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国学热”

点赞:4470 浏览:165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梦溪先生文席:

您好!

《中国文化》已于日前拜领,所刊大作《论国学》一文,正应时所需.因视力甚差,历时一周,始将全文读毕,获益滋多.总感觉当前之“国学热”似不正常,但亦说不出所以然来,加以高年目未能广览诸贤谠论,难以著文论述.谨陈愚者一得,奉请指教!

1、最近“国学热”甚嚣尘上,有提倡读经的,有开办私塾的,有上书在中小学课本中多加诗词曲赋内容的,有办国学讲座的,有大学设国学院的,甚至某大报也专设国学专版,国学大师的帽子到处乱飞等这些都使我有点头晕目眩,好像又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似的.读了大作,脑中有了点条理,总算领我走出了迷雾.

2、我不敢反对国学,但我不赞成“国学热”.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应该珍惜、继承、弘扬,但不能一哄而起.“跟风”是我们的“国病”.千万不要把所谓国学当做补废救弊之灵丹妙药.

3、究竟什么是国学?我请教过几位俊才硕彦,也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定义,可能谁也说不清.有人说国学就是“中国学”,听起来像是外国人说的话.有人说国学是国故学的简称,国故学是二十世纪初与国粹学相对的词语,比较有道理,也有人用作书名的,如《国故论衡》、《国故学讨论集》等等.有人说国学指儒学,似乎狭隘了点,至少国学中有儒、道、墨、佛等诸子百家.有人说国学指中学,与西学对称,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据.但亦不尽然,《四库全书提要》应说是国学的经典,但其中史部地理类所收有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和南怀仁的《坤舆图说》;子部天文算法类收有利玛窦的《乾坤体义》、熊三拔的《表度说》和阳玛诺的《天问略》等西人说西学的书,不仅只有中学.

4、猛然想起宋儒朱熹曾经有两句话:“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探求转深沉”.话说得很准确,不愧为一代大儒.朱氏所说的旧学,指的是在他以前的优秀传统文化(国学),而正在随时代吸收的则是新知.旧学对新知,畛域分明,比更多对国学的解释都简明.清代大学者汪中深明此义,所以将他读前此传统学问的心得之书,名为《旧学蓄疑》,亦是一证.旧学之名,覆盖广,界定明.

5、大作对国学作了明确的诠释说:“盖国学有宽窄两种义涵,宽的就是胡适所说的,凡研究一切过去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也就可以简称为国学,后来大家普遍接受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学术的说法,其实亦是比较宽的义涵.国学窄一些的义涵,应与经学和小学联系在一起.”说得已很明白.

6、大作对国学的诠释说“中国学术是‘经史子集’四部之学”,十分精当简要,避免了“广泛笼统”之弊.有人把读三、百、千、千都划入国学范围之内,未免亵渎了国学.

7、大作有些盛世危言,值得鼓掌.如说:“如今历史已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在扬榷古今,斟酌中西,权衡利弊之后,主张‘笼统广泛’的国学应该缓行,少行,有时亦可不必行,庶几不至于有背统趋新之嫌罢.”旨哉斯言!

8、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为中国学术(即所谓国学)之主要载体,舍此旁求,无异缘木求鱼.四部之学历千余年而使学术条理化.中国是条理学术文献最早的国家,《尚书》有典、谟、誓、诰之分,《左传》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孔子教育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孟子分学术为儒、道、墨三家.庄子分天下学术为七派,荀子则概括条理学术文献原则为“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和“以类行杂,以一行万”.韩非认为只有儒、墨两家,但其下又云:“儒分为八,墨分为三”.至于学术典籍之条理,则始于刘中垒父子,其《别录》称: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魏晋时代由于典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如社会的政治与军事动乱以致典籍散佚,史部典籍因数量的剧增而脱离经部独立.于是西晋荀勖将典籍条理为甲乙丙丁四部,编成《中经簿》,以备参稽,惟其次序为经子史集,此为中国学术的初设架构.东晋李充再编《中经新簿》,将乙丙位置掉换,于是经史子集之次序始定,而犹未以经史子集为名.直至唐初为前朝编史,学术诸端,并入《隋书经籍志》,而以经史子集冠名四部,成为学术条理之定名,直至清编《四库》、近年编《善本目录》时,仍加沿用,是中国学术之为四部之学,定矣!乾嘉史学重镇钱大昕有《经史子集何》一文,收《潜研堂集》中,可供参阅.


9、大作之“一点设想”有云:“建议中小学生的课程设置增加国学一科名称就叫做《国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就是孔门之教,就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使我想起六十年前的往事,1947年,我大学毕业的第二年,应聘到天津新学书院(相当于中学)去教书,除了教高初中的史地外,校长还要我为高二开“中国文学史”和为高三开“国学概论”两课.当时按教时发实物工资,为了稻粱之谋,硬了头皮接下来,于是利用暑检测积极备课,中国文学史课用的是张长弓的《中国文学史新编》,国学大纲课用的是汪震等编的《国学大纲》(钱穆等人的书太深,不适于中学生),教了一年,效果很好,不仅学生得到国学轮廓,知道孔孟之道,诗经楚辞;对我亦至今尚在受用.这点实践,比之于瞎起哄,乱炒乱刮风,似乎有实效得多,是否可供参考?

国学与“国学热”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国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0、去年底天津教育发展基金会为中学老师举办国学系列讲座,要我作第一讲.我答应,但提出两条件:一是讲座名称应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二是第一讲的题目是《论经史子集之学》,并为题“师之道”三字于入场券,以示这是为师之道的基础知识.不意此举与大作主张不谋而合,甚快!琐语拉杂,呈教

大方专此顺颂

年厘

来新夏拜上

2007年1月21日

[王德彰荐自《今晚报》200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