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90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点赞:24903 浏览:1100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针对当前“90后”大学生在求职择业取向、在岗就业中呈现的新特点,本文在厘清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等几个关键概念的基础上,从高职学生自身的知、情、意、行这个四个角度就如何增强“90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 键 词】“90后”;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如何增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相关观点陈述时常见诸各教育类期刊杂志,不少教学理论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不论从理论和实践,从深度到广度都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笔者作为,在具体分析“90后”高职学生求职、择业、就业方面呈现的特点,就如何针对性的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行业的特点用社会主义道德对从业人员进行灌输和施加影响,使相关职业道德规范和优秀行业职业道德传统深入人心,提高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道德水平.下面就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谈点看法.

1、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导致近些年职业道德水平不断下滑,已经让人们对行业操守产生严重信任危机.具体的工种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断催生许多新的行业,但不论职业和岗位的种类如何繁多,差异多大,历经多少时间的冲刷,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却有着一贯的内涵和要求,就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怎么写作群众、奉献社会.近几年,教育、住房、医疗、旅游、美容、美发、公共食品卫生等行业不正之风及违背职业道德的经营行为和新闻事件不断被媒体和公众,年年央视3.15晚会都在一批不良企业商家和不合格的产品及怎么写作,各个行业职业道德严重的滑坡令大众不断丧失信心,大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人都在找原因,法治不健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等,可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从根上来抓,从业人员思想道德问题没有解决,严重缺失社会责任心、爱心、良心的行为大行其道,纵使加大相关投入,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但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获取暴利,这些无良商家、企业或者从业人员也会无缝不钻,投机取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真正让职业道德内化为相关从业人员内心的道德信念,做事就是做人,做事但凭自家良心.

2、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由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各行各业建设第一线的具备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职业劳动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还取决于劳动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三年后分别奔赴不同的工作岗位,践行着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应当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引领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所以要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增强大学期间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何增强“90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为了更有的放矢的研究如何有效增强“90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当前“90后”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方面呈现的新特点.

二、“90后”高职生在求职择业方面呈现新特点

“90后”大学生身处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历经WTO加入,市场经济30多年的发展、就业模式转变等社会经济变迁,“90后”大学生的个性上印刻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1、知识面广,思想解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社会关注度高,敢说敢干、勇于创新较为自信.“90后”大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家庭成长环境中成长起来,使得他们有条件去培养各种兴趣爱好,从而成为多才多艺的“90后”新青年,“90后”特别追求人格的尊重和自我实现,所以,他们不一定根据自己的专业找工作,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

“90后”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伴随着网络的成长,“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快捷,知识面广,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远远超越了“80后”.网络对他们的求职行为和就业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90后”大学生更善于运用网络求职,获取就业信息,如微博、微信、群、飞信、博客、人人网、校园网、邮件等,在各种求职渠道中,“90后”大学生也看重社会关系网络,愿意通过家人、同学、朋友、老师等社会关系网络了解就业信息,寻求工作机会.


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他们思维灵活,敢于创新,对就业有想法有主见有创意.他们不愿平平淡淡工作,更愿意凭着自己的个性开辟一番新天地.此外,国家和社会也提倡大学生创业,鼓励、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再者,受市场经济的熏陶,“90后”大学生的经商观念和经商经历都比较早,这对他们自主创业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另一方面,个性独立,自我意识强烈,自理和自控能力较差,做事功利化

大部分“90后”实习生、求职者、在岗者,由于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一度在舆论中被贴上“非主流”、“太自我”、“责任心差”等标签.“90后”自我意识强,有主见、很敢想,但做事随性,“太难管”,不情愿受管理约束.“90后”大学生不太拘泥于一份工作,他们跳槽的可能性很大.“爱憎分明”,跳槽没商量.他们没有“70后”在一个工作单位、岗位呆一辈子的想法,对就业的期待就是“薪酬高”、“心情愉悦”,只要发现更中意的工作,或是在工作单位里呆得不开心,就会“爱憎分明”地立即离开原有岗位,他们没有心理负担,认为跳槽、换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企业是无法用"企业忠诚度"一类的道德教条来要求、约束他们的.以上特点,“90后”高职生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90后”大学生有很多明显共通的地方,只是相对来说,高职生眼高手低程度较轻,就业和择业都更理智,更能够放下架子从基层干起,合理定位自己,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更看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岗位,踏踏实实在基层锻炼,这一点从近几年高职生就业率普遍高于一些综合性大学可以看得出来,但因为高职生底子薄、起点低,文化基础、学习行为习惯相对较差,社会人文知识相对欠缺,又将长期工作在劳动强度相对较大、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工作时间相对较长的生产企业第一线,所以,加强高职生岗前,尤其是在校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尤为重要.

