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

点赞:27331 浏览:1287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说创作和批评,应该走出“性格论”的局限,上升为人格塑造和人格批评.卡梅伦•,韦斯特的《24重人格》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本.小说突破了性格刻画的园囿,从多重人格的广角来塑造一个病态人格形象,对人类认识自我,特别是开启尘封的心灵一角,提供了供人们观照的艺术形象.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医治病态人格和病态社会的良方,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的理解,作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对多重人格的解剖.

关 键 词:卡梅伦•,韦斯特,24重人格,性格论,人格塑造

在心理学的领域,人格和性格已不再混为一谈.当人格心理学已经独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内心和外部组织的学科,性格已然只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元素时,小说的人格塑造取代人物的性格刻画,对小说人物的性格批评提升为人格批评,已经成为可能.我一直认为,中国小说自明清小说理论提出“性格论”,到现代小说在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影响下,发展为“典型性格论”以来,几百年来或近百年来,小说创作和小说批评就停滞不前了.以至于当代文坛痛心于诺贝尔奖呼之难出,疾首于优秀长篇小说寥若晨星.即使全国的最高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评出的七届作品中,也难有几部服众.痼疾在于,在文化和人类已经全面发展,变得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小说创作不从人的整体性上去塑造人物,而拘泥于偏狭的性格论不能自拔;小说批评不从人格的广度和高度去发展批评方法与引导小说创作,而局限于单一的性格批评.这样,中国小说就出不了大家,也就难有最优秀的作品出现.遗憾的是,在我研究的国内作品视野内,逼近人格塑造,描写人的精神症状、无意识状态等的作品也有一些,但是还没找到一个完整的人格塑造的研究模型.偶然写得的李永平翻译、近年出版的美国心理学家卡梅伦•,韦斯特的纪实心理小说《24重人格》,让我眼睛一亮,终于找到了一部典型的人格塑造的研究范本.

黄希庭先生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①作家毕淑敏在该小说的序《和谐人格》中也认为:“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人格是一套身心系统它是和谐的,由各种要素组合而成,浑然一体.”②心理学家和作家都赞同人格是人的身心系统,是由人的内部和外在行为若干要素整合而成的,正像黄希庭概括的基本要素一样,是对人整体的全面反映.所以人格的塑造,就远远大于过去的性格刻画.前面已经指出,性格只是人格的一个构成要素,过去为突破性格的局限性,刘再复先生提出的“二重性格论”也好,后来不少人提出的复杂性格也好,都没有从创作实践和理论上突破小说人物的塑造.所以,长期以来中国的当代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只有《白鹿原》中的一些人物接近人格塑造,比较成功以外,还没有杰出的人物形象出现.根据人格心理学的划分,通常有正常人格和病态人格.在心理学范畴,病态人格又属于精神病理学的范围.《24重人格》就是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病例体验,以自己为主人公塑造的患有24重“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的病态人格形象.

