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与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八个问题

点赞:16223 浏览:701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中国语言文学这一一级学科中,中国当代文学无疑是属于最年轻的学科,它和中国现代文学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二级学科,通称中国现当代文学.最年轻,理应就最充满活力,最有希望,也最让人羡慕.但现在的情形却不是这样,坦率地说,我们只能说这一学科很热闹,这门学问充满希望,但却很难说它多么充满生机.尤其是从学术研究的层面而言,抛开了表面的热闹与泡沫,有多少有价值的学术沉淀,恐怕不那么令人满意,不管是局外人,还是业内人都有同感.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年会,研究者们对此深感忧虑.如何从学理上,从学术含量上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升其整体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诚然,当代文学研究,从外部说,面临着一些偏见,从内部说,面临着一些困难、困惑、矛盾和无奈.比如,每年上千部作品的阅读量;近距离的观照,使“史”的建构甚难,难以有“公论”和“定论”;研究对象(作家)尚在,使批评家难以有直言的批评,时尚的东西、热闹的话题对批评家的诱惑,使批评家疲于应付、应景,于是跟形势的、泡沫式的、顺情说好话的评论压倒了坚实的研究,使当代文学研究多了消费性,少了学术性等等.也许,当代文学研究就是“宿命”般地在这些困难、悖论和无奈中穿行前进、寻求发展的,出路只有一条:自救.在这里,笔者愿不揣陋见,提出拓宽与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八个问题,以引起学界的注意.

一、学科意识的强化与学科地位的提升

如果我们拉开一些距离,或者从相邻学科来看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我们就会明显地感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者的学科意识普遍薄弱,当代文学的学科地位不高.因此,强化学科意识,提升学科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否则将严重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学术水平的提高.

中国当代文学已走过了50多年的历史,从时间上说它已远远超过了只有30年的中国现代文学,而且当代文学还会与时俱进,继续向前延伸.但是它的学科地位与它的重要性却很不相称,甚至不能占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半壁江山.从学科、学位点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硕士、博士点大都被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所占据,而主攻当代文学的学位点数量甚少,而且还在萎缩,这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阵势明显不如现代文学研究,这是一个需要认真反省的问题.

一个学科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往往离不开资料、学理、课程、队伍、结构框架等几个基础的层面,离不开研究史料的建设和学术史的积累.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大都不愿做扎实的、慢功夫的资料建设,而愿意做文学时代的弄潮儿,愿意做跟踪的、时尚性的批评.而学科本身的变化发展,研究对象的动态特征,研究热点的不断制造和转移,以及外在的数量的要求,又加重了研究者的浮躁之气,使他们的研究文字老是飘浮在研究对象之上,而不能沉入到底层,不能逼近作家的灵魂世界和文本的深层结构,这不是学术研究应该具有的心绪和心态,也难以产生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和学科体系,只能产生消费性的时评,人们看完(甚至没人看)就像餐巾纸、塑料袋一样被消费掉了,难以留下什么东西.


比如当代文学史和学术史的研究与建构就明显薄弱.“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当代文学史研究落后于现代文学史.”①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六七十种不同种类、不同类型的当代文学史著作、教材,但充其量也仅是数量上的“繁荣”.我们确实没有像王瑶、唐那样的文学史大家,也没有像黄修己那样对已有的文学史进行梳理、鉴别、总结,从而写出像《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那样的很具有学术价值的学术史著作.尽管当代时空距离尚近,治“史”很难,但从学科建设的需要来看,“史”的建构同样必不可少,我们也无须一味地等待.试想,如果当代文学研究从业者普遍具有了学科的自觉意识,从而普遍注重研究资料、研究史料的整理,普遍注重学科大厦的搭建,那么,当代文学的学科地位才能提升.

二、研究姿态的确立与学术整合的重视

人们普遍反感当代文学研究中的“浮泛化”批评和“炒作”式的评论,可以说,它严重地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学科形象和研究水平.

