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幼儿教育的比较

点赞:2951 浏览:69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幼儿教育是幼儿的基础启蒙教育,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良好的幼儿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对家庭的稳固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幼儿教育的价值、中日幼儿教育的比较、我国幼儿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探析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论述,希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有所启示.

关 键 词:幼儿教育;中国;日本

引言

幼儿的早期教育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有着巨大的社会价值.无论是教学生学习和掌握如何学的方法和技能,还是终身教育,都不如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省时、省钱、有效益.经过良好的早期教育的幼儿成人后,由于有较高的智力,优良的品格和较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尽快适应社会,掌握和运用已有的知识,进入角色,尽早怎么写作社会.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

幼儿在6岁前是大脑发育的旺盛期,是奠定一个人智力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抓紧时机进行有序的教育,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正确经验,在大脑中建立良好的神经网络系统,同时也促使幼儿大脑发育,以形成更多的神经突触联系,提高人脑的机能.众所周知,人的智力、智能存在着递减的原则,早期不进行开发,晚了就开发不出来了.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品格,主要是在幼儿期形成的,婴儿出生后,大脑中几乎是空白,他会努力去吸取外界的一切东西,把它变为自己的东西,此时如果不给予正确的教导,让其染上一些不良的习性,以后要纠正就太难了.

中国和日本幼儿教育的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二、中国和日本的幼儿教育的比较

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而其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带有鲜明的国家特色,因此每个国家的学前教育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众所周知,教育是使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一大法宝,学前教育作为其基础教育部分,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因此比较两国的学前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教育场所和环境的差异

日本幼儿园的环境优美、整洁,环境布置充满童趣.特别是促进幼儿大肌肉发展的各种攀登架、转椅、单双杆、秋千等琳琅满目,幼儿的钻、爬、跳、跑、平衡等动作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且幼儿园户外基本是沙地,消除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我国幼儿园环境建设近几年注重了美化、绿化、儿化、教育化,注重了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材料,特别在提供适合幼儿活动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操作材料方面,我们不比日本的幼儿园逊色.

(二)、教育目标的比较

中日两国都提出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但日本在此基础上比我国更早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

日本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注重于培养孩子的坚持性、注意力、作为集体成员的能力等等有利于学业和事业发展的基本技能.

相比较,同为东方文化的中国,始终是一如既往地强调幼儿园的学业准备作用,并随着独生子女化现象的出现而使这种强调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各幼儿园都在朝着小学方向增添学业课程,而且出现了大量完全小学化的学前班.

就幼儿身心两方面的发展来说,我国更重视幼儿身体的成长,日本更重视幼儿心理的发展;就幼儿体、智、德、美几方面的发展来看,我国更关注幼儿的美育,日本更关注幼儿的德育;就幼儿能力的发展来论,两国都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但我国更注重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日本则更注重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教育方法的比较

日本十分重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鼓励幼儿提出问题,重视幼儿操作与实践,不强求幼儿一定要怎么做.教师很少给幼儿出示样板及范例,而是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按自己的意愿去做,鼓励幼儿的独创精神,重视幼儿的创造性.

我们提倡重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在实际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给幼儿一些样板和范例,让幼儿照着画、照着说、照着做,比较强调让幼儿按照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去做,偏重活动的结果而忽视活动的过程.

三、从差异中思考中国幼儿教育问题以及发展策略

比较中发现问题

1.幼儿教育公益性减弱

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中“贵族化”幼儿园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一些私人、企业投资幼儿园并不一定是热衷于教育事业,而是为了投资幼教,因为他们认准了幼儿教育这块领域是一个“大蛋糕”,人人都想分一块.

2.幼儿素质教育中重智轻德

长期以来,人们对人才内涵的理解过于片面,在幼儿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常以幼儿能识多少数字,背多少首诗词为评价标准,对于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却不够重视,幼儿园的教育安排关于智育内容都是非常详细具体,而德育却非常不明确,既没有具体落实的教学安排,也没有配套的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于偏重智能训练,而忽视了德育培养,忽视了孩子良好思想品德修养的养成.

3.幼儿园课程设置脱离幼儿成长发展实际

美国教育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不是由个人的内在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由它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来决定的.幼儿园既应当是孩子的乐园,又应当为孩子提供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联结,让他们在日后的社会化进程中少走一些弯路.这是我们对幼儿的责任,也是我们对未来社会应做的贡献.

4.幼儿教育机构独撑“教育”责任

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应当是一致的,家长参与在幼儿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教机构,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教指导的职责,与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对策探究幼儿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

在幼儿机构办学中应该加大国家投入,从经济上保持其独立性,对于民营幼儿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审批和管理力度,扼制不批自办、无序乱办现象,加强收费和安全管理,制止随意迎合社会贵族办学、奢侈幼教等不良风气和家长渴求幼儿成才心理而开设的“特色班”、“专业技能班”,从而遏制幼教机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

在游戏中发展德育和智育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幼儿教育中应当以各种各样的游戏贯穿教学过程之中,这样就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道德和情感.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将教师、儿童、有准备的环境这三个要素结合,教师提供教学材料以及观察儿童的活动,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中,提供给儿童有准备的活动练习和游戏,使得儿童能够通过自由自发地参与活动,培养纪律性、发展意志、培养社会性、发展品德.

确立生活教育的课程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强调:“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现代幼儿教育课程仍可参照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活教材”,采取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体系,交给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可见,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作为幼儿学习的引领者,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需要,切实根据孩子的需要,在生活中选取活动资源,从生活中创编教育活动,引导孩子的情感积极、健康的发展.

家庭、幼儿园教育应当形成教育合力

家园合作教育幼儿,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家长和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终身学习;体现了幼儿教育不仅要教育幼儿,而且要教育家长的新的教育观.家庭、幼儿园良好的合作教育能够有利于双方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首先,是最常见的家访,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合作日,家长学校等,但这几种方式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尚未能体现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更多的是幼儿园有什么要求要家长配合,有什么任务要家长执行.

其次,在原有方式基础上,应当采取一些更为双向的活动,体现家长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包括:家长座谈会、家长通讯、家长亲职工作坊、亲子旅行、亲子运动会、亲子图书角、录影带借阅计划及亲子教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