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亚裔美国文学”国际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

点赞:20275 浏览:8591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年5月27日―29日,“21世纪亚裔美国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四十五所大学的美国文学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就亚裔美国文学和文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热烈而富有成果的探讨.本次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美国圣托马斯大学联合主办,是第一次在中国乃至亚洲召开的专门研讨“亚裔美国文学”的会议.圣托马斯大学英语系主任黄桂友教授主持了27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教授在致欢迎辞时,高度肯定了亚裔美国文学在美国文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还有圣托马斯大学校长弗兰克林卡塞莱先生等.

“21世纪亚裔美国文学”国际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亚裔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开幕式结束后,著名的美国亚裔文学研究专家,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校区的金惠经(ElaineHKim)教授首先做了题为《黄种人:种族、性别与1984―2004年间好莱坞电影里的亚洲人》的主旨发言.她先回顾了自1919年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亚裔美国人的形象:具有异国情调的异族人、白人的仆人或附庸、执迷于征服世界的狂热暴徒、无个性特征的群氓或者需要救赎的异教徒以及白人泄欲的尤物.金教授特别指出,长期以来亚洲人的角色均由美国人扮演,因为美国人认为白人出演比亚洲人更合适.当前好莱坞电影里的黄种人状况是“白人演员扮演白色人种,他们要高贵于普通亚洲人”,如《最后的武士》(2003)中的汤姆克鲁斯以及007电影《逝者如斯》(2002)里经过DNA变异成为操一口流利英语、蓝眼睛白人的北朝鲜人角色.金教授认为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有色人渴望变为白种人;二、美国国内被“第五纵队”渗透.由此可知,所谓的身份认同其实是弱势族群认同于美国主流文化的这个熔炉,一旦进入,即自觉不自觉地被熔化、同化.1990年代以来在美国学术界盛行的所谓“文化多元主义”或“文化相对主义”,在现实社会中不过是虚幻的彩虹!她的发言同时涉及到了近些年来不断增加的华人演华人的现象,以及好莱坞对亚洲与亚洲人的再现与好莱坞电影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大受欢迎的关系等等话题.金教授的发言穿插着许多电影片段、音乐电视甚至电子游戏的视觉形象,引人入胜又很有说服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华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冰教授做了题为《把华裔美国文学作为自省文学来解读》的主旨发言.由于当代学术研究特别重视主体性,一般学者总是强调亚裔文学对美国及美国文学的意义,而对其所表现的中国及中国文化,一般学者总是觉得作者是在进行某种写作策略指挥下的歪曲或迎合,是一种“东方主义”,因此不必太在意.然而,吴冰教授却有作为中国读者和研究者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她认为美国华裔作家的美国视角常常为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赋予了新的意义.通过传统中国文化对海外中国人的影响及其对他们的成功或失败所起的作用,我们就可以对中国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有进一步的理解,以便我们去粗存精,并向国外的优秀文化学习借鉴.她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不断地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去摘取例子,并与中国文化在其母国现实中的表现相比较、印证,发人深思.

著名美国华裔作家,小说《家园》的作者徐忠雄(ShawnHWong)教授以《追寻华裔游子:家书》为题发表了精彩而充满的演讲.他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父母家族的故事,在理性而严肃的学术会议上,感性而又抒情,“我我不休”,一吐为快!他讲述了自己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伯克利校区时的一个写作诗歌的文学青年,到毕业后在园艺师、邮差和大学教员的职业三岔路口上的抉择,再到六七十年代所谓“亚裔文学”或“华裔文学”在美国难觅踪迹、不为人所知到目前的成为热门的阅读、研究对象.在这期间,他从亚裔文学的教员成为华裔作家,显然是这种文学从极其微弱的少数话语进入到中心舞台的见证人.他谈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还谈到了自己编辑的父母在抗战时期的“两地书”,而写作促使他去审视、阐释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价值观,编辑家书让他靠近了父辈及当代中国.

上述三位教授的主旨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反响,大家踊跃提问,其中三分之二的问题都是提给徐忠雄先生的.这也许是因为作为作家,他的作品早已打动了听众,而他演讲的重又拨动了人们的心弦.看来,文学研究离不开理性与冷静,但其出发点恐怕都是感动与喜爱.

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安排了14场小组发言与讨论.与会者研究的视野较为广阔,文化、身份认同、流亡、种族、移民、殖义、战争、性别、男子汉气概、亚洲与西方、亚洲的研究视角、跨国与全球视野等不一而足.从他们所研究的对象来看,作家的范围已大大扩充.“亚裔”作家虽然还是以中国、日本、韩国裔的居多,但以前较受忽视的印度、越南、菲律宾、泰国裔作家也常有人论及.其实,本次会议论及的不仅有亚裔美国作家,还有用英文创作的来自亚洲的新移民作家、与亚洲发生过关系的美国作家,甚至还包括描写涉外题材的中国大陆作家.亚裔或华裔文学的作者以女性居多,而从这次会议与会者的性别结构来看,也是女性在数量上占多数.看来,不仅亚裔美国文学已逐渐从边缘进入了中心舞台,女性学者在本领域的研究中也已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我国著名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学者,美国诗歌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张子清先生还主持了一场诗歌朗诵会,来自美国、也门、中国等国的诗人热情洋溢地朗诵了自己的诗作,为会议带来了浓浓的诗意.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亚裔美国文学书展.已成为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者必读书的“华裔美国文学丛书”(包括《华女阿五》、《中国佬》、《典型的美国佬》、《甘加丁之路》、《骨》、《爱的痛苦》、《支那崽》和《荣誉与责任》)以及英文本的《镜花缘》和《老残游记》,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和欢迎.吴冰教授说,出版中国古典名著英译本对中外的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界都大有益处.比如,汤亭亭的《女勇士》开头部分就写到了《镜花缘》中的情节,英文本的《镜花缘》对理解和研究《女勇士》自然很有帮助.

此次会议为国内外亚裔美国文学专家提供了彼此认识与交流的机会.与会者不仅来自美国和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家,还来自加拿大、西班牙、德国、瑞士、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说明亚裔美国文学的作者和题材虽有较明显的种族性、区域性色彩,但其影响现已跨越了某些特定的局限,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