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师如何让紫禁城“保暖”

点赞:30973 浏览:1433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北方,冬季漫长而又寒冷.有气象数据显示,明清时,一年内北京约有一百五十余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可达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在那个没有暖气,没有电热毯,没有保暖衣、羽绒服,更没有空调的时代,生活在紫禁城里的皇上及他的嫔妃们、皇子皇孙以及大量的、太监们,他们又是如何度过那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季的?

原来,我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匠心独运,他们在建筑上采取了科学的设计办法,冬季为紫禁城“供暖”,才帮助“万岁爷”顺利过冬的.其具体做法,是将宫殿的墙壁砌成空心的“夹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殿外的廊檐底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火,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到整个大殿.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感到温暖如春.就这样,既干净卫生又经济实惠地解决了紫禁城在寒冷冬季宫中的取暖问题.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冬季“供暖”事务的机构.如惜薪司,就是专管供应皇宫内薪炭的.明代时,这些机构的官员可以直达皇帝御前奏事,是比较有地位的,有着“近侍牌子”之称.清代时,皇宫内设有三个机构负责冬季“供暖”事务,连点火烧炕都有专人负责,专人管理.这三个机构的太监,冬季里的活儿可不轻松,就拿柴炭处管柴炭的存储和分发的太监来说,紫禁城内人数那么多,整个冬季所需木炭自然不少.有数据显示,清代乾隆年间,宫内每日供应木炭的标准是:皇太后一百二十斤,皇后一百一十斤,皇贵妃九十斤,贵妃七十五斤,公主三十斤,皇子二十斤,皇孙十斤.而且,为了不污染室内空气,柴炭处还得准备那种火力旺、耐烧且无烟无味的优质木炭.

选自《中国新闻网》

古代建筑师如何让紫禁城“保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