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心理学图书市场

点赞:14948 浏览:678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们要加强心理学领域的出版工作积极发挥出版的导向功能,推动形成“多出原创书、多写原创书、多读原创书”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引进真正优秀的国外著作,把心理学领域的出版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在我国,与别的学科相比,心理学显得“势单力薄”.在发达国家,每10万人中有500名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能达到100名,而在中国每10万人中只有3名.时下,冠以“心理学”的书卖得热闹.这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心理学界的冷清.

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体现在出版行业,“心理学”图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俗的,出版量都非常巨大.目前,图书市场上有关心理学的书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纯理论的著作,其中包括教材;二是理论加个案,这类书相对通俗;第三类则通篇是实例,此类图书品种最多,也销售得最好.其中,引进版的心理学图书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最近某知名网站推荐的300本心理学图书中,引进版图书也占了70%以上的品种.墙里的花难道就不红吗我们身边没有好选题吗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分析引进版图书热销原因,首先因为引进版都是从世界范围内选书,所被选中的大都是上品、精品;其二,外国作者的思维方式也与中国作家不同,他们的作品往往内容精练、更实用,表现在心理学著作上是更人性化,制作也更精良,设计也更新颖,图文并茂,其中有些图片还是难得的珍品.而且,引进出版国外已有的心理学学术成果,也是一个常规的出版行为.近年来,一些出版社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心理学学术著作,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等等.但遗憾的是,心理学领域的著作引进却始终未能像经济学领域的引进著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经济学方面的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种经得起考验的学术著作,在心理学著作出版方面还是空白.上世纪80年代的“弗洛伊德热”更多地表现为对国内文学、艺术甚至历史研究的影响,而于心理学界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自19世纪末始,国外的心理学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个案上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所以我们引进的书以应用性强的为多,一般都有大量翔实生动的实例.如社科出版社的“心理与人生丛书”、轻工出版社的“心理学丛书”和“新向导丛书”等.在译介内容的选择上,国内出版者常常跟从国外热点,比如因受福柯等年鉴学派学者影响而颇为热门的精神病研究,在国内译介书中也是热点,但对中国读者来说实际是猎奇心态大于实际应用.此外.我国出版界在对引进版图书趋之若鹜的同时,还存在一种懒惰的拿来主义.对译文的准确性把关不严,对原作影响力把握不清,对其卖点侧重其在国外多么畅销的雷同噱头,以引进版为金字招牌而消化不良.许多译作因为译者对原作理解不透,译文让人不知所云,甚至连心理学专业人员都理解不了.

分析目前我国本土作家心理学方面的图书,会发现题材大部分集中在临床心理学这个领域.比如李心天、陈仲庚、岳文浩、龚耀先等老一辈心理学家,出版了《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验》等著作,这些专家的专著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心理学教育和研究普及做出了贡献.后来的胡佩城、钱明怡、杨凤池、李凌江等中年作家也在临床心理学研究和科研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出版了一大批有关著作,比如《心理治疗》、《焦点解决心理咨询》、《女性心理与性别差异》、《健康心理学》等优秀作品.

但是,我们的一些作者.抓住人们面对心理压力时普遍希望通过简便快捷的途径解决的需求特点,拼凑了许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学著作,使不少心理学图书变成了所谓的江湖术士的“万金油”.这类书内容雷同,几乎面面俱到,婚姻、工作、教育凡常人能遇见的事都扯上几句,举一堆例子,摆出一通模棱两可的说教.连一些生活经验也都堂而皇之地冠以“心理学”之名登场,心理学等同于“处世学”.有的书还以市侩、庸俗的处世之道冒充心理学,公然教读者一些所谓的“高招”:“说服有时要用金钱”、“强者装弱者,越装越红火”、“利用对方的弱点进行说服”,在这些“弱点”中包括金钱、名誉、兴趣甚至贪色等等,其实起到的是不良的引导作用.当然,其中也有比较好的图书,如商务国际的“心理丛书”,远方出版社的《心理咨询个案录》.其他如女性心理、忧郁心理、心理等专门领域也都有相关图书出版.

心理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而不仅仅是常人理解的“心理学就是给人解决心理问题”,它可以广泛运用于企业的人才选拔、广告创意、学校教育等各个领域.当然与普通人关系最密切的还是心理卫生这一块.

解开人们的心上结是心理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出版界同样也肩负着这一责任.首先编辑应参与经营活动,从中了解市场,反馈信息,把握市场动向,从而优化选题结构,编辑出适销对路的书籍.另外,编辑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选题策划的成功与否.在图书选题策划的过程中,作为编审学术作品的编辑,其专业水平一定要高.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在组织选题、编辑加工稿件、指导和帮助作者提高稿件质量时得心应手,才能细致、具体地在作者立题和写作过程中给予高水平的把握.因此,编辑人员要针对工作需要,进行科研进修,力争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既“博”与“杂”,又“深”与“专”.但是,由于编辑人员并非专门的科研工作者,因此还要求编辑精通编辑业务技术,懂得编辑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专业地完成选题策划、联络沟通作者、编辑加工稿件等行为.

我国心理学图书市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分析目前的心理学图书市场,面向专业心理工作者的图书虽然市场容量有限,但非常稳定,实现微利、达到长销是不成问题的.而且,面对不同人群的准专业图书尚有不少空白点.目前,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和心理自助读物的市场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如果选题把握不好.失败的概率比较高.因此,在心理学图书出版上,我们应着力打造标志性的品牌丛书,以确立其在心理学界和普通读者中的影响力;把专业读者锁定为主攻方向,以专业图书出版为主;在“品牌”和“专业”的带动下,旁及不同层次的心理学图书如通俗读物的出版.总之,我们要加强心理学领域的出版工作积极发挥出版的导向功能,推动形成“多出原创书、多写原创书、多读原创书”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引进真正优秀的国外著作,把心理学领域的出版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