从一般的文学批评学的角度而言,对于文学批评,尤其是对作家文本的论述包括这样三个层次:鉴赏――评论――研究.这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和境界,鉴赏是基础,是起点,同时也最鲜活;评论是鉴赏的理性发展,但它往往就事论事,缺乏系统性;研究则是评论的系统发展和理论升华,它往往要提升到“史”的领域,展开联系和比较.对于文学的认知,鉴赏、评论、研究同样重要,同样必不可少,而从一个学科的建构来说,则“研究”更为重要.中国当代文学,严格地说,对它的鉴赏和研究都还薄弱,我们多的是评论家,少的是鉴赏家和研究家,因此,整个批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少”的态势.我们所看到的论文和专著大都属“评论”的性质,停留在“评论”的层面,而这种“评论”又不是建立在“鉴赏”繁荣的基础之上而显得缺乏根基,缺乏灵动.所以,治中国当代文学者必须调整立足点,确立研究姿态,要真正以研究姿态来对待研究对象.

事实上,从批评群体的构成来说,当代文学批评可以分为媒体批评和学院派批评两大分野,这是它与其它文学批评的不同之处.媒体批评以新闻媒体为集散地,以时评家、宣传家为主体.学院派批评者大都执教高校讲坛,以研究家、学者为主体.媒体批评要不负使命,发挥更大的功效,必须确立研究姿态,不要一味地赶时髦、赶进度、跟时尚,更不能“炒作”与“吹捧”.要有批评家的操守与德行,要有独立不倚的品格.学院派批评也要强化研究姿态,要有研究家的史识、学识和探求的精神.

当我们调整、确立与强化了研究姿态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散乱和无序,它的研究布局,可以说还布不成阵,还无法与相邻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相比.这就提醒我们要注重学术整合,比如,对于一些重大的理论与学术问题,像当代文学政治学、当代文学社会学、当代文学市场学、当代文学文体学、当代文学读者学等等都需要进行宏观的、高屋建瓴式的建构,从而奠定学科的理论和学术基础.在微观研究上,对于一些重要作家(或曰实力派作家),我们还缺少扎实的作家论、作品论、作家创作发展演变的史论.而只有这些微观研究上去了,当代文学史的建构才会是水到渠成,而不会是空中楼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文学研究者也必须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重新确立自我方位,开辟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学术特色,而不是一味地跟着别人跑,或跟着形势跑.

三、学术品位的提高与学术含量的增强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不如中国现代文学,更无法与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相比,这是连业内人士也承认的事实.何以如此原因当然很复杂.其中,恐怕有学科自身的特质和规定性的原因.在学术研究的圈子里,不少人始终认为,当代文学是最低层次、最没学问,也最没出息的学科.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一向有这样的逻辑:搞不了“创作”才去搞批评与研究,搞不了“古代”、“现代”才去搞“当代”.认为“当代文学”“好搞”,因为当代文学没什么东西.这种看法似乎根深蒂固,一直延续到当今,以至于当代文学史家洪子诚先生在他新近的书中还说到“‘当代文学’在现在的学科体制中,又普遍被看作‘没有学问’的.”②总之,当代文学一向是被人瞧不起,看不上,认为没什么学问,是不重要的学科.

公平而论,这种看法既是偏见,又是实情.说它是偏见,是说它将不同的学科人为地分为了高低等级.事实上,不同的学科只有特质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没有高低轻重之分,正像人、种族、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应该平等一样.说它是实情,是说它也反映了当代文学学科的某些特性.当代文学因为尚属年轻的学科,因此,它的学术积淀自然不深不厚,自然不像古老学科所具有的历史的纵深感.所以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难以产生学问家、学问大家也是事实.但这并不等于说当代文学研究就不重要、低层次和“小儿科”.若从当代文学研究联结着当代的时代与社会,联结着作家的创作,具有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特征,又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自明的.

所以,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而当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滞后和差距明显,除了客观的原因外,确实还有主观的原因,这一点我们也必须承认,其集中表现是:我们的研究成果学术品位不高,学术含量不够.浮光掠影式、蜻蜓点水式、走马观花式、信口开河式的评论文章屡见不鲜,没有引文、没有出处,一切任凭主观,怎么会有学术品位和学术含量呢当代文学要想提高学科地位,减少偏见,必须提高学术品位,增强学术含量,靠扎扎实实的学术成果来说话.而学术品位的提高,学术含量的增强,必须战胜和超越世俗化、消费化、泡沫化这三大敌人,扼制过多的时尚化的东西,增强学术上的建构.这就要求研究者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力戒浮躁,甘于寂寞,潜心学问,才有建树.

四、研究视野的拓宽与研究重点的深化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还应该在深广度上用功夫,从而维护学科的完整性,丰富学科的容量.

