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炼钢运动等

点赞:25048 浏览:11676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南海里的炼钢运动

王凡

中南海里开始也炼不出钢来,后来改为像在大锅里炒菜一样炒钢,终于成功了

1958年夏,一场有亿万中国人参加的“夺钢保钢”运动,在神州大地轰轰烈烈地发动起来了.一时间,一座座土高炉、炒钢炉堆砌了起来,不仅遍布山间、田野、乡村、城市,连中南海也建起了炼钢炉.

成立的炼钢指挥部,就设在中直党委.中南海里的中办各单位,都有一名干部任炼钢负责人.秘书室的土炼钢炉,建在来福堂东、居仁堂西的甬道边.

离他们不远,是后楼的土炉子.后楼炼钢的炉长是鲁琦,炼钢总指挥是工业组的组长贾步彬.机要室建的土炉子最像模像样,号称“钢铁厂”,建在了西楼西墙外,机要室主任叶子龙亲自挂帅当“厂长”.警卫局的土炉子也分为几处,万善殿、东八所附近都有.

炼钢需要原料铁,开始的时候,都靠各单位自己想办法搜扒,许多人把自家的一些金属器具捐了出来.但这不够,就到处踅摸,简直到了看见什么和金属沾边的东西都想往回敛的地步了.为了找废铁,秘书室的炼钢负责人,带着人把游泳池附近的一扇铁门给卸了.

门边的岗哨开始不让卸,秘书室的人说:“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啦,大炼钢铁被摆在什么高度啦,你还不支持我们?”哨兵不好再说什么,让他们抬走了门.门被砸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当了炼钢的原料.

所有的人都有很高的热情,但对炼钢实在是一窍不通.首先是不会建炼钢炉,所有的炉子,中心就是一个坩埚,放入焦炭和碎铁,外面用耐火砖包上,在里面点火冶炼.坩埚很贵,叶子龙方方面面的人都熟悉,通过关系好不容易搞来了一些.

焦炭点着后,火力不够,烧不红铁块,人们就轮流抱着铁管子用嘴吹火,根本无济于事.又请木工做了木风箱装上,由几个人轮流拉风箱.总算把废铁烧红了,还是达不到熔化的温度,炼不成钢.

后来,秘书室的人在静谷的旧院落寻找废铁时,翻出了一台小马力的旧鼓风机,搬到了土炼钢炉前,接上电源,呜呜一吹,焦炭和废铁块渐渐被烧得白亮亮的了.人们仿佛看到了成钢的希望,所有的单位都设法找来鼓风机,几处有土炼钢炉的地方,昼夜呜呜作响.一些住在中南海里的首长,被吵得难以工作和休息,但为了大局,也只好自己克服了.

火一烧起来就不能灭,直到一炉钢炼出来,24小时不能离开人.为了方便炼钢,秘书室的人在怀仁堂前搭了个大棚子,刚从土炼炉倒班下来的人,就在这里休息,家都顾不上回.

那时,董必武家搬进中南海还不久,秘书室的土炼炉和这个苫布大棚,就距他家面南的门不远,他女儿董良说:“刚进中南海就赶上消灭蚊蝇、打麻雀、大炼钢铁一连串的运动,都在我们家门前热闹过,所以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秘书室的干部就这么炼了十多天,中办炼钢指挥部一个劲儿打问,可一斤正经钢也没炼出来.请懂行的人来指导,来人看了看说,这样根本炼不出钢.但他们根据现有的条件,提议可以炒钢.

后来中南海里各单位大都是变炼钢为炒钢.

“我们炒出钢来了.”中南海里的各单位纷纷向中办炼钢指挥部报捷.指挥部通知各单位,合格的钢由国家收购.秘书室的成绩不小,炼出的小钢锭卖了500多元钱.

就在炒钢出了一些成品后,到中南海内中办系统的几个炼钢点视察了炼钢的情况.他看到了合格的小钢锭,虽然没说太多的话,但人们看见他脸上洋溢着满意和兴奋.在机要室的炼钢炉前,他还和全体炼钢的干部们合影留念.

