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格培养的学

点赞:6427 浏览:219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的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单亲家庭子女的人格问题和道德教育与正常家庭子女比起来有着明显的差距,其状况令人堪忧.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培养现状的深度思考,深入剖析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人格问题,提出关于单亲家庭子女人格培养的措施和建议.

【关 键 词】单亲家庭子女;人格培养;道德教育

单亲家庭作为一种家庭存在形式自古有之,然而单亲家庭这一概念的提出却产生于欧美国家对现当代婚姻现象的考察.欧美国家自上世纪60、70年代离婚率达到了高峰时期,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层出不穷,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关于单亲家庭及人格的理性把握

(一)单亲家庭的概念

关于单亲家庭,西方学者斯卡莱辛格(Schlesinger)将概念界定为以“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由死亡、离婚、分居、抛弃或者未婚所形成.”中国人口学者刘鸿雁认为,单亲家庭是只有父亲(母亲)一方与未婚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二)人格的内涵

《学大辞典》中记载,“人格(personality),即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格实际上是一定社会的人作为自然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实际状况的概括,以及由对这种状况的理解所产生的尊严、责任、价值及品格等.

学研究人格是从个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部本质两层涵义出发来界定人格,从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着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人的角度来考察人格的.因此,学对人格的i研究在揭示“人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着重揭示“人应当怎样为人”的问题,着眼的是价值,因而可以说是从人的本质出发,以处在一定社会道德关系中、进行着社会道德活动的个人的人格作为研究对象的.由此可见,学视域下的人格概念与道德人格息息相关,一脉相承.

二、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单亲家庭的子女这一特殊群体也日益成为热门话题.总体上看,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在学习、品德各方面不乏有出类拔萃者.但是,我们在充分肯定单亲家庭青少年可喜道德面貌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他们道德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份调查研究报告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格障碍患病率达到11.76%,是完整家庭的5.9倍.严重的是,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

(一)人际交往面临更多的困难

由于家庭的变故,缺乏家庭应有的温暖和关怀.父母离异让他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跟完整家庭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是异类,认为父母的离异是一种羞耻,缺乏自信,从而变得孤僻、敏感,于是选择逃避现实,疏远集体,对他人、集体和社会漠不关心,不愿与人交往,逃避现实.独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但长此以往极易造成他们人际关系交往障碍.

(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易发生偏差

道德观是对自身、对他人、对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人生观、价值观是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在单亲家庭中,部分家长的语言与行为的反差变化,以及享乐主义人生观、消极价值观和颠倒的道德观,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极易使其子女形成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颓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单亲家庭子女人格问题的危害性

道德作为一种对人精神、灵魂的内在支撑力,对人的行为有着无可替代的导向作用.单亲家庭子女的道德行为一旦缺乏有效的控制、约束和引导必然会产生扭曲的道德人格,其后果不堪设想.据美国有关儿童心理学家:“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道德人格缺失对个人的危害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的危害至关严重,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更甚者断送个人前途.

四、对单亲家庭子女出现人格问题的原因思考

青少年成长于社会、家庭和家庭德育环境之中,通过接受教育以及自己的观察、感悟而逐步形成了特定的道德情感、道德信仰及道德观,进而在青少年思想观念中构筑了一条道德防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逐步增强,这一道德防线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冲击.

(一)社会方面

1.社会转型造成的负面效应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浪潮的巨大冲击和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贫富差距、拜金主义、一夜暴富等新型社会现象对孩子们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严重冲击了传统道德观和传统价值观.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缺乏父母双方共同的正确导向,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更为严重.

2.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个完整的家庭才是正常的.社会上存在着对单亲家庭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他们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这种社会评价压力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更是无法承受之重,还会使单亲家庭的孩子对社会群体产生怀疑、对人缺乏信任,这极易导致多疑孤僻性格的形成,影响其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

3.网络不良影响及“三俗”文艺的侵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这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家庭的不完整,使单亲家庭子女常常沉迷于网络来宣泄自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低级庸俗的文化侵害腐蚀着孩子们简单纯洁的灵魂.在缺乏良性引导的情况下就会受好奇心的驱使,往往“一看、二学、三堕落",以至于道德失控,阻碍了单亲家庭子女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二)家庭方面

1.家庭结构关系失调

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离异,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结构的裂变是威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复杂、最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一.有关研究显示,一个具有保障机制的家庭内部的支持系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单亲家庭容易形成非正常的家庭动力,对其子女产生的不良影响,若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很容易会恶性循环,使青少年犯罪率也会不断增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2.家庭教育职能弱化

家庭关系失调易导致家庭教育的残缺和教育方法的不当.有的粗暴专制,有的放任自流,更多的单亲家庭处于对其子女无暇顾及的无奈之中.因此,家庭的破裂使很多孩子由爱的巅峰突然坠入孤立的深渊,势必会降低和破坏家庭的正常教育功能,给孩子人格和心理上都造成巨大的伤害.

(三)教育方面

学校是孩子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舞台,是青少年走入社会的桥梁.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帮助青少年获取丰富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尽管我国有“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也早已确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然而,当前学校教育体制并不完善,常常重学习监督,轻道德人格教育,容易使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偏离道德轨迹,养成不健全的道德人格.使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少年缺乏应有的道德引导和培养,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

五、健全单亲家庭子女人格的对策建议

首先,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教育需要主流价值的引导,应该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学引导单亲家庭子女的人格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明辨善恶美丑,给单亲家庭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和良好的道德风尚;要不断增强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善于在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中用马克思主义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教育.

其次,发挥传统道德对现代单亲家庭子女人格培养的积极作用.传统道德中包含丰富的道德人格教育思想,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教育只有根植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发出勃勃生机.

关于我国单亲家庭子女人格培养的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最后,要优化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单亲家庭子女能否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是由学校、家庭、社会周边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要促进单亲家庭子女的健康成长,就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创新道德人格教育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把“爱”和“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

重视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是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人格素养.只有造就大批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未来社会的发展才有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国杰.马克思主义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朱贻庭.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3]唐凯麟.道德人格论[J].求索,1994(5).

[4]王一平.单亲家庭子女道德人格教育的文化探析[D].河南师范大学,2009.

[5]王成凡.单亲家庭: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J].教育教学研究,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