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育者的精神标杆

点赞:7781 浏览:317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德学俱隆”胡适之1917年7月,胡适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学成归国.经陈独秀举荐,27岁的胡适成为一名年轻的北大教授.五四时期常令后人瞳憬,理由之一或许在于当时前所未有的自由与开放,也在于年轻人有机会占据舞台,胡适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从太平洋彼岸邮来的几篇商榷文学改革的文字,骤然成为愈演愈烈的新文化风暴,年纪轻轻便奠定了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开山地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少时尝在中国公学学习,20岁时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官费生,人康乃尔大学农科,后弃农学文,获文学博士学位.在美国的7年奠定了胡适一生的思想和学术基础,其间他遇到了一生最服膺的业师、实验主义哲学家杜威.胡适一直对社威怀念有加,他给自己的小儿子取名“胡思杜”,即“思念杜威”之意.胡适与北大的关系颇不一般.他自认是“北大人”.“北大人”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最初旧派用这个词来讥嘲以北大为依托的新派,后来新文化阵营的人物也援引以自我标榜了.胡适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又是北大的知名教授,三四十年代又先后出任北大的文学院院长和校长.有意思的是.胡适和北大还是同一天生日(12月6日).胡适在美国时就已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等文章;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因此虽是小字辈,但到北大时已经声名鹊起.胡适在北大的第一年.便在哲学系担任中国哲学史大纲、西洋哲学史大纲两门课;在外国文学系担任英国文学、英文修辞学、英诗、欧洲文学名著等课.此外还为哲学系研究所担任“中国名学”、“最近欧美哲学”;为国文研究所担任“小说”等讲座.西洋哲学史、英文这类与欧美有关的课程,对胡适这样的“海归”来说并不为难,唯独“中国哲学史”这门课实属不易.该课原由素以国学见长的陈汉章老先生担任.陈从三皇五帝讲起,讲了半年才讲到周公.胡适接任后,讲授内容和方法都与以往的教师不同,他丢开唐虞夏商,直接从周宣王讲起.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胡适的这种讲法颇使哲学系的学生震动.有些学生认为这是思想造反,不配登台讲课,想把他赶走.他们找来在学生中颇有威望的傅斯年(此人了得,乃五四运动学生游行总指挥也)来听胡适的课,结果傅的评价是:“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经傅这么一说.这场将起未起的风波才平息下去,年轻的胡适在北大站稳了脚跟.傅斯年由听课而对胡适非常信服,于是叛离太炎学说而成为胡适的追随者,由学生而朋友,一生和胡适交往密切.内战时期,傅斯年曾写作技巧北大校长一年,之后由胡适接任.胡适上课也有特色.邓广铭对胡适讲课的印象是条理井然,准备充分.提倡写传记的胡适曾开“传记文学习作”课,选课的都是毕业班的学生或研究生,有十二三人.他平常不上课;想上课时就出个布告,课上讲的多是比较大的问题,如怎样收集材料等.在北大的前几年中,胡适著作颇丰,举国瞩目.在文学领域,他推出了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第一部白话戏剧《终身大事》,第一部白话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集《短篇小说》,刊发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等论文;率先将考证运用于古典小说研究,以《红楼梦考证》一文影响最大.在哲学领域,出版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在《新青年》上先后开设“易卜生专号”、“实验主义专号”,将当时在西方颇有影响的两大思潮介绍给中国学界.胡适以青年暴得大名,成为文化界的风云人物,但他天性纯良,温和理性,不像陈独秀等人那般激进粗放.他有句名言:“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在当时的北大,交游之广,朋友之多,胡适是第一位.明澈清朗,和易近人,是许多人对他的印象.按唐德刚的说法,胡适“有一种西方人所说的‘磁性人格”’.在地安门内米粮库4号的家,每星期日上午对外开发,来者不拒,经常是高朋满座.即使是学生去找他,他也是口称某先生,满脸堆笑;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过时不走,他也绝对不会下逐客令.对校外不相识的人,也是一样,凡登门必接待,凡写信必答复.因为有名,好客,所以同他交往就成为文士必备的资历,因此就有30年代文人的流行语“我的朋友胡适之”.如同当代海归受钱钟书《围城》影响的流行语,“兄弟我在德国的时候”.鲁迅后来写过一篇纪念刘半农的文章,有一段很有趣的文字:《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检测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忽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这段话实际指出了胡适“狡诈”而善于作伪,对胡适作这种评价,鲁迅或是唯一一人.