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点赞:6325 浏览:213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谚语是各民族语言中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从汉英谚语的角度来探讨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可以使学习者更加直观地认识汉英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 键 词:汉英谚语;中西人际关系取向;差异

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有自己固定的表达式―熟语.汉语和英语中的谚语是各自语言中熟语的一种,它们丰富了汉英民族的语言,蕴涵着各自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含义.本文从谚语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探讨汉英谚语体现的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1.谚语的概念和特点

语言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的符号系统”(《新华词典》,1980).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部分,其中熟语是“在语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的固定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同上).作为熟语中的一种,谚语是“群众中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同上),是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固定句子.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各自的谚语,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上与汉语中的“谚语”相对应.谚语可以单独使用,表达完整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谚语在语言形式、内容、社会功用以及来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在语言形式方面,谚语是意义比较完整的固定语句,具有一定的韵律美,用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寓意丰富.在内容方面,谚语大多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人类智慧的结晶,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这也是谚语的最大特点.在社会功用方面,谚语往往具有反映现实、启迪人生、传递经验、道德教育和宣传鼓动的作用.在来源方面,谚语来自人民的实际生活经验,主要源泉是民间口语,也有很多来自书面文献,如文学作品、宗教典籍等(王德春等,2003).

2.汉英谚语体现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世界各民族通过自己的语言记载、反映、传播本民族的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行为的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贾玉新,1997:58).每一种文化都有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念系统,它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对个人言行的期望、分清爱与憎、辨认美与丑、好与坏、正常与荒谬、正义与非正义等各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产生了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人类的思维活动都遵循着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具有一定的共性,因而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也有一些相同之处.


语言反映文化,各民族语言中蕴涵丰富文化意义的精华―“谚语”必定也会体现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一套复杂的体系,本文只选取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一方面―人际关系取向来进行研究,并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谚语来看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

2.1人际关系:群体取向和个人主义取向

顾名思义,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是只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或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同上:156).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如亲密关系、疏远关系、甚至敌对关系等.人们在交际中实现和完成人际关系,不同的文化实现某种人际关系的交际方式就有所差异.中西方文化中有关人际关系准则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彼此人际关系的差异.中国文化以“群体或集体取向”及其逻辑产物―“关系取向”为代表,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取向”及其必然产物―“个人本位”形成鲜明的对比.

2.2中国文化的“群体取向”在汉语谚语中的体现

中西方在人际关系取向方面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中国儒家思想和西方宗教、哲学思想的不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其精髓是“仁”和“礼”.“仁”是人心,是“品德完美”的代名词,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合.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义”是一个人在社会里行事为人应循的义务,而“仁”是这些义务的本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即“仁者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冯友兰,2004).“仁”是做人的标准,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和目的.“礼”是行为的尺子,做人的手段,人要学会“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从而达到“仁”.把“仁”拆开来看是“人”和“二”,即从人从二,是人和我的关系.一人独自难以为“仁”,要达到“仁”就必须把自己和集体熔为一体.“仁”可以使人成为“内圣”,而“礼”可以使人成为“外王”,两者一起构成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孔子的语录中有很多体现“仁”、“义”、“礼”思想的谚语,比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里的意思是:人一方面要立己(自立),一方面要立人(助人),人我并重,兼顾人己,“仁者人也”(贾玉新,1997:159).又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王德春等,2003:107).

群体取向主要表现在“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两方面.“群体”取向表现为: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在必要时可以忽略、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家庭和朋友的利益比起来是小利益,个人自身的利益只能在满足其他利益的前提下“顺便”满足.这种“群体”取向表现在很多强调集体重要性的汉语谚语中,比如:“一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人背一担,万人凑成山”、“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一人踩不死地上草,众人踩出阳关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一人计短,百人计长”、“雁怕离群,人怕掉队”;“孤雁难飞,孤掌难鸣”、“孤树结成林不怕风吹,滴水积成海不怕日晒”等.

“他人”取向表现为:中国人做任何事时首先要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氛围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手投足都要严格遵守人伦界定的规矩,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要尽到自己的本分.这种“谨言慎行”、“循规蹈矩”、“先人后己”、“与人为善”的思想反映在汉语谚语中就有如:“人贵有自知之明”、“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将心比心,便是佛心”、“待人要丰,责己要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受人尊重,首先尊重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人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他人”取向严重时就变成了“人言可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非常看重面子和面子功夫的原因,受到别人尊重是有面子的表现,做了不合身份而让自己失去别人尊重的事情就是“不要脸”、失面子的表现.有关“重面子”的谚语有:“人有脸,树有皮,没脸没皮没出息”、“人怕不要脸,树怕剥掉皮”、“人不要脸,鬼都害怕”、“死要面子活受罪”、“只要面子,不要夹里”.还有很多谚语是关于害怕失面子、害怕不利于自己面子的“流言蜚语”的,比如:“谣言可以杀人”、“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防人之口,甚于防川”、“害人的舌头比魔爪还厉害”等等(同上:124).