中南海里的炼钢运动等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辅导员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在国务院那边住的孩子说:“国务院机关也砌了炉子,就在门诊和工字楼附近.人们响应的号召,把几个铁栅栏门都弄去炼钢了,结果把本来挺好的东西,炼成了废物.”

然而国务院有国务院的便利条件,他们专门从冶金部请来了专家指导、检验.专家的意见也是认为这样根本炼不出有用的钢材,也改炒钢.有个高干子弟说:“看见机关干部们在那里炒钢,像在大锅里炒菜一样,我大开眼界,钢铁竟然能这样炒出来.”

中南海里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不仅是在回家的时候,看到了中南海里鼓风机呜呜作响,大人们忙碌炼钢的热闹场景;而且在各自的学校里,也亲身参与了大炼钢铁的运动.

陈毅的儿子陈晓鲁就回忆过:“中南海里的大炼钢铁我们只是看热闹,我们主要还是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开始是找耐火材料,砌炉子.我们满街找,从地处西四的我上初中的男四中,一直找到了虎坊桥,坐车好几站路呢.”结果找回来的却是煤渣砖,根本无用!

牵红线

金晶

依偎在身旁的“金童玉女”暗下决心,将来要考上北京的大学,好呆在老人家的“身边”

“戴上了红领巾,少先队里高大的人,笑的风要把人身撼动,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峥嵘岁月’成过去,故乡山河一片新,斗争历史作背景,方才知道这笑意深.等”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题照诗《戴上了红领巾》.被诗人称为“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的照片,是阔别故乡韶山32年后,1959年与韶山学校师生的合影照片.照片上,身边一左一右偎依着一男一女两个少先队员,他们像吃了蜜糖一般,笑得甜极了.40多年后的今天,照片所散发的幸福热力,仍足以震动观者的心灵.

1959年6月25日下午5点多钟,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把蒋含宇、彭淑清叫到大队部,告诉两人:“有个重要首长要来咱们韶山学校,学校经认真研究,指定你们两个代表韶山少年儿童给首长献花.”辅导员还特意嘱咐:“蒋含宇,你是学校迎宾团团长,由你给首长赠送红领巾.”

“重要首长会是谁呢?”两人看着辅导员喜不自胜的表情,心想这儿是的故乡,又是杨开慧办私塾的地方,肯定是要来韶山学校了!全校700多名师生,指定他们两人给主席敬献鲜花,戴红领巾,这是何等的幸福和荣耀!由于过于激动,两人一夜没睡.

26日上午,从他的旧居向着韶山学校方向来了.7点多钟,一位同学最先发现,大声喊:“来了,来了!”全校师生拥出校门,互相传呼着.有意思的是,还打着一把遮阳伞,步伐迈得快捷而有力.

蒋含宇、彭淑清怕花蔫了,一直没摘,他们打算把最艳的鲜花敬献给.听说来了,彭淑清放下正在吃饭的饭碗,跑到校园花圃中采来夹竹桃、月月红,扎成两束.

全校师生夹道欢迎.在人群中穿行,离学校越来越近,眼看着即将走上通往学校的儿童桥,彭淑清、蒋含宇像两只雀跃的小鸟飞到面前,敬了个队礼,把两束带着露珠、满含韶山人民爱戴之情的鲜花献给他.

接过鲜花,闻着故乡的芬芳,微笑着问:“几岁了?上几年级?”

蒋含宇、彭淑清回答,他们14岁了,刚上初中二年级.

微笑着点点头:“要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好学生.”

沿坡而上,一左一右亲切地拥着两个孩子,一一与学校的师生握手.站在韶山学校的大门口,他凝视着自己亲手题写的校名,感慨道:“学校变样了.”

与教师们边走边聊,兴趣盎然,在人们的簇拥下走到小学至初中斜坡的石梯旁,看见那里站满了老师和学生,就停下来要和大家一起照相.这时辅导员提醒蒋含宇先献红领巾.

