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文化

点赞:14489 浏览:6702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分析了日本近代的文化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 键 词】日本;文化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在遥远的古代,日本由于比邻中国,其文化和价值观都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据史书记载3世纪末,中国儒家典籍《论语》以及《千字文》逐渐传至日本,5世纪,汉字在日本的贵族阶层中得以传播.可以说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涵盖广泛,渊源已久.研究日本文化,一定要先从中国文化入手,理清日本文化的根源.

“徐福东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在中国历史的早期,徐福东渡,给当时各方面条件都非常落后的日本带去了象征文明的火种.从那一刻起中国的文化之火一直燃烧在日本的土地上,经久不息,直到现在.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日本开始派遣大量的遣唐使进驻长安,学习中国的政治、经历、文化等领域的先进经验,这标志着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进入了高峰.公元645年,日本发生了“大化改新”,结束了奴隶制度在日本岛内的统治,建立了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集权主义统治.至此,儒家思想系统且全面地植入了日本文化的血液之中,改变了日本人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对日本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日本近代文化,植根于日本的古代文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发展和改变.近代日本主要指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经历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战争,期间发生过亡人数达13万人关东大地震、全国性金融危机、广岛市和长崎市被投下两枚,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日本经历了内忧外患,经济崩溃,失业攀升,国债与赤字庞大,加上奥姆真理教发动的一系列恐怖攻击与阪神大地震使得日本整个社会陷入不安.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日本近代文化领域所呈现的,都是灰暗、绝望、无助的意味.包括道德观念、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各个领域,同充斥着腐朽的,极端的,令人不能喘息的压抑的气息.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是日本道德观念中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的观众经常会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中看到日本军人穷途末路是用刀剖腹的镜头.这种武士制度在日本有着很长的历史,武士以上阵杀敌、忠于上级为荣,要无条件地服从上级指令、在失败时剖腹谢罪历来是日本武士的传统.当然作为中国人,我们知道这一思想的根源来自我国儒家思想中的“忠君爱国”.但日本人应为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加之二战期间军国主义的大肆蔓延,将这一思想发展的过于极端,过于偏激,过于彻底.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男孩,自小就接受“忠诚”、“仁义”、“孝顺”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天皇,他们保持绝对的崇拜和忠诚,对于自身的任务,他们坚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不能完成天皇使命的时候,他们认为是巨大的耻辱,只能选择以死谢罪.这种残酷的武士道文化,让在近代日本文化中发展到高峰.不仅仅在战争过程中屡见不鲜,在日本大众的生活中也处处都能体现,甚至已经融入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中,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极度好战、极度严谨、极度程式化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

日本近代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近代日本的文化艺术方面也呈现出决绝、黑暗的一面.日本近代文学家二叶亭四迷在坪内文学理论的影响之下,写出了文学理论著作《小说总论》并通过他的长篇小说《浮云》喊出了近代小说的第一声.这部小说中不仅以写实主义手段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矛盾、内心的苦痛,而且对于腐败的官场、压抑人的现实、丑恶的人性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和暴露,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日本式的“多余的人”的形象.该小说有很强的时代性,但同时又具有着发放的眼光,小说对于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让人忍俊不禁.

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夏目漱石的作品就明显的带有这一时代的特质.他的成名作《心》就是通过描写一名“先生”的孤独无助、内心挣扎以及最后的自决,来表现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空虚及揭示人心的叵测与善变.整篇小说的基调非常阴郁,带着让人挥之不去的惨淡和无奈.最后“先生”以来结束所有的罪孽和自己内心的折磨.这非常符合近代日本的思想情结.如果你经常阅读日本的文艺作品你就会发现,在日本文学作品中的出现率特别高,相爱的极致是双双殉情,作恶的结局是负罪,梦想破灭的对策也是明志等等,这就是日本文学的独特之处.甚至有人总结到日本小说里如果没有了的情节就不属于日本文学了.可以说日本是一个有着情结的民族.这个情结根源于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精神.是谢罪的最好方法,是无上光荣的.这种思想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淋漓尽致.

说到,我有想到了日本的另一位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这次的不仅发生在文学作品中,更是蔓延到了作家本人身上.作家芥川龙之介在盛年服用安眠药.芥川的创作突出了人在正义感和利己主义之间摇摆的心理.他用虚无的目光,凝视无可救药的人性恶的一面,着反映了作者对人性本质的绝望.有人说,芥川后来,就是他无法再用写作技巧来处理这种绝望的人生观了.从文学作品,到作家本人,虚虚实实,真真检测检测,近代日本的文学领域可谓是对人性、对世界绝望的控诉,对生活、对未来无论的辩驳.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寄托着无数民众对生活、对人性的无奈与彷徨.这样的极致黑暗将预示着曙光的来临,这样的无奈将汇聚成更大的希望.

近代日本的哲学领域有着较大的突破,受到战争的挫败和经济崩盘的打击,近代的日本哲学家开始从东西文化的对比中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要使资本主义现代化路线得以贯彻,就必须放弃自己坚持数年的虚学,而逐步发展为实学.就是要冲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虚学中抽离,转让西方实用主义的实学.这是已成哲学思想的革命,也是日本近代文化领域的一个重大变革.

所谓实学,就是研究对象是实物,针对现实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并得出相应的成果.比如近代西方社会对天文、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哲学等对象的研究都是属于实学范畴.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一种对虚无寂灭的事物的高谈阔论,如五行、道德、良知或境界等.可以看出这里的虚学,主要指儒家和佛家的哲学思想,而实学则是指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科学.这种哲学领域的革命,实用主义哲学的大事推广,对于日本战后政治、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哲学思想的演变,近代日本开始逐步把目光集中到自然科学和经济发展中去.重视事物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的一颗救命稻草.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这也是文化思想对现实社会重要作用的表现.

日本近代哲学的这一发展,标志着日本文化开始超出中国文化的范畴,目光放得更长远,脚步迈得更有力,走向了更为宽阔的领域.可以说日本比中国更早的与世界接轨,比中国更早的融合了中西方文化,这也是日本近代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原因.但就其本质,日本文化的历史根源仍热保持着和中国的一脉相承.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中日交流中“中施日受”的局面开始逐步改变,不过中日文化始终是相互形象、相互促进的.所以,近代很多中国的学者又开始研究近代日本文化队中近代文化的影响.作为一衣带水的千年邻邦,中日两国的文化交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是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而日本近代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绝不是指中国人从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中学到的几句“大大的”、“统统的”、“米西米西”、“死了死了的”之类洋泾浜鬼子话.其实中国的语言文字,政治军事,改革革命,科学教育等等乃至风俗礼仪,或多或少都受日本文化的影响.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上超过日本.

论日本的近代文化,看到其中的黑暗的部分,惨烈的武士道行为、广泛存在的式小事情节等等,也看到了点点的曙光,哲学领域的成功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学创作的繁荣等等.更看到了中日两国文化的水融的相互作用.对于日本近代文化,我们希望用理性的眼光,辩证的来看待,看到那个时代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根源.看到这些文化对当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