汉英谚语看中西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际关系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3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取向”在英语谚语中的体现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反,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尤其是基督教所崇尚的是“个体”和“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它本身就是一个“个体”、而且只着眼于“个体”.基督教认为上帝恩赐给了人以超越万物的地位,主张为了个体而牺牲“类”,“即使是单独的一个灵魂,即使它没有一个亲邻,只要他自为地享受到上帝,那他就还是幸福的.”出了上帝之外,人不能再有其他的偶像;除了上帝和人的差别之外,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差别,人际关系是平等的.

不仅是基督教,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还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那个时代主张的是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到了十七世纪,“个人主义”这一价值观念就充分体现在以英国哲学家JohnLocke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之中.Locke认为“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哲学家Ballah认为,社会制度产生于存在社会秩序建立之前的为个人利益而行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之中.BenjaminFranklin把个人主义精神具体化,他指出“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者).Churchill曾把西方个人主义描写为:“我们必须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到只有我们的名字而已,不是财产.我们必须寻找机会.我之特殊不是继承来的,而是我通过拼搏取得的.”到了二十世纪,西方个人主义发展到了顶点.例如在90年代的美国,人人都被当作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具有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他们拒绝被人们称为某一群体的代表,他们是自主、独立的实体,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贾玉新,1997:63).

英文词典中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就有100多个,如self-control,self-esteem,self-confidence,self-reliance,self-dependence,self-denial,self-respect等(同上),可想而知“个人”和“个人主义”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是何等重要.他们主张人道主义、人生来平等、天赋人权,体现在英语谚语中就有:“Sixfeetofearthmakeallmenequal”(六英尺长的土地使所有人一律平等)、“Jackisasgoodashiaster”(杰克与他的主人一样好)、“Humanbloodisallofacolour”(人类血的颜色都是一样的)、“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Everymanshouldtakehisown”(每一个人都应得到自己的一份).他们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主张人性的自由,并致力于发扬人性,体现在英语谚语中就有:“Mandoeswhathecan,andGodwhathewill”(人能做他能做的,上帝做他愿做的)、“ManisaGodoradeviltohisneighbour(人对其邻居而言,不是上帝,就是魔鬼)、“ManistomanaGod”(人对人而言是上帝)、“Manisthesouloftheuniverse”(人是宇宙的灵魂)、“Manisthemeasureofallthings”(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哲学家尼采认为意志是万物的根源,“自我”对人来说十分重要.叔本华认为“利己”和自私是人的本性.西方的人道主义注重“自我”,把人的情感意志和本能看作唯一的实在.英语中有不少反映人们重视“自我”,甚至标榜和宣扬利己主义的谚语,比如:“Everymanisnearesthimself”(每个人都最亲近自己)、“Everymanlikeshisownthingbest”(每个人最喜欢自己的东西)、“Everymanthinkshisowngeeseswans”(每个人都把自己的鹅想象为天鹅)、“Everymillerdrawswatertohisownmill”(每个磨坊主都往自己的磨臼里注水)、“Everyonefastenswherethereisgain”(每个人都盯住利之所在)、“Lookafternumberone”(照顾自己)、“Selfeirst”(自我第一)、“Self-preservationisthefirstlawof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Everyoneforhimselfandletthedeviltakethehindmost”(人人为己,让魔鬼抓落在最后的人).虽然汉语中也有不少体现利己主义的谚语,但它们多用于贬义,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肥水不流外人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与中国人重“面子”、重名誉的观念相比,西方人固然认为名誉很重要,人应该检点自己的行为,但只要自己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违反法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并不十分重要.西方人在面对流言蜚语时并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感到很害怕,而是觉得无所谓,体现在英语谚语里就有:“Sticksandstoneaybreakmybones,butwordswillneverhurtme”(棍棒石头可能打断我的骨头,但话语绝不会伤害我)、“Hardwordsbreaknobones”(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另外,作为“个人主义”的直接产物―隐私权在西方社会中被当作是合法合理的,是人们的最高需求.西方人非常重视个人的隐私,认为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他们不愿议论别人.基督教认为人人都是有罪的,如果一个人要想评断别人的罪,首先要想到自己也有罪.于是,英语中有不少谚语把搬弄别人的是非看作是可耻的事情,比如:“Atattlerisworsethanathief”(搬弄是非的人比贼还坏)、“Whochatterstoyou,willchatterofyou”(对你说是非的人也会说你的是非).

3.结语

以上从汉英谚语的角度对中西方人际关系取向的差异进行了讨论,可以看出受中西方不同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群体取向”,而西方人主要是“个人主义取向”.这种价值观念的不同对人们的交际方式和行为产生影响,也反映在了各个民族的语言上,尤其是具有文化习俗传承性的语言的精华―谚语.通过对比,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汉英语言和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