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

点赞:5839 浏览:212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开始就是创造价值和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开始,就业是人生的转折点,就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的准备,本文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以利于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关 键 词:就业,心理准备,大学生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很多毕业生都能够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然而也有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倍受就业问题困扰.他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或焦虑不安,茫然不知所措,或情绪亢奋,四面求职,一旦碰壁,又灰心丧气或怨天尤人,还有的学生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整日心绪不宁,以至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可见,为引导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做好就业前的心理准备,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是十分必要的.


一、正确认识自己

常言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认识自我是大学毕业生择业的前提,要想正确的认识自我,首先要从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开始,及时调整期望值,从而避免由于不能实现其过高的抱负而产生心理失衡.

(1)要正确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与就业定位

个性特征包括气质、性格、智能.由于个性特征左右着个体的行为表现,个性特征的职业适应倾向也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气质一般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类,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只要扬长避短,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可以在部分职业中有所作为.

性格与智能也与择业密切有关,不同性格与智能差异往往是在某一职业中能否适应及有所成就的因素,偏外向型性格类型的人,更适合从事能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并与外界有着广泛接触的职业,偏内向型性格类型的人,比较适合从事有计划的、稳定的、不需要与人过多交往的职业.因此,选择职业时,要善于把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职业特点结合起来考虑,这样,有利于在未来的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性格优势和潜能,提高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较高的业绩和效率.

(2)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就业定位

稳定的兴趣对职业选择和职业成就有重要影响,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如果你按照自己稳定的兴趣选择了某职业,兴趣就会成为巨大的行为推动力,促使你在工作中做出成就,如果你对所从事的职业不感兴趣,就会影响你的积极性的发挥,也就很难做出大的成绩.因此,职业兴趣是我们选择职业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要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特长与就业定位

能力是求职择业以及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基本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特殊能力是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例如,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颜色分辨能力等,都是完成某种特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了解自己是否胜任某种职业的依据,与就业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谋求职业者还应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在求职时扬长避短.

(4)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特征与就业定位

在求职择业时必须正确认识到自己性别、年龄、身体健康、胖瘦、高矮、甚至面貌的丑俊等生理方面的因素.这也是在求职择业者必须明确认识到的.

二、正确认识社会

认识社会即使对择业面向的社会需求及行业特点的了解,寻找最佳位置,处理好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关系.择业定位,仅仅认识自我是不够的,择业是面向社会的求职行为,必须了解熟知社会求职客观环境的各种制约因素及特点,才能使择业定位因素中另一方面的依据符合客观实际,达到择业者的主观条件和客观因素的统一,从而使择业定位准确、合理而有效.认识社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适宜的择业目标和选择的区域.每年国家和各地政府都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来调整相关人才政策,毕业生在求职前必须从客观上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正在实施中的改革措施及存在的问题,从微观上了解自己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和改革趋势以及劳动人事管理办法和动态,以免在择业过程中超越政策的范围,减少择业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其次要了解专业行业特点,明确自己择业目标有哪些范围,还要了解有哪些与自身条件相关的包容性行业特点,明确适宜容纳个人转行的目标选择范围区域.

(2)了解社会就业形势.即要了解择业市场中社会总的供需大小趋势,各类择业参考要素,行业单位用人需求量等情况及信息.

(3)了解相关用人单位的职业要求.即要对一般职业岗位的属性特点进行了解,更重要的是要对用人单位的具体用人标准进行了解.对于前者容易理解,而对于后者来讲,许多行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多根据本行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用人标准中往往还包含了许多一票否决的规定,所以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更多的重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要“知己知彼”才会使自己的主观条件得到更多更好地发挥,才能提高择业定位符合客观实际的准确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健康的就业心理准备,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就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的职业愿望和社会的职业需求之间的完美结合.

三、做好心理准备

告别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大学生已脱离各方面的监护,能够独立自主地跨入社会生活.这在其一生中是一个质的变化.因此,决定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是否成功的心理准备是他们能否尽快从学生角色进入职业角色,实现角色转换.

(1)实现角色转换有利于尽快适应职业生活

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扮演的角色随之发生了变化,生活环境、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化,面对的是崭新的工作条件、现实化的专业内容,谁能尽快实现角色转变,谁就能较快的适应社会,掌握成功的主动权.

(2)实现角色转换有利于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

21世纪经济领域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初为从业者必然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竞争,只有尽快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尽快熟悉职业规范,进入职业角色,熟练开展工作,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稳操胜券,脱颖而出.

(3)实现角色转换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转变,实质上是从理论转化到实践的过程,也是知识储备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能否较快地、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变,反映出大学生潜在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高低.以积极的态度顺应社会的需要,投身于实践之中,主动适应岗位的要求,有利于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正确对待挫折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事情,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五、应具备的良好的求职心理

(1)要选择和本人具备的实力相当或接近的择业目标.

(2)要避免理想主义,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

(3)要避免从众心理,一切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不与同学攀比.

(4)要克服自卑、胆怯的心理,树立自信心和敢于竞争的勇气.

(5)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向挫折挑战.

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大学毕业生不要把期望值定的过高,要不断调整自我期望值.使自己的理想更加切合实际,从而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求得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