音乐文化民歌风格的分布,民歌结构类的分布,音乐调式的分布,民间音乐家的分布,唱腔及音乐题材的分布.4变迁形式:是指客家音乐文化在不同时空中的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主要有客家音乐品种,流派、音乐观念、研究范式的变迁等.5阐释形式:是指对客家音乐文化作分析、说明,旨在揭示其意义、原委、理由等.阐释形式的研究是客家音乐文化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法,主要有对客家音乐文化作品,音乐现象、音乐观念、音乐理论的阐释等⑤.

综上所述,客家音乐文化研究自上世纪开始至今有了较大的发展.客家音乐文化不仅是客家人情感、审美的表达,而更多是客家人思想、行为和存在方式的一种形式,这种宽阔的人文理念,开启了对其作为学科建立的要求,同时也开拓了对于音乐在不同民族、区域、社会及其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重新认识.客家音乐文化学学科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建设中,一方面要把客家音乐文化的各种功能为内容,相互交融、交叉合并,同时,也要将客家音乐文化的音乐研究不仅针对音乐自身而且应该包括与之相关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音乐人的行为.把研究视角从对音乐作为产品而转向为关注包括作曲家、表演者和音乐消费者在内的音乐活动的过程.不仅探讨本民族、乡村民间的音乐活动,同时也要思考城市和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更要有突破的是对客家音乐的综合运用及上升到用哲学的理性研究.另外,还要加强学术交流,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专题的学术论坛,通过相应的学术组织,每年举行年会,推进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