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课程走向

点赞:15907 浏览:704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育化、同归生活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的强调,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木理念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回归生活课程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中国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经过几次大的变革,课程设计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开始走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将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 键 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

一、重新回归生活的学前课程

《现代汉语词典》对生活的定义是:其一,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政治生活、日常生活等,进行的各种生活;其二,生存;其三,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情沉.在学前教育生活课程的教育理念中所论及的生活,是指学前儿童的全部生活实践,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既包括个人生活也包括社会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

基于以上对生活的解读,我们认为学前教育的生活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谋求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整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的课程,是推进学前儿童对自我、社会、自然和谐全面发展的课程.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历史演进

纵观我国学前教育史,我国比较大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主要有五次,第一阶段(1903~1918):清末民初的幼儿园课程设计,这阶段主要的课程设计是仿照口本的课程设计模式,其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总原则;第二阶段(1919~1948):20世纪20、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设计,以陈鹤琴、陶行知等人为代表的幼稚园课程设计的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第三阶段(1949~1980):新中国时期幼儿园课程设计,主要是仿照前苏联的课程设计思想,幼儿园课程设计在全国采取统一的分科课程模式;第四阶段(1981~2000年):20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的幼儿园课程设计,此阶段开始了从课程试验活动与借鉴各国经验中总结理论,使幼儿园课程设计强调儿童发展和活动过程,注重整合性的设计;第五阶段(2001一目前):21世纪初至今的幼儿园课程设计,幼儿园课程管理权限下移,由幼儿园为主体设计园本课程,实施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思想,真正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特征.

(二)重新回归生活的学前课程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新一轮的学前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儿童为本,着眼于儿童的生活世界的课程价值取向,重新确立以幼儿为本的生活课程观,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样课程设计理念才能经得起实践的磨练,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不仅仅把向幼儿传授知识作为自己的使命,开始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此外课程还注重儿童人格培养,使儿童用内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显吸取了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课程实验研究成果和国际教育新观念,科学地分析和继承了近现代幼儿教育家特别是陈鹤琴的课程论思想显示出新的时代特征.将原来的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8个方面的内容压缩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美术与音乐整合在艺术领域里.树立起儿童是课程设计的主要决策者,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是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学习,儿童和所有的生活都是课程.

随着《纲要》的实施,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全面指导下.幼儿园课程设计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开始走向生活世界,都注重各种门类的综合,摆脱了以往每门学科彼此独立互不联系的局面,更加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改变过去课程设计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重新回归到众多教育家所大力倡导的生活课程中来.

二、确定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的适宜性

要制定合理正确的课程目标,首先要关注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这是制定目标的基本依据也是重要的条件.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从两方面出发,充分考虑学期啊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候既要体现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学前儿童提供的影响是经过选择的,全面考虑到儿童发展实际情况,既能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共性,又要能够适应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儿童全民健康的发展.学前教育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意义毋庸置疑,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制定合理的生活课程目标,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下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21世纪中国学前教育课程走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课程目标的基础性

学前教育课程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刚刚处于人生第一阶段的学前儿童,他们在这一时期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育内容对他们以后的一生都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前阶段的教育不仅仅影响其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乃至贯穿其一生的发展.学前教育课程具有基础性,体现了此阶段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这种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前儿童的发展,又是全面的教育,使学前儿童个性、主动性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具有统整性.

(三)课程目标的适应性

自建国以来,学前教育的课程目标设定都是从上级到下级,即它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专家等几方面对课程目标加以确定,教师只能围绕该目标组织学前儿童进行课程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目标设计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为了改变这种不人性话的课程设计模式,在以后的课程目标设定中,应该给予目标一定的弹性,这个弹性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目标的设定有了更大的弹性与适应性.

三、小结

虽然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生活课程正轰轰烈烈地开展,但是目前生活课程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文本化,幼儿主体性发挥不足,在生活课程实施过程中,许多教师十分依赖文本性课程,无法真正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也没法发挥幼儿的主题积极性;(2)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对生活课程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师在课堂的任务就是照着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于是落实到实践中,孩子的兴趣和需求没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此外,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也基本是形式主义,没有实质的意义;(3)生活课程实施方法封闭,幼儿在课程中体验到的内容很少;(4)课程评价标准僵化,没有真正全面照顾到每个幼儿,个体差异未得到真正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幼儿需求的生活课程”研究依然在延续,我们将抱着“上下求索”的信念,继续研究孩子的成长规律、心理路程、精神世界,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程还给孩子,使生活课程真正焕发出旺盛而持久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3(1).


[2]杨敏,田景正.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历程分析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2(10).

[3]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的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4]金艳.基于幼儿需求的生活课程的提升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3(5).

[5]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6).

[6]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研究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5).

[7]杨晓萍.学喻教育回归健活谋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