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点赞:13256 浏览:57722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科学.它能使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家乡,认识国家,认识世界.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思想品德.它是以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的课程,在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爱国主义教育要建立在热爱家乡的基础上.家乡是学生接触最多的地理环境,耳闻目睹,认识颇深.一般人对自己的家乡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特殊的感情决定着我们进行乡土地理教学时,必须抓“乡”抓“土”,突出“乡土”味.具体地说就是运用新旧联系、中外对照等方法,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并通过课内外结合等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旧貌,喜看家乡的新颜,展望家乡的前景,并将家乡建设与祖国前途联系在一起,进而将他们热爱家乡的感情,升华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达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乡土地理教学之中的目的.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的实施者、主导者.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应如何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呢?在德育渗透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面临这样的问题,基于对新教材和新大纲的研读和与旧教材和旧大纲的比较,我们感悟到:地理新教材注重深化人地关系,反映社会发展需要,在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德育.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结合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感受家乡名山大川、佳景秀水――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与眷恋

我们利川有许多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自然风光类――毛坝星斗山、福宝山林厂、腾龙洞、玉龙洞、朝阳洞、齐跃山、龙桥河等,这些使我们感受到利川如画的风光,面对这样秀美壮丽的山川,怎能不让学生产生“爱我中华”的情感呢?古代文化艺术宝藏类――大水井李氏宗祠、谋道鱼木寨、土家吊脚楼、南坪书院等,这些宏伟建筑体现了我市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革命纪念地类――汪营烈士墓、利川烈士墓等,它使我们深深知道,幸福生活是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族风情类――土家摆手舞、清江舞、薅草锣鼓、号子、王家二姑娘、土家女儿会等,更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无论是自然风光、文化古迹,还是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都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内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就利用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空前繁荣,成为振兴我市经济的主要行业.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扶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树立“旅游搭台,贸易唱

戏”的永续发展观念,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了解家乡的建设成就――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利川地处鄂西南山区,耕地少,但却解决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为了提高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市正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渝利铁路等工程,将极大地促进利川的经济发展.清江河流的开发与整治,新四河饮水工程的实施,更让我市人民关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巨大成就.它激励着我们,怀着对古代中国文明的无限敬仰,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再升华为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把爱国主义教育扎根于热爱家乡教育上,更吸引学生,使爱国主义形象化、具体化.初中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我们就应该抓住时机,发挥初中地理课的特殊教育功能,高度重视初中生爱国情操的培养,塑造美好心灵,适时、适度地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四有”新人.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理教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通过乡情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育目的之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求教育转移到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怎么写作的轨道上来.这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对当地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条件、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协调人地关系方面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规划、前景等方面有较多了解,以便于他们将来更好地参加当地的建设.我市地处山区,经济落后,人口过多,因此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技术落后,开发成本较高,利用率低.因此合理开发资源非常重要.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乱占耕地等.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活动以及不良习惯造成的.使学生明确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所有这些,使学生认识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保护地球,保护资源的自觉意识.联系乡土地理的典型事例教育学生有其特殊的效果,由于所举事例确确实实发生在学生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中,在哺育自己的家乡的土地上,会使学生感受最深.

总之,教学不只是一个单纯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施行人文教育永恒的主题.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的渗透,能更好地以系统的地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地理课本本身就是一部生动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材,多彩多姿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复杂多变的天气特点、气候条件,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科学技术的辉煌业绩.凡此种种,都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为师者,要善于运用这些宝贵的国情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当然,地理教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还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不断创新,真正发挥地理学科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联通:445418湖北省利川市龙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