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

点赞:11628 浏览:474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需要从加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之间的联系、整合设计课程与工程技术类课程、强化设计课程的专业特征以及突出实验教学等四个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关 键 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验教学“工作室”

在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高新科技日益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虚拟环境等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都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纵观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如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陈旧、培养模式封闭、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创新能力不足等等,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因而,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体系与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

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之间的建立有机联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院校都将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为今后设计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课与设计课脱节的现象.例如在素描、色彩课的教学中沿用纯绘画专业的训练方法,忽视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绘画基础的要求,在对形态进行由表及里的解析观察训练方面出现缺失.而在三大构成的教学中也存在把构成本身当作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将构成的基本规律变成僵死的程式与教条的误区,没有把构成训练与专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其结果是多数学生进入专业设计课学习时,不知道如何运用学过的构成技巧进行设计创作.

为此,必须从宏观上把握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基础课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在基础课学习阶段尽快了解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于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交叉领域的思考与练习,适应各课程之间的转换.例如在素描教学中可以引入设计素描、结构素描等训练,强调对学生形态解析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为适应今后的专业设计需要打下基础.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将课程重点放在对点-线-面-体-空间的构成关系的解析上,讲授立体构成在空间环境造型中的应用与规律,训练学生立体造型和空间限定的技巧,熟悉材料对造型与空间的作用等等.通过这样的基础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础课程所要求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理解了这些技能与设计的关系,掌握了正确的设计思维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围绕设计课程,对传统的工程技术类课程进行整合

尽管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集艺术与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型学科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长期以来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轻技术”的现象,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即使开设了一些相关的课程,也多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偶尔穿插一两次现场参观,让学生建立一些感性认识,而这些工程技术知识究竟怎样与设计结合起来则少有涉及.这种教学上的脱节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面对实际项目则束手无策,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们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探索和创新.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改革课程体系方面入手,对传统的工程技术类课程进行整合.结合建筑构造、建筑环境、装饰材料与构造等工程技术类课程,围绕不同类型、不同深度的课程设计题目,向学生有侧重地介绍工程技术知识和施工工艺,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方案中进行相关内容的设计并画出节点详图或大样,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将方案构思落到实处.

三、设计课程教学应强化边缘性、多元化、综合型的专业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在难度上它涵盖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空间范围,在深度上它触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广度上它涉及了不同专业领域,因而具有边缘性、多元化、综合型的专业特征,专业教学应充分体现这一特征.

以室内设计教学为例.室内设计的课程性质和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内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能力,学会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空间的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及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符合使用者生理心理要求的理想场所.与课程相关的学科包括建筑设计、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照明设计、展示设计、标识与导向系统设计、建筑设备、生态环境设计等.在设计课程的教学和指导中不应只局限在室内空间、界面、材料照明等常规内容上,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例如,在《餐厅室内设计》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模拟开设快餐厅的整个过程,从社会调查入手,对现有快餐厅的类型、经营模式、功能空间进行调研,并根据所处环境的性质、主题消费者的类型确立自己的品牌,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划分、人流动线、灯光、家具摆放、气氛、指示系统的设计,并对家具造型、标识、材料报价、成本估算等细节做出考虑.这样的训练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大有裨益.

四、加强实验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必须紧扣其实践性强的特征,而学生在校其间的实践环节除了校外真正的社会实践,就只能是通过传统意义的课堂实验教学.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

实验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所采取的教学形式和与之相应的方法内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教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在不同场所进行教学的课堂上,营造能够引起信息互动的环境体验氛围.教师的作用在于控制环境体验中氛围“场”运行程序的节奏,并适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总结,从而达到实验教学的最佳效果.具有设问、讨论、评价、答疑、讲授、总结等多元信息传递与互动的“WORKSHOP工作室”教学形式,就是一种适合于文科类专业在传统课堂进行的典型实验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在欧美文科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适合于艺术设计学科的实验教学方法.“工作室”将实际项目与设计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能有机会了解并亲身参与项目的运作过程,学习与管理部门、投资方、其他专业部门的协调合作.“工作室”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改变以往纸上谈兵、空对空的设计课学习模式,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始终站在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把最新的、最实用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水平.

结语

据统计,至2008年国内开设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大专院校已超过1200所,伴随着设计人才数量增长的同时,是社会对设计人才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只有从专业特点出发,加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的联系,注重专业课程在艺术与技术方面的有机结合,强化设计实践能力的训练,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