也许鲁迅过于多疑――这一点他也常常自省――胡适后来看到这篇文字,觉得莫名其妙,也很感不满.周作人在回忆录里说,鲁迅这里用了小说化的笔法,也就是不真实.而鲁迅的待人之道往往是胡适做学问的法子――“在不疑处有疑”.在胡适心里,无论是来自复古派的影射攻击,还是来自穷酸文人的浮议讥贬,甚至是新文化运动的战友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不同而分道扬镳,都始终保持着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反对偏执、盲从、浮躁.在深刻的危机感面前,许多知识分子变成了主义的奴隶,思维方式是非理性的非黑即白,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斗争,此种情况下,胡适的理性、容忍、尊重事实和怀疑精神是两边不讨好的,但无疑又是弥足珍贵的.内战时期,胡适接替傅斯年为北大校长,他的许多精力不得不放在无法摆脱的各种政界和社会活动上.胡适对政治没有兴趣,但是却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性善”的胡适,处事温和,在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只能勉强维系住风雨飘摇的北大.1948年底,南京政府派飞机到北平接走了胡适、陈寅恪、梅贻琦等人.胡适到南京后,费尽力气,说动南京政府又派出一架飞机,去北平接那些他的学术界朋友.当飞机返回,他满怀希望地去机场接应,但机舱门打开仅几个人下来,胡适当下便痛哭失声.在后来那场“十年浩劫”中,那些老教授、老学者,可曾想到了他们的朋友胡适之,和那架空空的飞机胡适的得意门生吴晗,在死去前脑海中是否出现过老师的身影“风流才子”刘半农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一首30年代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词作者就是刘半农.1920年,正在英国留学的刘半农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情诗,后经赵元任谱成歌曲,传唱一时.刘半农,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侬,后改字半农,晚号曲庵,江苏省江阴县人.1891年5月29日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聪慧过人,4岁起接受启蒙教育,6岁入私塾,便能作对咏诗,11岁时进入其父创办的翰墨林小学读书,国文、英语尤为出色.1907年,刘半农考入常州府学堂,成绩优秀.1912年刘半农来到上海,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鲁迅曾称他为“上海来的才子”,点子多,头脑快,什么都来得一手.在五六年的时间里,他参加戏剧社,又编又演;发表了短篇小说40余篇;成为“新鸳鸯蝴蝶派”作家;又搞翻译,无所不译,尤多侦探小说.他的作品,优劣杂陈,某些早期译作,后来连他自己都否认出自他手.1915年刘半农接触到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思想发生转变,“跳出鸳鸯蝴蝶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闯将.敢于否定昨天的自己,开始新的历程,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刘半农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加入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刘半农.就像在新鸳鸯蝴蝶派里一样潇洒自如,得心应手,逐渐成为文学革命中一名冲锋陷阵的闯将.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等一系列文章,极力拥护陈独秀、胡适等人提出的关于文学革命的主张.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崭露头角,引起北大校长蔡元培注意,加上陈独秀和原常州府中学堂校长屠元博的力举,1917年夏,设有读过大学、只有高中肄业学历的刘半农被蔡元培破格聘请为北大预科教授,讲授小说课和文法课.在讲台上,这位年轻的教授常常表现出机敏和幽默.即使上文法课,他也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在讲课内容上大胆革新,他的讲义选材新颖,又依照西文规则,细加标点,再三校改,不厌求精,体现出他的个人特色.开朗外向的刘半农也比大部分教师更为活跃.他与胡适、周作人等发起成立北大“小说研究所”;被推举为“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发起向全国“收集歌谣”;与胡适、周作人等提议《新式标点符号》.等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大学生游行当日,刘半农“坐守北大指挥部”;6月3日,千余学生被捕,作为北大教授会干事负责人的刘半农,积极活动,组织社会支持;陈独秀被捕入狱后,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近一百行的长诗《D――!》,鼓励战友,揭露敌人,高唱牺牲的赞歌.一面严谨治学,另一面照样舞文弄墨,不时在文坛弄出些有趣的风波.汉字中的“她”字,就是刘半农首创的.原来汉字中之“他”本无男女之分,因此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或自行创作文学作品,均感不便.“她”字受到守旧派的猛烈攻击,但是很快流传开来,并载入字典.