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实的资料书:《中国古代小辩》

点赞:5407 浏览:177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的《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套总结中国20世纪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学术论争和讨论的大型系列书籍.由陈曦钟等编著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即是该书系“文学卷”中的一种.

中国古代小说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但在长期的封建时代,小说被排斥于“正统”文学之外,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小说才真正获得它在文学中的应有地位.在王国维、鲁迅和胡适等人的示范和推动之下,古代小说研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许正因为小说在过去不受重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小说研究,在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显得最为活跃,成绩也最为显著.

任何学术的进步发展都是通过不断的论争取得的,古代小说研究也不例外.已故著名学者张岱年曾经指出:“每一时期,学术界总有许多争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时代的要求.对于学术界争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认识;对于争论各方的意见,要有一定的了解.每一时期学术争论的问题很多,要从中加以选择.”(《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梳理和总结20世纪古代小说研究中的学术论辩,对于开拓新世纪的古代小说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充满了各种各样讨论和争论的问题.如何从中加以选择,以便读者既能基本了解百年来古代小说研究论辩的全貌,又能把握论辩的主要问题,看来编著者对此是颇费心思的.

从涉及的范围来说,这本书不追求面面俱到,巨细无遗,而是以介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梅》、《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几部最重要也是争论最多的长篇小说研究中的论辩为主,同时对于才子佳人小说、谴责小说、话本小说及文言小说《聊斋志异》等研究中的论辩也作了介绍.可以说,围绕这些小说展开的讨论和争论,正是上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中最集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突出了重点,所以这本书对有关论辩的介绍和评述一般都比同类书籍为详,对于读者的参考价值也就更大.

翔实的资料书:《中国古代小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说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正如编者在绪论中所说,回顾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论辩,争论主要集中在小说的作者、版本以及主题思想方面.以《水浒传》研究为例,关于作者问题,学术界就有罗贯中著、施耐庵著、施罗合著、集体创作等不同意见.关于版本,学术界对于繁本、简本的先后等问题存在持续不断的争论.关于主题思想,也有“农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为市民写心说”以及“反映游民意识说”等不同主张的交锋.这本书除了详细介绍上述论争外,对于宋江等人物的评价问题、《水浒传》的艺术结构问题乃至金圣叹评改的功过问题的争议也作了必要的介绍.通过这些介绍,读者可清晰了解到上世纪《水浒传》研究的进展、成就及尚待继续探讨的问题.编者在引述各种观点时,都注明了原始出处,给读者提供了查找的方便.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作为一部翔实的资料书使用.


这本书的价值并非仅仅限于提供资料.根据《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的整体要求,《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的编者贯彻“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写作原则,力求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从学理上对百年论辩进行重新审视,在客观介绍论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尽可能对论争中的是非对错作出实事求是的判断和评价,指出论争中存在的偏颇和不足,并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分析.例如,关于《梅》、《醒世姻缘传》等作者问题的论辩,虽然讨论的文章很多,但往往只是表面热闹,结果越争论,出现的“疑似作者”越多,甚至一部小说的作者竟被“考证”出几十个之多,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争论各方都只是检测设一些条件,如是否熟悉某种方言,思想是否与该小说倾向一致,如此等等,如果某人符合这些条件,便断言某人即为该小说的作者.其实从逻辑上来说,这些条件至多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足条件.无怪乎同是根据这些条件去考证,得出的结论却五花八门.这本书指出这种论证思路和方法本身存在着问题,类似的思路和方法不断被重复,导致作者问题的讨论始终停留在推测层面.像这种对一些论辩重新审视后得出的经验教训,对今后进一步改进完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显然很有启发性.

综观全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辩》展现了上一世纪古代小说研究的基本轨迹,涵盖了研究的主要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看作是对百年来古代小说研究的一种回顾和总结.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对20世纪古代小说研究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论争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而且可以对这些论争的是非得失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温故知新,21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必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