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作用

点赞:31449 浏览:1449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开设音乐欣赏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提高全民族艺术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为适应素质教育制度的要求,加强自身艺术修养,尽快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已是极为紧迫的课题.我们不应仅仅为了学习音乐欣赏而上课,应注意在音乐欣赏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

关 键 词:音乐欣赏;德育

黑格尔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持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等”在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它通过表演和传播途径由听觉进入人的大脑后,不仅产生了愉悦和美感,而且可以表达并激起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人从中得到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完善.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全民文化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音乐艺术已成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何欣赏音乐,尤其是高雅音乐,还是不得要领.在教育界,将基础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误区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普通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为适应素质教育制度的要求,尽快提高自身音乐艺术修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已是极为紧迫的课题.我们不应仅仅为学习音乐欣赏音乐而上课,应注意在音乐欣赏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

先秦儒家诸子认为重视“乐教”,可以使整个社会“移风易俗”,可以“善民心”,具有“教化”功能,他们深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其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他们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其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很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精心选材

乌申期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常说过:“学习最好的剌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所以我精心选材,选取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审美价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的内容的音乐作品,并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高校公选课的特点是选课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专业背景,音乐能力和欣赏水平参差不齐,开课时要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水平.先要对选修本门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各个层面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及对此课的建议,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互动设计方面作及时调整.比如,在介绍交响乐时,针对大部分选修的学生是首次接触交响音乐的现状,前几节课以大众化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适当讲一些音乐基础理论课,把教学计划公开,让同学们按照教学计划积极地、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音乐欣赏课在大学教育中的意义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欣赏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教材的准备方面,选择古今中外既有较高艺术价值,又有益于学生接受的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内容由浅入深,结构由小到大,由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的作品开始,逐渐过渡到较复杂的大型乐曲,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层次,完成从感官到理性的欣赏.还可以适当编入通俗音乐,把健康、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介绍给学生,能大大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家的故事、名言、音乐家轶事等可在教学中渗透,这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启迪学生心灵与培养他们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生对旋律、乐器、速度、力度的感受是由美的声音和美而有趣的画面给大脑烙下痕迹所造成的.充满美感的Midi音乐与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结合,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和Midi音乐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强烈愿望及对音乐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从而优化学生的接受机制,使他们自由驰骋于想象的王国之中,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把乐曲开头、、尾声三部分的片断,在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通过多媒体的全方位视听感受让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尽可能地得到了渲染.在欣赏完每段音乐以后,让学生互相交流情感,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师从旁加以引导.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地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这比单独听磁带和老师描述,效果显然要好得多.形象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建一种和谐、宽松、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目

三、根据音乐艺术特性采取不同教学欣赏法

1、认识音乐艺术的特殊性.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过程才能表达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所谓时间艺术,是指对绘画、雕塑等空间艺术而言的.所以,从音乐艺术的特征来讲,欣赏音乐必须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基本方式,来逐步理解作品的艺术思想和艺术形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可以直观地给人以完整感受.也不同于文学作品每一句语言能给人以对应的概念式形象.音乐是以“非空间造型性”和“非语义符号性”为特征的.所以,音乐艺术的欣赏较之其他艺术作品的欣赏,具有一定的难度.长期以来就有“知音难觅”的一种说法,给音乐的表现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其原因,就因为人们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能从音响中简单而直接地理解到音乐所表现的抽象的概念或具体的形象.这就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必须通过演唱、演奏才能为听众所感受而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

2、明确音乐形象的具体性.一首乐曲可以给人以情绪上的影响,可以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柔和的旋律往往给人以宁静、安逸的感受;节奏强烈、音响浑厚的乐曲,又往往使人激动;流畅、清脆的琴声,叫人联想起清澈的小溪.即使在无标题音乐作品(也叫绝对音乐或纯音乐)中,也并非像有人说的缺乏具体性.其实,每一位作曲家在创作每一首乐曲时,在他们的脑海中都是有具体形象和情感联想的.而他又认为不必写出来说明,可以使人们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任意地想象.如小提琴名曲《梁祝》,作品描写了一个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音乐艺术上吸收了民族戏剧的特点,将西方交响音乐的奏鸣曲式和中国戏曲曲牌、板腔式结构相结合,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墓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为主线,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相识、相爱、抗婚、化蝶等情节融入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之中,小提琴的演奏借用了我国戏曲音乐中胡琴类民族乐器丰富的演奏技法和效果,被誉为中国民族化交响乐的经典之作.

3、知晓音乐形象的转移性.由于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不能直观地表现音乐要表现的具体形象;由于听众的音乐基本知识和观念不同;文化素质水平不同;情绪和爱好不同;以及临时出现的种种心理因素,不同的人,欣赏同一部音乐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听同一首乐曲,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这些现象说明,音乐欣赏的主体(听众)是带有主观性的复杂个性.同时,音乐形象客观的感染力,也往往能改变欣赏主体的成见.当然,有时也会产生,由于主观的偏见而歪曲地去感受音乐要表现的客观.所以,音乐形象就产生了一种转移性.比如,节奏欢快的广东音乐“步步高”,当听众情绪愉快时,会感到情绪高涨,身心随之激动.当心情不好时,同时“步步高”的欢快节奏,可以使他感到烦躁不安.相同的音乐形象,在不同人的感受中发生了转移.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同一段音乐旋律,能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如“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第一段唱出有妈的孩子多幸福,第二段则唱出了没妈的孩子多孤独.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有的是同样的音乐旋律,这也说明了音乐形象具有转移性.


正是因为音乐欣赏具有如上的特性,所以,我们有可能在音乐欣赏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从歌词、节奏、旋律中形象的感受到美.理解音乐内涵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鲜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这样就大大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