就是这样一个活得真实、活得丰富多彩的人,却英年早逝,而且是死于一场意外.1934年6月,刘半农率北大学生赴绥远、内蒙古考察方音民俗,想绘制雄心勃勃的“中国方言地图”,不幸身染“回归热”,又被中医所误,7月14日逝于北京,年仅44岁.最后还有一事不能不提:刘半农有一个了不起的弟弟,他就是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奠基人刘天华.刘天华所作的二胡曲《良宵》、《病中吟》、《光明行》、《空山鸟语》等,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著名曲目.与哥哥刘半农一样,他电是英年早逝.1932年刘天华染“猩红热”,去世时年仅37岁.“狂狷文人”刘文典刘文典幼年入教会学校,受到良好的外文训练,为以后通晓英、德、日等外语打下了扎实基础.青年时期曾从陈独秀、刘师培学习,接受了用西方哲学对照中国古籍的研究方法.1907年加入同盟会,1909年赴日本,从章太炎学习《说文》及文字音韵之学,辛亥革命后回国.由于反对袁世凯,再次流亡日本,加人中华革命党,任党部秘书处秘书.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刘文典回国,由陈独秀介绍,应聘于北大,任教授.五四运动前后,担任《新青年》杂志英文编辑.在北大10年,刘文典勤奋治学,竟开课10门.后来又在清华大学任教,抗战时期随清华大学转移到昆明西南联大,开设《庄子》、《文选》等课.他认为高校教师必须对某一方面有专门研究,在课堂上他只讲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心得体会,于是便显得极有个性.刘文典是一个有趣的人物.他性情滑稽,善谈笑,好吸纸烟,就是说话的时候,也总有一支烟粘在唇边.刘文典爱吃猪肉,有一次他看到钱玄同在餐馆吃饭时要的都是素菜,便上前说其不是,庄谐俱出,窘得钱玄同夺路而逃.讲话口不择言,也是刘文典的一大特点.因为他是安徽合肥人,所以经常提起同乡段祺瑞,称之为“我们的老中堂”,接着就是骂人的话,直牵连到段的父母身上.这还算不了什么,只是背后骂骂人罢了,后来他回到安徽,与发生的冲突,可就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了.1928年刘文典掌管安徽大学时,有一次该校学生闹学潮,时值“九一八事”变后,不抗日专剿共,并将爱国学生运动诬蔑为赤化分子,要严惩不贷.刘文典对经教育部下达的文件用“责令、责成”、“纵容学生闹事”等词语,尤其对“传令刘文典”、“蒋委员长召见”等措词极为愤懑.在办公室里,蒋面带怒容,张口即问:“你是刘文典么”刘文典冲口而出:“字叔雅,文典只是父母长辈叫的,不是随便哪个人叫的.”大怒,一拍桌子:“无耻文人!你怂恿共党分子闹事,该当何罪”刘文典也应声反驳,并大声呼喊:“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躬身向蒋撞去,被侍卫挡住.又吼:“疯子!疯子!押下去!,,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学校长坐牢案.此事激起安徽大学师生公愤,举行游行以示.后经蔡元培出面说情解释.说刘文典有精神不正常的老病,最后不得不将刘免职了事.此公狂狷不驯,大性大情,可见一斑.狂狷之人刘文典,也有佩服人、维护人的时候,譬如对国学泰斗陈寅恪.刘文典曾说自己“十二万分”地佩服陈寅恪.在西南联大教课时,时有日本飞机轰炸,空袭警报一响,马上停课,教师学生都到防空洞里躲避.有一次刘文典听到空袭警报,急急忙忙往外跑,跑到半路,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想起陈身体赢弱,行动不便.于是便折回来,招呼几个学生,一起急急跑到陈寅恪家,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刘文典不让学生扶自己,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寅恪先走.他讲的课,不仅学生喜欢,老师也喜欢,其中不乏大学者.比如吴宓,常是他的座下嘉宾,每次去听课都坐到最后一排.刘文典每有独到之处,总是抬头往后排看,似是谦恭实则得意地问道:“雨僧兄以为如何”吴照例起立,恭恭敬敬,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惹得全场为之暗笑.昆明解放后,刘文典继续留在云南大学任教,在他身上发生的可算是奇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比较顺利地过了关,彻底戒掉了烟,被评为一级教授,并任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后是刘文典一生中最积极乐观的一段时间.直到1958年逝世.为人但有真性情.昔日的北大教授已经作古,而他们的治学思想、处世态度、为人之道和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仍然让后来人向往,追忆,深思.中国古代文人一贯推崇、仰羡所谓的“魏晋人物”,杜牧有诗:“自古南朝多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向往他们那种无拘无束、不受政权变迭影响、畅游天地之间的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向往那种尊严,那种任由性情的“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名士风度.在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这种人物,这类,这些氛围,可谓彗星贯空般地返照了一下,便又遁人沉沉无际的苍冥了.而今天,五四一代的北大人“空前”不用说,还可以说是“绝后”.但愿莫成广陵绝.(责任编辑/毛子)

北大教育者的精神标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