在研究的广度上,当代文学有三个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宽,这就是:港、澳、台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作为中国的当代文学,自然应该包括港、澳、台文学.但由于历史背景的原因,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使我们对港、澳、台文学还比较隔膜,了解甚少.随着港、澳的相继回归,随着和台湾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对于这三地文学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像《香港文学史》、《香港小说史》、《简明台湾文学史》、《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台港澳文学教程》等等.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三地文学融进大陆文学的整体结构之中,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文学史的总体格局中,能够水融、浑然一体,恐怕还需要时间和功夫.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文学史格局中的港、澳、台文学,大都属于“拼贴”进去的,没能实现真正的融合,而往往是在书的最后加进一编或一章,显得生硬,游离感明显,体例与整体不协调.如果照这一种写法推论起来,那么,大陆的文学也应该按省、市或地区编排章节了.当然,由于政治的、文化的、制度的等多种原因,使三地文学明显地不同于大陆文学,这在客观上给整合带来了难度.但从共时性来说,文学毕竟也有些共通的东西,作家对生活也会有共通的感悟、共通的思考、面对共通的困惑和人生难题,这,也正是文学史所要挖掘和整理的.再说,港、澳、台文学中的哪些内容入“史”,也需要我们审慎地遴选、推敲、比照,切忌“充数”和“拣到篮里都是菜”.

拓展与深化中国当代文学的八个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当代文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影视文学,特别是数量激增又与我们朝夕相伴的电视文学,当代文学研究者对它的关注也远远不够,专门研究它的人还不多,学科、学位点也甚少,这和飞速发展的电视文学是不相称的.稍有文化修养的人,都会对当下电视剧创作的粗制滥造颇为不满,这反映了中国电视文学的水准还不高,甚至很低,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质量,而不是增加数量.怎样提高笔者认为,当代文学批评家、研究家是应有一份责任的.我们的影视评论缺少那种直言不讳、一语中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批评,于是批评家的评论变成了自言自语,既不能影响观众的接受,也不能敦促创作的提高,批评丧失了它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所以对影视文学的研究也亟待加强.

至于网络文学则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是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它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自然更多.

在研究的深度上,我们尤其要注意深化当代文学中的重大课题、重点课题的研究.比如,对于支撑当代文学大厦的一些重要作家,对于这座大厦的“四梁八柱”显然应该作为研究的重点加以深化.当代文学有没有产生出“名家”、“大家”如果我们不是用十分苛刻和虚无的眼光来看的话,我觉得,像王蒙、王安忆、二月河、贾平凹、陈忠实等就是当代文学中的“名家”或曰“大家”,而我们对他们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和现代文学名家相比.

五、学术规范的遵循与批评标准的认同

近几年,遵循学术规范的呼声在学界日益强烈,这反映了偏离学术轨道的研究和不遵守学术规范的研究愈演愈烈,这几乎蔓延到和渗透到了所有的学科.其表现也多种多样,比如伪命题、伪证、伪结论;提出一种观点、引用一种思想,不注出处,轻视前贤.主观武断,一切从“我”开始;甚至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等不一而足.或者是各说各的,不顾以往的研究成果,一味追求与显示“自我”的言说方式,这使得批评与批评、研究与研究之间互不相干,彼此孤立,达不成共识,产生不了碰撞,因此,不利于学术研究的发展.这种现象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实际上,这是学术规范和评价标准出了问题.所以在学术规范上要强化“遵循”意识,在批评标准上要强化“认同”意识,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越别出心裁,越标新立异越好.

每个行当有每个行当的规矩,每种游戏也有每种游戏的规则.只有大家达成共识,共同遵守,才是彼此沟通、交往、提高的前提.文学研究这一行当更是如此.当我们确定一个课题时,必须首先了解前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积累,提供了哪些思想资料,哪些已经被前人言说过了,哪些还没有被开掘,由此确立自己的出发点.在这其中,必须要尊重他人的劳动,而不能目中无人,唯我独尊,唯我独创,因为创造离不开前提,学术离不开积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尤其要重申历史主义的原则,不能脱离历史和文化语境来看文学中的某些现象,更不能完全以今天的时尚、好恶来衡量过去的文学,比如“17年文学”,“80年代文学”等等,因为作家的创作是彼时彼地的特定的创作,作家不能超越时代而存在,就像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和父母一样,作家也不能选择时代.完全以现在的眼光来要求过去的作家应该如何如何是不客观的,不现实的,也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我们只能总结经验教训,看作家所生活的客观世界为他提供了哪些条件,作家在创作中主观努力的如何,实际完成和达到的怎么样,哪些是应该达到而没有达到的,哪些是不可能达到的,是不可逾越的,亦即时代的、历史的局限.这样来研究作家、分析作品是否更辩证、更让人服气呢

