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政策与德育实效性

点赞:5325 浏览:197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德育政策与德育实效性

(一)德育政策浅析

德育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活动中,对德育工作制定的行动准则和规范.它集中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指导和规范.也就是学校德育中的政策因素.德育政策可以分为基本德育政策和具体德育政策.

(二)德育政策之于德育的意义

首先,德育政策是重要的德育资源.社会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是怎样对社会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呢中间需要一个相似度检测.政策是理论具体化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相似度检测和桥梁.教育政策就是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相似度检测,是保证教育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70年代,教育理论界的知名学者都把教育政策看成是教育理论应用化的主要途径,差不多都参加了教育政策的研究工作.研究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产生作用的途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并非德育理论直接指导德育实践,而是德育理论通过德育政策这个相似度检测指导着德育实践.正如班华教授所指出的.“任何一种德育,都要根据一定的德育思想建立起一套实践体系,其核心就是德育制度.没有制度体系保障的德育思想,是不会成为实际的教育行动的.因而没有制度化的现代德育思想,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德育实践.”德育政策就是一种德育保障制度体系,事实上,一种新的德育理论要想达到真正指导德育实践的目的,也要借助于德育政策的力量.并且德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是很有限的.而德育理论一旦被德育政策吸收.提升到政策的高度,进而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和权威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发生普遍的规范作用.

其次,德育政策是德育有序进行的保障.德育政策作为一种政策,有政策的共同特征:规范化、定型化.在德育中.如果没有政策作保障.德育就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成为个人意愿的完全流露.而德育政策涉及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管理等问题,对学生的行为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尽管政策带有一定的弹性,而德育政策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内容还是确定的,这就从政策本身保证了德育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最后,德育政策是保证道德原则发挥实际效用的有效途径.任何道德原则或道德理想,如果没有一定的运作效力,通常也只是希望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一种主张性原则,不可能成为引导社会的现实力量.但道德原则一旦获得政策的确认,就会使道德原则成为带有权威性的具体行为准则和规范.正是这种明确的确认,使学生在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发生冲突时,有可能做出明确的是非曲直的裁决,这比道德冲突时良心的、舆论的裁决要有用得多.


二、德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论述,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首因是德育政策本身,也就是说学校德育政策本身的缺陷最大程度地影响了德育功能和效果的发挥.从而使德育的实效性不佳.我们在对近年来我国学校德育政策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德育政策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

政策目标整齐划一,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回顾近年来我国学校的德育政策,不难看出在一些政策制定者往往倾向于将学生设想为一个纯粹的无差别的高尚个体.过度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随后按照自己设想的目标和认可的价值去制定政策,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很明显这样制定出来的政策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往往提出过于理想化、单一化的目标.并且.在设计德育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心理发展水平和不同道德水平的学生用统一的目标要求.应该用不同的道德标准要求先进积极分子、大多数人、少数落后分子.用这种理想化、脱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的目标和内容去统一规范学生的行为,政策执行往往呈现表面化和形式化,极大地影响了德育实效性的发挥,这样过于理想的东西,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状态,脱离了学生主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和道德生活需要,缺乏感召力、影响力与亲和力.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可,因而成为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

政策内容存在矛盾现象
德育政策与德育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实践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每一类的教育内容都自成体系.例如道德教育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框架有序地组织内容体系,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有道德的人;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基本国情、时事政治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但是,各类教育相互之间却处于无序状态,导致顾此失彼或相互干扰.各类教育由于目标、内容差异性很大.各自具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必然要求不同的方法和实施途径,但是在德育政策中,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各自的特点、教育实施途径都没有明确规范.德育政策内容的矛盾现象.导致我们很难把握德育的真正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德育无法用序进行,德育政策的预期目标也将无法达成.

(三)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不配套

基本德育政策是宏观上的具体德育政策,对德育的指导更为抽象,宏观抽泉的德育政策目标要靠具体德育政策去贯彻和落实,所以基本德育政策和具体德育政策必须建立良好的“配套”关系.但是在我国的德育政策中,一些基本德育政策和具体德育政策却往往呈现出分离现象.例如,在新世纪,根据新时期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我们在基本德育政策中会针对性地增加或强调新的德育内容和要求,例如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等方面,那么在具体德育政策中就应该体现出这些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而实际上有很多的内容没有得到体现和应有的关注.往往是某些基本德育政策的出台没有相应的配套具体德育政策来给予支持,即使有一些具体德育政策也会严重滞后于基本德育政策的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