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

点赞:18090 浏览:8203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伤痕文学是结束后的一个特殊的文学流派,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它忠实地反映了“受伤的一代”的心声,在作品中抒发了埋藏在人民心底已久的悲愤与狂喜.伤痕文学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本文以张贤亮的作品为例,透过其小说结构所显示出来的理性思考和内在感情心理的离合关系,阐明其小说丰富的美学内涵.

关 键 词:伤痕文学;张贤亮;美学;特征

文学是一门艺术,它是人对于客观存在的一种反映.有学者认为,没有物质的生存方式,文学与人是相互不能摆脱和逃避的,这也意味着文学与社会与人类的文化、文明相互不能摆脱.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离不开文化.“在文化的存在方式里,文学无疑是与人联系最紧密的方式之一.它同音乐、美术、建筑等一样,直接与人最深层的思想、感情、个性、气质等连接在一起.”正是由于文学与人的这种关系,它才可能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中永不衰竭.可以说,这是文学永恒魅力的根本所在.而特定时期的文学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伤痕文学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带着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烙印.伤痕文学的作家在人民群众中找到了点燃自己心灵的火种,高擎时代的旗帜,写下大批反映“受伤的一代”思想的作品.正是这个时代的印痕拨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弦,作品中的主人公才在人们心目中引起了空前的反响,那个时期的各个阶层、各种文化背景、各年龄层次的人都是伤痕文学的忠实读者.对中国的文学史而言,那是一段燃烧的岁月.伤痕文学并非神圣,作为刚刚从禁锢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固有缺陷,但它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美学特质却是应该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的.


一、伤痕文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时期以及结束后的社会发展无疑是伤痕文学产生的最大背景.有些学者认为伤痕文学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它是时代变化的产物.本文对此不敢苟同,的性质政府定性为一场内乱,其实不然,它是对于人民权利和人性的肆意践踏,众多的人们(包括知识分子)在忠实的坚信中国的正确领导的同时,却要忍受来自于其强加于已的莫须有的屈辱,由此在人们心中造成彷徨、苦闷、犹豫、不解等等,中所经历的苦难,所引起的思索,就成为整个一个时代的心声,而伤痕文学应运而生.自“伤痕文学”第一人卢新华的《伤痕》一文发表后,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1979年)《牧马人》(1980)、郑义的《枫》(1979)、张贤亮的《灵与肉》(1981)、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1981)、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0)、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1981)等等一系列的伤痕文学纷纷面世,带给当时的人们一股别样的思想冲击.

1976年结束,国家面临着百业待新,面对着新时期的曙光,众多文学作者的反应是积极的.他们不回避时的问题,不怕揭露生活中的矛盾,伤痕文学作品均以反映特定历史阶段源于政治谬误导致的个人的不幸遭遇、以及表现个人内心的情感创伤为主要内容,表现荒谬的“”政治对国民精神的愚弄、理性被放逐的现实,表现个人的追求、理想被极端的政治所吞噬,表现最基本的人伦情感――爱情、亲情被荒谬的政治扭曲的痛苦的情绪记忆.但与此同时又坚信一切会更好,明天必定是光明的,这一点表现在许多伤痕文学的结尾处.对于一个倍受蹂恁的知识分子群体来说,在那时还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思想实属不易.而中国广大的读者,正是从阅读中找到了自己坚强的理由和赖以维持这份坚强的信心.这也正是伤痕文学的时代价值之所在.

二、对于人性原始美的深刻挖掘

与其说是一场内乱,不如说是对于人性的完全否定.因此,张贤亮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提倡人性的质朴美,呼唤人类美好道德的回归.在他创作的作品中,我们也会隐约看到他的人生经历.早在1957年,张贤亮21岁的时候,在《延河》发表了抒情长诗《大风歌》.不料,长诗的发表非但没有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条件,而是带给他可怕的厄运.他被错划为.从此,他开始了从1958年到1967年的艰苦的体力劳动.在长期的体力劳动中,他经历了肉体和心灵的交替变化,他“被剥夺了爱与被爱的权利”,内心承受了常人无法体会的痛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活的信心,他说,“劳动人民给我的抚慰,祖国自然山川给我的熏陶,体力劳动给我的锻炼,始终像暗洞中的钟乳石上滴下的水珠,一滴一滴地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正是凭粉这些才幸存下来的”,“而孤独悲凉的心,对那一闪即逝的沮情,对那若即若离的同情,对那似晦似明的怜悯,感受却特别敏锐,长期在底层生活,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种种来自劳动人民的温情、同情和怜悯,以及劳动者粗犷的原始的内心美”正是在底层的十八年,使他对社会和人生有了深刻的体味.

这段特殊的经历,让他更加成熟,开始理性思考人生,开始寻找活下去的理由.最终他找到了,小说《灵与肉》就是他生活信心的源泉.《灵与肉》讲述了20世纪50―70年代的政治风暴中,知识青年许灵均因家庭出身被打成,一度沮丧绝望,后来在农场牧民和妻子的帮扶鼓舞下,最终重塑自我、感悟人生的故事.这是一个饱含酸楚血泪、无可奈何而又不乏温馨甜蜜、光明灿烂的励志故事,它肯定了知识分子在人生重厄下直面困苦、艰难生存的毅力和勇气,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与劳动人民的鱼水结合,赞美了祁连山下牧民们的纯朴热情品质和宽厚善良胸怀.