回眸一下对“新时期”文学的研究,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从“现代派”到“后现代”;从“新写实”到“新状态”再到“新现实主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再到“后结构主义”;从“女性写作”到“女性心理写作”再到“女性身体写作”以至干脆叫“女性下半身写作”等等,一个个粉墨登场,一个个又很快隐去,弄得人头晕目眩.冥冥之中,我们似乎感到,我们已丢掉了最起码的判断文学的价值标准,似乎新就好,时髦就好,而忘记了文学的本质.拿小说来说,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是有价值的小说对此我们并未深入追问,也没有在批评与研究实践中贯彻.愚以为,好小说要做到“三有”,即:有趣味、有内涵、有艺术.这“三有”缺一不可,有趣味,才可读、耐读.有内涵,才有意义,让人思考.有艺术才是文学.这样来衡量所谓“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的文字,做到了这“三有”吗如果没有做到,其文本还有多少价值呢如果在“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中不能包含进现实的、社会的、人生的、人性的等深广的内涵,那么,这种文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仅仅为了满足人的和感官刺激,还不如有关身体的录像或光碟等视觉形象来得直截和淋漓.我在这里是想提醒:在纷纭变幻的文学表象中,批评家不要淡化或忘记最基本的价值标准.

六、阅读体验与文学感悟

从文学鉴赏到文学批评再到文学研究,都以文学阅读为出发点,都离不开阅读.一个文学研究者,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一个好的批评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鉴赏家.他要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鲜活的阅读体验,这是批评、研究的基本前提.当代文学,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问世,给阅读带来沉重的负担,作品多得读也读不完,于是就出现了不看原著的评论,或仅凭某种印象或道听途说的评论,这当然都是要不得的.

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的纷至沓来,研究者确实感到应接不暇,甚至于无奈.但尽管如此,研究者还是要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从研读作品开始.没有阅读体验的批评,只能说官话、套话,而没有个性,失去了鲜活.学院派批评也往往忽视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对过去作品的重读、细读,这是导致文学史叙述千篇一律的原因之一.应该说,不同的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其感受和体验是同中有异的,而不会是千人一面,由此才形成了文学批评的百家争鸣.

同时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阅读体验,才能提高对作品的领悟、感悟能力(当然提高理论修养也可以提高感悟能力),而对文学的感受能力、感悟能力是批评家的最重要的素质要求.治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人尤其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和较高的审美眼光,因为当代文学尤其是对当下文学的研究没有多少“先驱者留下的思想资料”作为前提和参照,它往往是筚路蓝缕,无所依凭,悄然独创,这就使得批评家对文学的“悟性”和审美眼光更显得重要了.

时下在文学研究中,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或者说是偏向,那就是文学研究脱离文本,脱离文学本体,我称为“文学研究的非文学化”.对思想史的批评、文化史的批评,泛文化的批评的追逐,使批评家仿佛有一种“富豪感”,但却常常指鹿为马,生拉硬套,以至使长长的一篇空论、泛论还不如金圣叹的一句“绝妙好词”的点评.这种文学研究的非文学化,反映在现当代文学领域,则常常把作家作品当作思想史研究的材料而已,只是用来证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至于作家怎么写,哪些写的好,哪些写的不好,却不在研究之列.这种非文学式的批评使当代文学评论孤立起来,束之高阁,失去了当代文学批评应有的现实性、实效性和针对性.于是作家也就远离了批评,对批评不屑一顾,对批评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轻蔑.有人说,如今当代文学批评与创作的缘分已尽.这种估价虽然有点绝对,但又确是实情.

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文学研究要回到基础,回到文本,回到阅读,要以文学感悟为出发点,逼近文学本体,贴近文学,贴近艺术,贴近审美,使我们的研究成为真正的文学研究,具有文学的内涵和品格.

七、精品意识与经典解读

我们已经走上了精品的时代.人们对精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高,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精品,没有精心筹划自己的“名牌”战略,就很难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立足.一个艺术家如果不注意精心打磨出精品,就很难在流派林立的艺术乐园中地位显赫.一个企业家要有精品意识,一个创作家要有精品意识,一个批评家同样要有精品意识.有人说当代文学评论与研究应该众声喧哗,并不一定急于达成共识,形成定论.这看法似乎在理.但这种众声喧哗必须从文本出发,从所研究的对象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好恶出发,同时这种众声喧哗又必须遵循学术规范,认同大家所公认的批评标准.这样一来,精品意识必然贯入其中,因此,众声喧哗和我们所强调的精品意识并不矛盾.

