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对文学的无尽解读

点赞:30450 浏览:14342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天然联系与生俱来并且从未间断,这并不难懂,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曲折发展,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有日益增强的趋势.优秀的电影离不开出色的剧本这自不待言,电影的成功同样可以带动文学产业的迅速发展,正是这种互赢互利把文学与影视牢牢的绑在一起,成为共生的一体.而名著被改编成影视剧的现象则尤为典型,这不仅是出于文学经典所独具的非凡的审美价值,有时还得益于其极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与极佳的受众基础,所以对于名著的改编自始至终都是影视剧工作者们非常青睐的创作途径.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同样的文本在转换成影视的过程中却可能被改编成千千万万种不同的形态,影视剧在这里更像是一种对于文学本身的“解读”,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这种“解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我仅以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的多种不同改编版本为线索,将自己理解的这几种“解读”方式串联起来,以求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文本还原――最经典的解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提到《西游记》的第一个反应就是80年代央视拍摄的那部堪称经典的电视剧.

其实这在中国并不是第一部改编《西游记》的影视作品,从中国电影史上的骄傲《大闹天宫》开始,到前不久的《春光灿烂猪八戒》、《西游记后传》等影视剧都是基于吴承恩的这部传世小说改编而成的.尽管节选的故事各有不同,侧重表现的方面也不尽相同,然而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基本遵照原作的情节与精神:孙悟空永远是古灵精怪又足智多谋的,唐僧的眼里永远没有坏人,猪八戒也始终都是奸懒馋滑又的大胖子等即使有所增删也是不违背原作主体内容的前提下一定范围内的小幅度改编,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归为“对文本的还原解读”.


回首二十年前那些电影人电视人将创作初衷定位在“弘扬文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层面上,以此为指导小心翼翼的还原文学经典,让读过原作的人不仅从文字中更在脑海里定格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孙悟空、贾宝玉、诸葛亮等而没有接触过原作的人通过这些影视剧或者被激发了去阅读原著的兴趣,或者从中获取了有关文学原著的基本文化知识,就是那些只看故事的人也至少能从中掌握大致的情节梗概,这些都是与改编者们精心而又严谨的创作精神分不开的.其实名著改编的影视剧都或多或少的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究竟是基于原作的情节来组织镜头,还是根据影视剧的需要去从文本中截取相应的情节?文学和影视在这里又一次面临着无可避免的交锋,然而最终的胜负似乎并没有定论,只是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影改编者的创作态度.更准确一点说,是由其拍摄的初衷与目的所决定的.在影视的改编学里向来存在着是否忠实于原著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忠实原著的差异.而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虽然多数人呼吁改编者将尊重与珍惜原作放在首位,但是随着影视这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产业的日益发展和壮大,更重要的是商业机制的大量介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影视人投向了商业利润的怀抱.他们眼里的名著代表的更多是一种“品牌”效应,他们利用这个名字来吸引观众的眼球,然而真正纯粹的似乎也只剩下这一个名字而已了.虽然忠实于原作主要是指忠实于原作的精髓①,在形式上则可以灵活把握,但是并不代表改编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将原著改编成他们所需要的样子,因此建议影视工作者们在以文学经典的名义下改编时请笔下留情.

时下解读――穿越时空的爱恋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西游记》在年轻人里面产生了另一种解读方式:孙悟空身陷情海却被迫忍痛割爱,唐僧唠叨得能说死人等这就是从周星驰的无厘头延伸出来的《大话西游》系列电影.虽然只拍了两部就没了后音,但是它带给中国影视界乃至整个文化环境的冲击可谓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其为代表的“大话”风气随后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虽然学界至今对其争议颇多,然而作为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与迅猛发展都与其生长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它一方面植根于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前沿阵地――香港,而在几年后的中国大陆风靡一时,这又是和“青春亚文化”的悄然兴起密不可分.时下的年轻一代尤其是“80后”成长在急剧革命性的社会环境里,比起成长环境较为封闭的上一辈人,他们的思想往往更具有独立与叛逆性,而这种对于文学经典的颠覆性解构很大程度上就迎合了这些年轻人反叛社会主流意识的要求,这也是“大话”式改编的成功(起码在受欢迎程度上面)之本.

