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新体会

点赞:29872 浏览:1411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既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又是培养其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是实现四化的后备军,其道德品质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身体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能否热情和耐心教育.作为教师,任务既光荣而又艰巨.那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学中教、教中学

“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效,才能教好学生.若要达到这一要求,还需要经过一番认真的学习.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改革的方法,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所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积极地改革教学法.我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发展的阶段明确为:引起动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大环节.

教育理论对探索语文教学的方法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我摸索出“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和“三课八步作文教学法”.


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我经常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等杂志,主要看“教学研究”、“教学建议”、“教案举例”等内容,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摘记下来.

凡遇到观摩教学的机会,我都必须去听一听,得到的启发也是不少的.有一次上公开课,有位教师讲《蟋蟀的住宅》,用了图示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表示蟋蟀用挖住宅的方法,突破了难点,学生很有兴趣.我觉得这个地方好,课堂上就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画图,学生兴趣更浓,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要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就必须走自己的路,我在高年级命题作文训练中摸索出了“三课八步教学法”,具体操作为:

1.作前指导课(审题材评价范文,拟纲起草);

2.作文评改课(抽样评讲推敲修改,规范誊写);

3、作后总结课(教师评定自做小结).

这当中一是强调作文之前要有指导,要以范文为例讲清方法,落实作文训练重点,完成本阶段教学任务,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二是强调作文中要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教师要讲清改什么,怎样改.要通过教师讲清楚基础知识,以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但能力的发展不是随教学的进行自然产生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

1、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

主要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一方面要求学生注意题、文的关系.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或选材内容.我指导学生从时、地、人、事、情、景、物七要素来确定内容,再从词组结构定中心词.如《放风筝》这一课里,文中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中心词是“放”,从“放”学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放”,放什么,怎样放?让学生读课文,想课题,用课文内容解释题意.另一方面阅读前要给学生留意课文注释和练习题,阅读后自己解答,初步领会文章的内容,归纳段意.再就是按文章的纵式和横式结构划分段落和段意,认真阅读几次,把佳句和疑难的词句用规定符号表示,教师课堂点评解答,让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脉络层次,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新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培养学生精思细读的能力

我在讲《放风筝》一课时,结合我和哥哥拿着叔叔帮我们做的风筝,高高兴兴地来到体育场这一情节,引导学生仔细领会作者选准“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高高兴兴”等词语,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特点的作用.教育学生要学好语言,用好语言.在《放风筝》这一课里,我详讲了文章的第一段和第三段的第一个情节.讲第一段时,问学生这一段分几句,交代了什么?学生回答: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第二句交代了人物.讲解第三自然段时,我又提问:兄弟俩是怎样放“大蜻蜓”的?学生回答:“我”举着“大蜻蜓”,哥哥拿着线轴飞快地向前跑,边跑边放线,等到他喊一声“放”,我赶紧松手.放开手之后,还要再拽着跑一阵,风筝才能借着风力飞上天空.“赶紧”说明兄弟俩配合得很好.让学生领会语文就要咬文嚼字,用词准确,教师点评重点词语,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学会了读课文,读句子,划出主要的句子,讲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会了学习课文的方法,使学生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以上是我在教学方法尝试中的一点体会,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一名好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努力工作,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作者联通:055450河北省柏乡县西汪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