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在职教师培训模式的

点赞:5429 浏览:1977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教师在职培训现状的分析,在充分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困惑和问题、充分了解其实际需求和培训期待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在职教师“246培训模式”,并通过在凌海市的具体实施,具体体现了该创新模式的优势,丰富了培训模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 键 词】农村教师;在职培训;“246培训模式”;模式创新

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大约1700万人,其中农村教师人数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这说明农村教师这一庞大的群体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力军.目前,尽管同城镇教师一样,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教师培训在管理、内容、质量等方面都和城镇教师培训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自然会衍生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探索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农村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在职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的背景

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水平之所以低下,一方面是因为优质师资来源差.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主要构成有三种:第一种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批中师生.第二种是由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或代课教师;第三种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专科、本科的新教师.学历不达标、严重老龄化、专业不对口、教法陈旧、理念欠缺等而一系列问题,都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无法提高的瓶颈.

另一方面是由于现有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培训.

首先,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用于教师培训提高方面的经费几乎为零;由于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据调查有34.20%的农村教师参加培训最大的困惑是经费问题.

其次,培训管理的规范化较弱.在培训目标上,目标指向偏于参训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在培训理念上,以理论灌输为主,或以案例解读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培训内容方面,表现为“二统一”:统一教材、统一形式,;在教师培训形式上,手段单一,形式单调,对于教学的实际指导却又远远派不上用场;在培训管理方面,依赖行政组织,关注考勤签到,注重结业考试,不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不尊重教师管理规律.

最后,工学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教师,常常是肩挑教学、家务、农活三副重担,都在超负荷的工作着,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等去接受培训学习,因而工学矛盾是农村教师培训面对的棘手难题.


二、农村在职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创新培训模式即“246”培训模式.

(一)“2”个阶段

“2”是指两个阶段,即“集中培训阶段”和“在岗实践阶段”.“集中培训阶段”共安排30天,安排学员在市教师进修学校接受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师德修养、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科研、班主任修养、教师知识拓展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另一个是“在岗实践阶段”,在岗实践阶段共计10个月,学员集中培训结束后,回到所在学校参加规定课时的校本培训,将所学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或教育教学论文.只有两个阶段培训均合格,才能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和继续教育证书.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教师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学以致用,促进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4”个模块

“4”是指集中培训阶段的四个模块.即“专业引领”、“教学实践”、“总结提高”、“分散研修”.在集中培训阶段,按这四个模块组织培训.第一模块是“专业引领”,通过多元的师资队伍,如远程专家授课、课改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高师院校或进修学校专业教师,对学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学科知识技能、教育教学方法的引领.第二模块是“教学实践”,组织学员到教学实践点校上课一周,专业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并推出多堂研究课、汇报课、公开课.第三模块是“总结提高”,学员和老师一起反思、总结、交流学习和实践的感悟、经验和收获,为学员参加骨干培训和自我研修奠定基础.第四个模块是“分散研修”阶段,集中培训结束,学员回所在学校分散研修,完成规定的研修任务,如:上研究课,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等.在每个模块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员可在学分要求范围内任选课程进行学习,从而避免统一性与个体性相分离.

(三)“6”种方式

“6”指“在岗实践阶段”,学员集中培训结束后,回到所在学校参加规定课时的校本培训,完成相应的作业,或完成规定的分散研修任务.这期间所采用的6个校本或分散研修的6种方式.

1、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学习.走出去是指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和校长外出到其他优质或特色学校进行学习,或者派出教师到外地进行讲课交流;请进来则指邀请国内一些课改专家或教育家来到学校开展讲座,与教师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也可组织专家到学校进行现场培训,从理论的视野审视自我,实现认识升华.

2、把问题做课题的研究式学习.各个学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许多共性的问题和个性的问题.各个学校的教师可以把原来的那种流于形式的教研变成了问题研究式的教研,并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激励教师开展问题研究,以推动教学活动.

3、用课堂做学堂的实战式学习.一方面,我们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生就会提出许多教师无法预设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一定有新的提升,也就是我们说的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我们提过召开课堂教学现场观摩会,大家共同解剖一堂课,来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提高了教师学习的实效性.

农村在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教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4、把讲座变对话的锁定式学习.以前的培训大多是拿一个准备好的稿子给教师讲,这样效果往往不好,讲座变对话是指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让教师提出问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聘请课改专家、课改名师,当然也可以是学校的优秀教师与一线教师进行对话、进行解答,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可以锁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提高学习与培训的效果.

5、利用网络平台的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平台的作用,采取混合学习方式,将教师线上学习与线下集中研讨相结合.提倡和鼓励教师写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发在博客上与大家共同分享;还可以经常提出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让大家在网上讨论.这样,不仅所在学校的教师能够参与讨论,全国的教师也可以参加讨论,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从中受益匪浅.

6、整合名师资源的分享式学习.成立教师俱乐部,通过这个组织把优秀的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教师角色定位,教育技术等等一系列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探讨的成果让教师进行分享.这样,不但为这些名师的成长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还带动了所有教师不断提升.

事实上,没有哪一种教师职业发展的培训模式会在任何时候适合任何人.“246”培训模式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也为各地的基础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创设性的培训方案,应充分发掘并整合培训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利用办学优势,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因此,“246”培训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广泛推广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