在小说《灵与肉》中,有这样一段对“棕色马”的描写:

他看见一匹棕色马掀动着肥厚的嘴唇在他头边寻找槽底的稻粒.一会儿,棕色马也发现了他.但它并不惊惧,反而侧过头来用湿漉漉的鼻子嗅他的头,用软乎乎的嘴唇擦他的脸.这种抚慰使他的心颤抖了.他突然抱着长长的、瘦骨嶙峋的马头痛哭失声,把眼泪抹在它棕色的鬃毛上.

这一段描写令许多读者为之动容,试想一下,一个被错划成“”的人,无依无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直到他绝望的时候,“棕色马”却给了他温暖,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本文作者认为,这一段其实是作者在控诉,在拷问: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哪去了?人性美哪去了?人还不如一匹马吗?

其实,人们的那原始的美德并没有丢,作者在以下对于妻子秀芝,农场牧民的描述就在宣扬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将《灵与肉》改编成电影《牧马人》的谢晋导演最能体会这样一种感情.影片的开头就是《敕勒川》音乐或曲子在影片中不时地响起,给整部影片营造了一种辽阔、悠远、苍茫的意境,形成了一种让人向往的淳朴、浑厚与亲切的氛围.秀芝送许灵均去北京一直送到了县城,看着汽车远去,她背起儿子在汽车扬起的尘土中追赶着汽车;丈夫归来,她又背起儿子奔向最亲爱的人.当许灵均被宣布成为光荣的小学教师后,谢晋就迫不及待地让许灵均展露知识分子的特长,以高度哲理化的抒情言语来表现他对人生经历的反省总结、思索探讨,表达他对社会主义祖国、对美丽可爱的大自然、对纯朴善良的牧民们的感激与热爱之情,逾越了原作中的娓娓述说和细腻精到的议论抒情.影片结尾,许灵均回到牧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实现了知识分子热爱人民、怎么写作人民的谢晋创作理念,达到了知识分子和爱国主义高度融合的创作设想,倒也契合了小说原作中表露的“在某些方面,在某些时候,感情要比理念更重要.而他这二十多年来,在人生的体验中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正就是劳动者的情感”的思想内涵.

伤痕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伤痕文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灵与肉的深刻探索

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张贤亮的另一代表性作品.它的主要内容是1967―1976年间章永麟与女囚犯黄香九的邂逅以及8年后在农场的婚变.在这部小说中他首次揭开了超越“动物本能”的神秘面纱,试着用一种更于生理本能的需求来反思历史,呼唤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忽略的永恒价值.作者试着从人性的角度阐述人的本质以及人性的被扭曲、异化及还原,展示了对于理性的追求,信仰的重现与美好精神的回归.有学者认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一部精彩的,有着深刻的人生意蕴和很高哲理品位的优秀小说.它用惊人的艺术画面,表现了人性的矛盾与人生价值追求的复杂性.它的审美触角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真实发现和单纯的道德评判,而直接指向了人生价值的追求.”这部小说对于人的原始性(动物本能)与人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作了很好的阐述.

小说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对于“性”的揭示.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动荡无序的非常时期,章永麟在黑色囚衣包裹下,一切人生追求磨损殆尽,只剩下“动物性的生理要求”,但长期压抑,特别是长期的精神戕害,使他连“动物本能”也失去了,成了“废人”,劫难危及人体自身,使艰难的人生更添屈辱.章黄的结合在小说中完全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行为.黄是只“矫健的雌兽”,章则只要是异性,“不管她是谁”.黄香久是农场职工,因“男女关系”问题劳教三年,结过两次婚,离过两次婚,生活目的粗俗却并不卑劣.与章永麟结婚后,她因章的性无能而怨恨、恼怒;对章不忠的事败露后,她自知理亏,常在絮叨中传递对章的关切之情;当章由“废人”变成“完人”后,黄怀着内疚之情主动地营造舒适的小家,对章的感情由同情而依恋.小说中如火如荼的,也正是人高层次生命本能的需要.

其实在这部小说中,张贤亮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人到底是何物?在动物本能与人的社会价值之间,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而当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小说中肉体的需要让章永对文明的作用进行了“价值重估”:“有思考能力的人靠思考生活,没有思考能力的人靠本能生活,但本能使人坚强,思考却使人软弱.”在这种强烈却原始的需求面前,章永决定向黄香久求婚.在开口的那一瞬间,他对自己即将行动的爱情成分进行了审视、怀疑和否定:“可是,这里的爱情呢?有爱情吗?去他妈的吧,爱情被需求代替了!”显然,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张贤亮对贯穿《灵与肉》和《绿化树》的主题“让苦难改造灵魂”进行了彻底的解构――章永在放纵的同时任凭灵魂的堕落,他甚至感到了堕落的快感.

黄香久的淳朴的内心世界是可贵的,脸上洋溢的“很纯净的天真”和“超凡脱俗的光辉”,但在章永的心目中,她仅仅是发泄的工具,吸引他的仅仅是对她“立体感和肉质感”的身体探索.《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提到的:“被严峻的现实摧毁磨垮的人,大半是多愁、恋于儿女私情的人”,“人在困境和屈辱中需要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来持撑自己”.而女性在这里扮演的仅仅是救世主的角色.当黄香久利用自己的身体和爱情治愈了章永的性无能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她的使命.故此,故事的结尾,张贤亮借着她同曹学义的私通情节,让章永以投身政治风暴、避免连累对方为由将她离弃了.在这个世界上,女人创造了男人,男人却割断了彼此血肉相连的精神脐带,并且以追求自由和人性解放这样崇高却虚伪的名义,迅速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