然而这种“时下解读”对于改编者的要求更为严格,除了对影视艺术的准确把握,在改变文学名著的时候更应该做到不仅从内容、人物、情节等表层,还要从风格、意境和情调等更深层次吃透原著.但是在当代中国的影视界,越来越多的导演为了强调自己作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而急于挣脱文学剧本的束缚,以求通过这种特立独行来彰显自己“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或者说“”,加之经济利益的驱使,就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经典名著被节选或改编乃至“滥用”的面目全非.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核心力量张艺谋或许也想效仿绍拉这一绝笔,从而将目标对准了中国现代著名戏剧《雷雨》,但是他并没有在影片里标明任何有关改编的信息,同时将其时代向前推至唐朝的宫廷生活,以此来标榜自己创作的独立性.然而这部投入他和制作方相当可观的心血与资金的巨制非但将他的事业推向的另一座巅峰,反而成为了其导演生涯中罕见的败笔之一.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而过分改变原著内容以求与现代观众的口味吻合,乃至与原作相悖则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不仅会招来专业评论家“媚俗”的骂名,就连他们最想讨好的观众也不会写这种“无稽之谈”的账的.最好的改编始终是要建立在吃透原作的基础之上的忠实于原著精神的再创造.

跨文化解读――世界语境下的文化全球化

让我们把目光进一步放大到整个世界就会发现在西方孙悟空还有另外一种形象,那就是美国好莱坞式的《MONKEYKING》.但是每个中国人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相信都会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孙悟空成了混血儿,唐僧开始勾引观音菩萨,所有人都是金发碧眼等这些对于我们早已定型的“审美期待”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衅,在此之前我的想象力再强也不会料到外国人眼中的《西游记》竟然会是这样荒唐!篡改剧情算是最小程度上的“意外”,对于故事精神和人物性格的全面颠覆让我们感叹早已不是“大话西游”所能同日而语的了.不知道小孩子看到这个和中国六小灵童版的《西游记》会更喜欢哪一个,起码对于我们这些对那些形象再熟悉不过的中国观众而言,这个美国版的《美猴王》实在是对于中国古典名著的严重亵渎,除了那些名字是中国的之外,里面宣扬的所有思维都是西方的自由,组织的故事全部都是好莱坞经典式的英雄救美,等这一系列让人在啼笑皆非之余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文化差异在经典跨国界改编的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浪潮迭起,文化的全球化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学作为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流通与传播也日益趋于国际化.伴随着西方文化流入东方古国,东方各国的古老文明也在逐步的走向西方世界,西方的读者对我们的孙悟空兴趣十足也正如我们对他们的莎士比亚顶礼膜拜一样.这也就又造就了影视从异质文化里面汲取改编的素材时面临的文化鸿沟的难题,虽然人类的情感是共同的,然而文学产生的文化语境对其毕竟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所以影视在改编外国名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才能避免出《MonkeyKing》那样的笑话.虽然操作起来相对困难较多,但是这方面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最为著名的毫无疑问是日本导演黑泽明的《蛛网宫堡》.影片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但文化背景则完全设置在古代日本的幕府统治时期,导演转却地抓住了原作中的全部政治见解并加以保留,同时用日本故事加以强化,从而成功地把这个外国故事变成了地地道道的日本本土故事.在国际上都受到极高评价:“《蛛网宫堡》是一次变形,是对《麦克白》的主体的一种提炼等它是迄今为止最彻底和最令人满意的一次尝试,事实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尝试.它是一位真正的影片创作家的作品.”②真正创造性的改编的集大成者大概也莫过于此了吧.

影视对文学的无尽解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影视艺术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同样是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冯小刚的《夜宴》就未免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了,这或许也是他没有勇气将“改编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的字样标在片名里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吧.他的改编手法与黑泽明及其类似,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并没能使原作的主题与中国古代的宫廷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幼稚的对白和突兀的情节使影片的主题越发和它的画面一样显得苍白无力,最终导致了这部电影和《满城尽戴黄金甲》所差无几的悲惨收场.借鉴外来文化并非不可取,但是毫不思索的一味照搬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成功,所以希望广大影视创作者要在“保留本真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对其有选择性的吸收,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迷失了自己文化的方向.

注释:

①《电影编剧学》,汪流著,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6月版.

②《莎士比亚与电影》,[英]罗吉曼威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