面对汗牛充栋的当代作品,不可能都进入我们的研究视域,只能从中遴选出在我们看来是有研究价值的作品,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作品都写入文学史,文学史不是文学的仓库,它更要经过遴选.怎样遴选依据什么遴选这就牵涉到精品意识和经典解读了.我们只有用精品意识,以精品的眼光去遴选作品,从而完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任务.当代文学批评家,对作家作品遴选与淘汰的任务十分繁重,比如,在“史”的领域,写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写多少才合适,都表明是一种遴选,一种态度,一种评价.这里有一个从精品意识到经典解读这样一个经典化的过程.有的专家认为,对当代文学目前还只能是个人化的解读,而经典化的解读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这是有道理的.但当我们的精品意识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并普遍注意以经典的眼光审视作品,并以经典的作品为参照系,那末,这种解读也许就是经典化的解读.因此,经典化解读和个人化解读也是不矛盾的,经典化解读仰仗着个人化解读的积累,甚至越是个人化解读就越具有经典性.

我们解读一部作品,虽不能说一定就是经典解读,但一定要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否则就是自我放逐和自我降格.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不应放弃经典化的努力.比如,我们解读和评价一篇小说,说它好及好的程度,说它坏及坏的程度,凭什么可能凭我们对作品的感觉、印象以及和以往所看到的作品的不自觉的比照,但仅此还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我们的心目中有一个更好的参照系,那就是世界经典.只有以此为比照,才能照见我们所研究的作品的可贵与不足.所以,了解经典,以经典为参照系来进行我们的研究也是我这里所说的“经典解读”的应有之意.

八、研究者的学养问题

以上我们论述问题种种,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因为人是主体,是最能动的因素.所有的课题都由人去完成,所有的现状也都由〖JP4〗人去改观.这里就此谈一点研究者的学养问题.

如前所述,当代文学在学科体制中,一般被看作“没有学问”的,这“没有学问”既是指当代文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学问,也暗指当代文学研究者没有学问.而人们说当代文学研究水平不如现代文学,也是指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学养和实力不如现代文学.

在一些人心目中,似乎有一个错觉,就是研究当代文学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养.这实在是一种错觉,因为当代文学并非从天而降,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也要有它的来龙去脉,有它的艺术渊源.它也自然要在纵向的继承和横向的吸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因此,研究当代文学者,他的视野,他的学养绝不可以仅仅局限在当代.事实上,当我们研究当代文学中的某一课题时,当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走向深入,向纵深发展时,我们就会发现,必须以当代文学以外的东西作为参照才能把问题彻底说透.比如,我们对当代长篇小说叙事功能、结构技法的研究,就必须要联系现代的长篇、古代的长篇乃至外国的长篇是怎样叙事的,怎样结构的,否则我们无法给当代长篇小说的叙事、结构以准确的定位和估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拓视野,加强学养,广泛涉猎,对于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十分重要,它是提升当代文学研究整体水平的基本前提.

作为一个批评家,应该具备较为宽泛的学术功底,具有较强的文学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要具有现代意识和世界眼光,善于发现作家,善于识别作品,当年茅盾在《阿Q正传》还没有连载完时,就能预言这篇小说将是不朽的.我们太需要这样的批评家了.当代文学研究这支队伍人数不少,但质量不高,功底不够,在研究上也不够专一.因此,要注重广泛地提高学养,苦练内功,形成特色,这样才能凝聚贤才,蓄积力量,形成气候.在普遍提高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培养和造就研究名家、研究大家,这样才能被人瞧得起,看得上,事实上,当代文学研究的名家实在太少,远没有现代文学研究名家那么多,那么厚实,那么具有影响力.

总之,不管我们面对多少偏见,多少轻视和非议,也不管我们面对多少困难、悖论和无奈,中国当代文学始终还是对现实人生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也始终将是最有活力的学科.我们只能弯下腰来,扎实去做.只要坚守,就有希望.①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8月出版,第4页.另外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年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古远清教授在发言中也认为当代文学“缺少经典性的文学史,缺少王瑶式的文学史大家”.

②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8月出版,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