三、增强90后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指的是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成果,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反映了职业道德教育对教育对象的职业行为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效果.本文重点从高职学生自身如何从知、情、意、行这个角度来谈谈如何增强对“90后”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

在笔者看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方法有四个:有知,设法求真;有情,设法求美;有意志,设法求善;有行,设法务实.用这四种方法,使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入脑入心,内化为自身人格品质,但这需要计划,需要在大学三年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

1、知识方面:就是学生接受什么样的课程教育,念哪方面的书.就我院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始,全院各专业大一新生皆分小班进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授课,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道德及《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等法律规范的讲授,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心理上过渡到社会工作状态,进行有关择业、就业、创业等知识的讲解.要让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呈现实实在在的效果,教师必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之以丰富多彩的课件,精讲少讲,课堂形式突破传统的教师教授为主,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充分运用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切合学生实际,从学生以后的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选择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案例教学,尤其针对“90后”高职生接触网络,使用网络十分常态的新特点,还可在课堂内外加强利用网络教学这个平台,尤其是高职学生获取信息的各种网络媒介,比如前面提到的微博、微信、群、飞信、博客、人人网、校园网、邮件等,都可以锐意创新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影响,这点尤其对于95后的学生更应该加强,这里就不展开加以讨论.

而对于学生来说,在修完这些课程,顺利完成学分之余,更多的工作是要引导学生多读书,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多读书,在深入专业课学习之余还应多读人文社科类,历史哲学类的书籍或者增加电子阅读,“90后”高职生相对较为浮躁,泡图书馆对他们的吸引力远远不及电子产品,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是“手机控”,微博、群、飞信、博客,都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样也可以引导他们养成有的放矢的电子阅读的习惯,如此以来,帮助高职生正确看待当前社会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社会思潮,增强抵御不良风气影响的免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来投身工作,才能够坚定立场、不容易随波逐流.所以,我院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之外,经常都会给我们的学生布置一些读书任务,从进校开始,念某些书,几年之内读完某些书.并鼓励班级或者校园成立读书会,以营造同学们读书的氛围.

2、情感方面: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大部分时候相对于教育者空洞的说教,艺术绘画、歌曲音乐、戏剧电影、文学作品、网络形式等的艺术感染力以及偶像榜样的力量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更为显著,有一首反映的哥工作生活的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出租车司机也喜闻乐见,这样的形式在宣讲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的过程中其实效性显而易见.因此专业业社团可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如艺术节,让各类歌曲传唱、小品戏剧、美术作品、体育活动、动漫节、cosplay秀等百花竞相开放,用优秀的作品塑造人、感染人,此外多开展多种关心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维持公共场所如车站、会场秩序的青年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小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90后”,学会关心人、帮助人、管理自己、团队协作,培养自己的“心理弹性”,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怎么写作大家、与人友好合作等职业品质,倡导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怎么写作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

3、意志方面:“90后”要有意识地克服自身可能存在的过于我行我素、忽略他人感受、心态浮躁、对事物缺乏足够耐心与兴趣、吃不了苦、回避压力、不善合作等缺点.不少“90后”对工作的要求是“没压力”、“人际关系舒服”、“工作有新意”,看不上那些路途远、加班多、工作枯燥的工作,因此“90后”应该把心静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好高骛远.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要经常做自己行动的主人.问自己:我要怎么做?有没有做到?不妨从力所能及的工作做起,在积累了一定经验、提高自身技能后,再提高对岗位条件和薪酬水平的要求,这样既兼顾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彰显了求真务实的怎么写作群众、奉献社会的品格.

4、行动方面:如何实现“90后”对职业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通过完成以上知情意“真善美”的步骤,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学生要将其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一个主要条件是,要通过本人的道德实践.只有当道德规范的正确性被证实,具有可信性,学生才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将道德知识逐步内化为道德信念.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些榜样的力量和行业楷模的形象.“90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不排除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更直接参照物还是来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大部分时间他们接触到的家长、教师、行政人员、后勤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具体实践形象,这些他们身边直接感受到的群体,是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怎么写作群众、奉献社会,都会像照镜子一样投射到他们将来会从事的职业,所以,学校、家庭甚至企业都应当形成合力,方能真正强化职业道德知识成为学生自身道德的信念.另一方面,尽可能的提供能够获得职业道德经验的实践机会,如近期我院开展了让文秘11305班学生自本期第7周―――14周在学院有关处室(系、部)进行挂职实训,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了解事实,增加阅历,总结经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