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视角探究

点赞:19521 浏览:913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引言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实践活动的概括、总结和对文学发展的希望和预言.反过来,文学理论又指导和影响文学实践活动.文学实践活动涉及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作家和作品的关系、作品内部组织和构造的关系以及读者和作者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文学理论就是关于这四个方面关系的理性知识.但是每一个理论家的认识都不可能是纯粹客观的,而是自觉不自觉运用某种主体认识去进行认识.文学的本质是审美,上述四个方面的关系的核心都是审美关系.人们对审美关系认识的主体图式并不单纯,它是由民族的、时代的、阶级的以及个人环境所涉及的哲学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政治观念、科教观念、心理观念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而且作为审美的把握世界的文学本身和形成人们主体认识图式的上述各种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文学理论是多视角,多侧面,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这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文学理论其中之一的视角,即由作家到作品再到读者这一变化.

作家

在早期的文学理论中,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早期的和柏拉图的模仿说,并把它发展为具有一些辩证因素和唯物主义倾向的摹仿说.柏拉图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蓝本的“自然”,“理式”是第一性的,“自然”只是“理式”的“摹本”和“影子”.文艺摹仿自然,只能是摹仿自然的“外形”和“影像”,而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所以早期文艺的主要形式神话,摹仿的是人们脑海中由于对许多自然现象的不能理解而形成的种种对外在力量的倚靠.中国古人不知为何打雷下雨而杜撰了雷公雷母的故事;不知天地如何形成而创造了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因此,最早如何看待一个文学作品,仅仅是看它是否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只要是合乎人们意愿的就是美的.早期的文学理论重视作家的作用.如柏拉图的“灵感说”,他认为作品来自于作家的灵感;再如,德谟克利特认为:“没有一种心灵的火焰、没有一种疯狂式的灵感就不能成为诗人.”他举例说,荷马史诗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它“赋有神圣的天才”.这里要强调的是,德谟克利特所说的“灵感”已不单单是古希腊的“神灵附体”观点,“天才”也不是“纯粹天赋”的才能,他已意识到艺术创造和社会实践有某种联系.作家的生平、生活经历、体验、生活态度、社会环境等都影响着作品.早期的科技不发达,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难以解释,所以产生了许多神话鬼怪小说;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一系列的创伤,因此有了二战后的颓废小说.亨利詹姆斯一生生活无忧,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通常来自上流社会,这些人不需为生计担心,他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上世纪上流社会的生活图画;海明威性格刚烈,他笔下的“老人”就是他的缩影,他也参加过战争,所以描绘了一些战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奥尼尔曾经做过水手,上过一年大学,后因肺病而死,因此他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同样的经历.

作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语言学的进步,文学评论渐渐指向作品本身.RolandBarthes高呼“作者死了”,主张应该由作品本身说话,而不是从作者本身出发.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能指与所指.能指即符号,如:“树”作为能指符号与现实中的实物并无任何内在联系,同样,“猴子”作为能指符号本身与现实中的所指也无任何必然关系.同一物品在不同的语言里会有不同的名称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即使)玫瑰有其它的名字,闻上去同样芬芳(Arosebyanyothernamewouldellassweet.).”能指与所指作为语言学概念,却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更好的运用.文学作品是由文字组成的,每个文字符号作为能指可以有多个所指.所以要评价一个作品不应考虑其作者,而应只看其文字符号.即作家写作使用的是词,他们的艺术最终就必然是由没有所指的能指构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是,为了欣赏作家的作品,我们的注意力应当集中在能指,而不是听凭我们的自然冲动超过能指转到其所暗示的所指.Derrida的解构主义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了文学本身的重要性.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是话在说你而不是你在说话”.我们研究《红楼梦》的用词、写作方法,可以推知曹雪芹的个人修养、生活经历;读苏轼的诗,可以从他的用词中体会到他那豪放的情怀;欣赏JamesJoyce的《尤利西斯》,我们无法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去读懂这篇作品,只能由作品本身去解读.

文学评视角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理论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读者

近来文学理论的研究又转向读者本身.古代文学理论也关注读者,但主要是分析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即一篇作品对读者心灵的感受,生活体验各方面的作用.例如,读夸父追日,读者会被夸父的精神所感动,进而生活中做事也力求做到坚持不懈;读《三国演义》,一种英雄情结会在读者心中油然而生;读《红楼梦》,读者会为黛玉的命运而惋惜,进而痛恨万恶的封建社会.而现代的文学理论重视的是读者本身对作品的理解.一篇作品的好坏,完全由读者个人去评价.这就对读者提出了要求.一个农民不会读懂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个整天忙碌着生意的商人不屑于读懂JaneAustin的《傲慢与偏见》;同样,一个高中毕业生也读不懂JamesJoyce《尤利西斯》.因此,近来又出现一个新的术语―theimpliedreaders,即一篇作品由特定的读者群去阅读,对读者的文化水平、生活体验提出了一定的要球.既然评论是作者以外的人对作品的评价,那么,文学理论重视读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心情,处于不同的环境等方面因素条件下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结语

文学理论还有许多新的视角,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分析等,还有近年出现的生态主义、新新批评等等.这是不是适应了JamesJoyce的那句话,“一部《尤利西斯》可以让人类研究三百年”?还有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即现在最常让评论家们评论的作品往往还都是以往的著作,而当前一些畅销书却很少引人注意.或许是象米兰.昆德拉所说的那样,“现在的小说都是处在小说之外的作品.”“它讲不出任何新东西,没有为小说形势和我们对人的理解带来任何的改变,它们彼此想象,完全是那种早上拿来可一读,晚上拿去可一扔的货色”.

文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现代文学理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象也是在建立在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的.所以一个伟大的文学理论家应该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因为两者都需要作者丰富的文学知识,对社会深入的观察和对人生最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