蒋含宇从自己脖子上取下红领巾,恭敬地行了个队礼,踮着脚尖,把红领巾系在胸前.抚摸着红领巾,高兴地问:“你这红领巾还要不?”

蒋含宇爽快地说:“送给您老人家了.”

开怀大笑:“那我就把红领巾带到北京去.我现在变年轻了,成了少先队员!”

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也开心地笑了.此时新华社记者、的摄影师侯波,轻按快门,“咔嚓”,一幅“仿佛听出声音”的画面被定格.

蒋含宇和彭淑清不久就拿到了合影,照片下方写着“幸福的会见,巨大的鼓舞”.公开发表的照片上所有人都在笑,但是他们保存的照片上却有一个人没有笑.这人是当地派出所的所长.彭淑清笑着回忆:“我们学校和主席所住的宾馆仅一墙之隔,有个小门可以直接过去.大概是为了主席的安全,主席将从这个门回到宾馆,没想到,保管钥匙的人一直没有出现,门打不开,主席回不去,所长当然着急,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呢?”

很快,这幅照片被《人民日报》刊发,还被许多报纸、画报刊用,后来又被选编在小学课本中.

彭淑清、蒋含宇两个偎在身旁的“金童玉女”,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将来考上北京的大学,呆在主席的“身边”.

共同的奋斗目标,使两人成了难得的一对好朋友.

1963年,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没有靠任何政治资本,蒋含宇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彭淑清考入北京石油学院机械系攻读炼油机械.

两人终于圆了北京求学梦.他们那一届韶山学校出来的学生,仅有几个人考取大学,而他们两人能够跨进北京高校的大门,应该说与那幅经典照片不无关系,是它给了他们不尽的力量去学习、去拼搏.

大学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尽管两人功课都很繁重,但老乡、同窗、好友的浓浓真情,却使两人越走越近.蒙中,两人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心里有什么事都想和对方诉说.一种美好的情愫,在两人心目中日渐清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相恋了.

1968年,两人均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更加巧的是,他们都分配到辽宁工作.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相恋了四五年时间,两人决定把恋爱情感绾个结.大喜的日子定在1971年的元月.没房、没床,彭淑清从锦西来到蒋含宇的单位,利用一个军人家属探亲的空当,借这位军人的家暂做新房.彭淑清一双新单鞋、蒋含宇一双新棉布鞋,外加一床新床单、一个新枕头,这就是他们新婚的全部家当,两人总共只花费了40元.

新婚日,由单位领导在会议室主持仪式,花生、糖果一散,彭淑清就成了蒋含宇的新娘.

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不管生活多么艰苦,只要看着和合影的照片,他们就有无穷的动力.两人始终举案齐眉,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尽管有着在身边当过“金童玉女”的荣耀,蒋含宇和彭淑清却从不张扬,从不以此作为资本谋取私利.与合影的照片及底版,他们一直珍藏在相册里,直到1976年逝世,这张照片铺天盖地覆盖了全国,人们才知道,这对“金童玉女”原来就在他们身边.

与的会面和合影,也为蒋含宇和彭淑清赢得了无数钦羡.照片发表后,两人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封信,所有来信,都在表达对的无限爱戴.的女儿李讷、儿媳韶华、孙儿毛新宇也给他们题字题诗.1996年12月24日,蒋含宇夫妇应福建省委宣传部邀请参加“沿着的足迹”专题汇报展,在那里见到了李讷和王景清夫妇.当李讷得知他俩就是当年献花的少先队员时,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风趣地说:“我们是真正的老乡,我们同受主席的教育.”临别时她欣然在蒋含宇夫妇珍藏的《传》上签名题词.

退休后,蒋含宇一点儿不比工作时轻松,他现在是韶山学校少先队的终身辅导员,还要在各地办展览.在他南昌150多平米的家里,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墙上挂着一幅30寸照片《和韶山学校学生在一起》,相当显眼.蒋含宇说:“这样既是表达我们对的怀念,也是想让老人家看着,我们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