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中的使命

点赞:5427 浏览:175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90年代互联网登陆中国后,专业的文学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网络文学创作空前繁盛.虽然不可否认网络文学兴盛的背后还存在着作品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精品稀缺的现状,但应该看到网络文学最大的意义在于,网络给了人们一个自由平等发出“声音”的机会,给了文学一个逾越被“精英”“权威”控制的文学话语权高墙的机会,它的兴起使文学走下神坛,解决了文学之于民众的“通道壁垒”问题,改变了传统文学几乎成了作者与文学批评者之间单纯对话关系的现状.

一网络文学评论的局限

然而,面对热闹非凡的网络文学现象,文学评论界的态度却出奇地冷淡.

评论界在哀叹文学生不逢时的同时,却不愿意认真面对被扣上“快餐文化”帽子的网络文学,即使有评论,也大多从“文学性”的角度对其百般挑剔,非要把它与经典进行比较,且忽视网络文学与经典文学的时态,总一味说网络文学中没有经典.然而经典是需要经过时间的冲刷才可以被证明的,莫扎特的音乐,陶渊明的诗,现今没有人会说不是经典,但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陶渊明的诗按钟嵘《诗品》的评论标准只位列二流,莫扎特的音乐只是流行音乐而已.所以,网络文学兴起距今不过十年时间,就断定其中不会有经典还为时过早.

还有一些评论认为网络文学“不是真正的文学”.然而就这样把网络文学简单地否定为“不是真正的文学”是很偏颇的.无论说网络文学是“厕所文学”(李敖),还是说它是文学的“卡拉OK”(陈村),或者说它是文学的“文字泡沫”,都正如莫言关于他对网络文学的恶评“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无耻”的解释:“网上文学跟网下的文学其实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都是供人阅读的文本,“大多数的网上文学,都是在网下写了然后贴上去的”.人之所以上网写作就变得无耻是因为网络写作是“检测面舞会上的话语狂欢”.从莫言的解释后面,我们不难读出另外三层意思:第一,网络只是文学表现的一种工具,正如以前的文本写在竹简上,后来写在纸上,现在写在网上,并不是在文学前面加上了网络两个字,网络文学就失去了传统文学的传承.第二,关于“检测面舞会上的话语狂欢”,可以理解为在网络匿名的特点下,人们不用担负载道经国的重任,不用局限于自身的身份,可以超越名利,任人追求自由的本性和文学的自由天性进行写作.第三,从本质上说,人是否无耻与上不上网无关,其实人本来就有“无耻”的一面,只是因为从前强调文学的教化性而被过滤掉了,现在有了网络才被普遍地看到.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肯定网络文学无疑也是一种文学事实,而且是一个存在着的兴旺发达的文学事实.只是由于网络的特点,它与传统文学有较大的差异.

文学评论对文学事实做出怎样的评论,与评论的标准以及设立这个标准的视角有关.然而,每一种视角上的文学观都只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文学的本质,在另一方面又存在缺陷,文学评论也同样如此.在文学评论史上,钟嵘曾经在他的《诗品》里把开创建安诗风的曹操评为三流诗人,后世人觉得这是荒谬的失误,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当时的文学评论标准下,这样的评价并非大过.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事情总是这样,在人们以为找到真理的时候,这个真理所解释的事实又发展了,人们发现以前以为是真理的观点暴露出局限性,不得不重新思考,得出新的结论,但这并不是说文学评论没有可以依靠的立足点.我们应该看到,无论什么时候的文学评论,它的对象都是文学事实,都是以文学事实为基础的.文学事实的发展并不因为文学评论而停滞不前,只有正视新出现的文学事实,找到新的视点对新的文学现象进行思考,对旧的文学评价体系已经力不从心的新文学现象重新评价,文学评论才能有生命力和发展的空间.

网络文学在被评论的时候总是遭到质疑或恶评,当下站在各种视点上对网络文学做出的评论虽各有不同,但都认为网络文学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文学的“良知”.强调文学的教化作用并没有什么不对,但过分强调必然会导致文学的创作状态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这种压抑对文学发展会造成一定的障碍,表现为话语霸权对文学的伤害.在研究对网络文学的评论时,我们不难注意到其中常常出现“大众”“平民”等词汇.“大众”“平民”是相对于“权威”“精英”而言的,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视野的狭隘.所谓“精英”“权威”不过是文字出现以后对文字的传播有操控权力的人.在有文字以前,正是由于“大众”“平民”的口传,才使一些文学的残片得以被文字记录,从而一直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比如《诗经》.网络带来了自由平等的话语权,它把文学从“精英”与“权威”的控制下带回到了文学原本存在的地方和存在状态.

