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

点赞:28471 浏览:1311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该论文以特定城市关于特色文化对外传播工作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转型过程中对外文化传播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城市发展对于相关人才的要求,进而提出和阐述了地方大学所应采取的对外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帮助城市打造文化品牌并满足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关 键 词:城市发展模式对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对外文化交流的瓶颈和地方大学对相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各个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在趋于多样化,其中文化旅游型发展模式值得许多城市深入挖掘和大胆尝试.但是,各地在特色文化的对外交流尤其是相关人才的现状和使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当前对外文化交流人才对于城市当地文化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不能够充分地展示当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第二,当前对外文化交流人才的能力往往比较单一,难以做到一专多能.

第三,当前对外交流人才的英语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第四,当前对外文化交流人才同外国客人和游客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难以避免“文化休克”现象.地方高校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摇篮,面临当前的新形势,应该立足于本地,努力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了适应城市发展模式向文化旅游型转变,地方高校必须开设对外文化交流专业,针对当地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现状和使用情况,选择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特色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传播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高校培养对外文化交流人才的具体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目标

即培养者对所要培养出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随着中国经济环境和投资环境的日渐成熟,中国各企业的发展对复合型英语人才和专业人才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对现行的英语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产生了影响.地方高校对于对外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扎实和全面的专业技能,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能够在毕业后胜任对外文化传播工作的合格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不失是一种大胆的尝试,通过“订单”,当地政府机构和企业可以从各地方高校相关专业获取较为稳定的人才来源,并通过不断的校企合作、互派人员等方式,切实保证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企业和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有着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融入企业行业特色,使毕业生切实能为企业效益提高和业务拓展怎么写作.

(二)人才培养措施

1.人才培养内容

学校人才培养内容是以专业和课程的形式体现出来的.第一,面对城市在对外文化传播方面专门人才的特殊需求,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已经不能够完全胜任未来的工作,因此新专业的开设工作势在必行.所开设的新专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本身,而要体现知识结构多层面、横跨现有学科专业的特点.新专业的三个重要的培养点为英语知识、中文知识、文化传播和旅游相关知识的学习.扎实的英语水平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只有搭建了英语这个交流的平台,才能在涉外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文化传播的目标.深厚的中文水平是对外文化传播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中文水平和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全面了解,才能通过英语这个载体把文化传播出去.文化传播和旅游相关知识是对外文化传播的保障,是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在当地实际工作当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专业知识课程、非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这样就能够在培养目标的要求下,考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在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博与专之间确立科学化的结构方式,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文化传播人才的同时满足学生不同个性的需要.


2.人才培养手段

人才培养手段是指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它既包括培养者与培养对象在培养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培养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第一,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寻找能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和形成技能的有效方法.对外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对于英语、中文、文化传播和旅游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怎么写作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所以,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授课方式和教室课堂讲解模式已经过时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多形式的教学互动交流模式,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教师应多参与多媒体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培训,充分挖掘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方面的资源,开辟外语教学第二课堂,加强学生的课外实训,为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培养既懂文化传播手段、又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进行不断探索.第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自身建设方面紧跟时代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面,因此,在对外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方面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但是,现阶段高校教师队伍相对缺乏在对外文化传播工作当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而这个新专业的实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有着一定从业经验并在知识结构上不断更新.另外,高校应该在提高原有教师水平的同时,大胆引进具有先进理念、丰富工作经验的社会从业人员来充实教师队伍,从而使对外文化传播教学实现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直接接轨.

3.才培养制度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包括专业设置要面向当地传统文化传播产业,修业制度可采用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既能够保证人才培养水平的统一性,又能够使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提前就业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

4.人才培养评价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从学生入学、接受教育、最终学成毕业,在各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评估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学生入学方面,需要选择有一定培养潜能的学生进人高校,以高考为主要考察手段并辅以专业面试.在培养过程中,不仅包括通过考试或考查的方式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还通过口头评估的方式考察学生的实际工作专业技能的考察.学生学成毕业时不仅要获得相关专业的书和学位证书,而且在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后定期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回访调查,及时总结和发现问题,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

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正在经历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型时期,地方高校只有正视当地对外文化传播的需要,采取措施改善人才培养和供给模式,才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