固执于现有的视角对网络文学做出种种贬低与否定,更像是对新事物的恐惧,显示出这种文学评论视野的狭隘.与其如此,不如面对,不如去研究,不如去找出这种文学现象出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不如站在更宽广的视野中来看待和研究网络文学.


二文学人类学在评价网络文学时应负有的使命

网络文学的兴起,它与传统文学那么多的差异正反映着我们的文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着的变迁.在对网络文学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脱离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在全球化背景迁的这一背景,我们应该站在人、人类的视野上来研究和看待网络文学.

文学人类学正是站在人类的视野上认识和评价文学的学科.

关于文学人类学的研究目的究竟是从文学的角度看人类文化,还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看文学,一直以来有所争论,但无论哪一方面都不可避免地要对人和人类文化进行研究.现在我国文学人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民族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研究上,这是一种“他视”和“后视”.无可否认,探索我们文化的渊源以及研究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当下社会里出现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是同样重要的,而且更具现实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应该成为文学人类学研究现代人文化状态和文化变迁的重要研究对象.

文学人类学在网络文学评中的使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我国文学人类学学者叶舒宪教授通过对《论语》的研究看到五千年前没有文字的时候,文化的传播是靠口传的,文学是在每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人的口里传播的,每个人在传播的时候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境进行互动和创造,这是人的自由天性和文学的自由本性的体现.这个过程从人能够发出声音开始持续了十万年,直到五千年前文字出现.如果稍稍留意一下网络的特点――凡是能写字的人都可以在网上留下字迹,就可以发现,网络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恢复了五千年前文化、文学口头传播的某种特点――每个人都可以有话语权.此时,历史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重复了.

研究网络文学是对我们现在身处的文化的一种自视,这比“他视”和“后视”都更为重要.因为首先,网络文学虽然可以在怎么写作器上保存下来,但由于作品量太大,它也会像在空气中传播的口传文学一样消失在信息的大海里,对它及时进行研究肯定比等它成为历史以后再研究更容易,而且也更容易探知到我们在文化上最微妙的变迁.其次,自视是他视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自视才能坚持文化相对主义这一人类学的基本立场.正确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尊重和欣赏别的文化,各种文化之间才能有真正平等的话语权.第三,要有正确的自视才能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保持自己文化的地位.因为站在人类学的视角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更要看到科学技术带来的文化入侵和文化殖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说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是不可阻挡的,那么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声音,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我们就会丧失话语权.没有平等的相互交流的文化融合是可悲的,那只是强势文化的侵略.

通过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正在变迁的文化在文学上的反映.比如大量的网络小说的主题诉说一个一文不名的人物如何历经艰险、奇遇、异术得到金钱、、权势,成为最有力量的人.这个主题披着不同情节的外衣高度统一地重复着,虽然会让一本正经的评论者觉得很庸俗,但它的确是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反映.一方面,这个平凡的人物(显然是作者自我的化身,他们常常毫不羞涩地使用第一人称)藐视权贵,反映了一直以来在主流文化中被压抑的人的个性的张扬,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对平等机会的渴望;另一方面,这个人物总是得到权贵阶层女子的青睐,并以自己的实力征服权贵阶层,最终成为权贵阶层中的一员,这又反映了人性中的侵略性,即一个人总是希望在人群中取得较高的位置.在此,也暴露了人性矛盾的地方――站在平民的角度上,他看到权贵的腐朽、愚蠢,并且反对他们;而一旦成为权贵,他也欣欣然.这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对权贵的存在是认可的,只是对权贵的认可方式有所改变,即通过自己的实力也可以成为权贵,而不是仅凭出身,这些都是现实社会的反映.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看到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网络文学的主人公都担负着拯救世界、拯救人类的使命,这可以看做是儒家文化中“救天下于滔滔”的使命感的再现,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在这些故事里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强势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比如很多网络小说对大陆的虚构明显来源于《指环王》.以上只是很简单的例子,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看到更多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以更公允的态度对网络文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评论,也可以得到关于现行文化更系统的描述.

所以,对于网络文学,不能因为它带来了对传统的精英权威话语权的威胁,就对它视而不见,我们要看到它最真实地体现着现实的一面,还有它或多或少带来的强势文化的话语霸权.文学人类学由于其所具有的视角优势应该研究网络文学对于文学是灾难还是救赎,关注我们的文化在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殖民下如何变迁――是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强势文化消解、同化还是改变了形态存在?怎样存在?虽然文化肯定会随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变迁,但如果不去了解它是在怎样发生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又怎么知道应该坚持什么?应该怎样坚持?所以,对我们现时身处的文化以及文化的变迁进行研究,是文学人类学关注网络文学的使命所在,也是文学人类学的现实意义与生命力所在.

责任编辑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