一性格刻画的突破:多重人格形象的塑造

多重人格障碍,又叫做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精神病理学的心理异常症状.这种症状在过去长时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或者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正如季建林教授在该小说的序二中说的,多重人格现象,是普通人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多元发展,对于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严重,人类的精神病症和人格分裂也就呈上升趋势.虽然精神障碍的增多是否与现代化的、复杂的文化有关,还存在争论,但确实有一批学者认为,在原始社会,精神病是十分罕见或根本就不存在的.③这就是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与复杂,使人的生存压力、心理压力增大,也就使精神障碍的群体增大.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就说过“美国几乎没有一个家庭完全摆脱了精神障碍现象”.心理学家戴维•,罗森塔尔就指出,可能有6000万美国人有精神分裂嫌疑,而精神分裂患者有175万人,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至少有50万人.罗伯特•,迈耶在他的《变态行为案例故事》中也指出,多重人格障碍的发病例,在1944年以前的127年间仅报告过76例,而从1944年到1978年报告的案例就有200例.④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的是“典型性格”和典型事件,也就是社会生活共性面的现实,对于病态人格的特殊群体,也就反映得极少.罗伯特•,迈耶也提到过,只有斯蒂文生的小说《杰基博士和海德先生》,还有《三面夏娃》、《女巫》等小说,描写过这个群体.由于没有站在心理科学的新平台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家们都只是把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特殊生活,看成是失忆、癔症或幻象.典型的是法国法兰西学院上世纪后半期杰出的文学家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创作,王长才先生已经看到:“而罗伯•,格里耶不仅不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反而故意制造混淆,使人物形象模糊不定,甚至连身份都难以确定.”⑤罗伯•,格里耶自己也是为追求创作的自由,故意打破人物性格的规范,去描写多面人,描写“不确切的性格”.他已经站在了反性格的前沿,从他的人物塑造实践来看,他已是在多重人格塑造的门前了.他的《纽约革命计划》中,在不同的场景里,就出现过三个劳拉:一个被叙述者“我”囚禁在家中,恐惧各种异常的声音,与、暴力小说为伴;一个是富翁的侄女,性格乖戾,喜欢听带味的犯罪的录音;一个在地铁里指挥小混混们犯罪.这三个劳拉逐步混合成一个劳拉.《吉娜》里的玛丽和吉娜也是以不同的身份出现,第二、三、四章里的玛丽是善于撒谎的小女孩;第六章里的玛丽是咖啡馆里上了年纪的女招待;第八章里的玛丽是一个精灵古怪的女孩.一些小说里同一个人又有多个身份,《幽会的房子》那个穿着礼服的高大的黑影,又叫做约翰、美国人、拉尔夫先生等;《反复》里的叙述者“我”,也叫亨利•,罗宾、阿辉、鲍里斯•,瓦隆、马修、旅行者等称谓.罗伯•,格里耶的创作,被评论家们称为对不确定性的追求,他的自由叙事是对自由的渴望,是小说的异类作家.其实,这一切批评理论都只是建立在心理学对人类的性格、无意识发现和研究的基础上;而当今心理科学已经建立起一整套对人类人格的发现与研究的科学理论,不仅是对正常人格,对病态人格也有了很广泛和深刻的研究.《24重人格》就是用小说的形式,反映现实的人格,通过对现实人格的艺术塑造,形象地展示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存在和他们的生存,以及社会美好的希望.

科林•,A.罗斯医学博士介绍说,作者身兼“人格分裂”患者和心理学家两重矛盾的角色.季建林教授也介绍说,这是一本纪实性的文学作品,详细记录了主人公内心活动和变化的现实经历.该书的作者卡梅伦•,韦斯特博士,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在塞布鲁克研究生院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就是他自身多重人格的亲身经历的研究.为了对人们有更多的启发,让人们认识多重人格的现实存在,但它也并不是什么可怕的魔鬼,是可以通过亲情、友爱和社会的理解,以及自己的勇敢正视,通过治疗而康复成正常人的.韦斯特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又写成了小说,将他自己人格分裂的心碎经历,医治创伤的心灵过程,以及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妻子、儿子关爱,医生无微不至的关心,社会的理解等,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一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的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最主要的,小说试图揭示这样一个现实的主题:要解放人们的心灵,医治病态社会给人们造成的病态心理,只有爱和理解,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是唯一的良方.

卡梅伦•,韦斯特人近中年,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有幸福的婚姻和可爱的孩子.在他37岁的那年,因为第四次鼻窦炎手术,引发了他的多重人格障碍症,韦斯特从镜子里看见了一张他自己被扭曲的脸,嘴里冒出一串咕咕哝哝的无法控制的奇怪话语.躺在病床上的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两个人,病恹恹的身体躺在床上,分身却坐了起来.手术以后,感觉好了一些,但不久又发作了,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韦斯特的脑子里轰隆隆响个不停.妻子瑞琪美丽端庄,温柔而又理解人,她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艾莉是个细心的心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韦斯特的病症加重了,他有时情不自禁的写下一些“安全不安全”一类的日记,艾莉诊断出他是患了“人格分裂症”.韦斯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叫戴维的4岁小男孩,小手被外婆抓着插进,小男孩又害怕又兴奋.有一天,韦斯特坐在儿子凯尔的橱柜里,小男孩戴维控制了他的神经,画出了外婆性的画面和戴维斩断他手指血淋淋的画面.韦斯特于是向他的家人们打听外婆的事,得知外婆甚至他的母亲都有和性的嗜好.这时,韦斯特的另一个人格分身佩尔出现了,他负责韦斯特内心的监护责任,监护韦斯特身体内的一群小孩子.瑞琪与佩尔交流,得知韦斯特身体内还有更多的分身.一天晚上,艾莉在跟韦斯特交谈时,一个叫克莱的8岁小男孩分身跑了出来,表演了他母亲在一个旅馆里对他性.艾莉证实了韦斯特患的就是多重人格障碍症,并给瑞琪解释这种人格分裂主要是由童年时期遭受的性引起的.接着,韦斯特的分身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了,他们是:长生不老、没有年龄的精灵,像原始人、乱咬东西的老鲨,4岁大的孪生姐妹安娜和特露蒂,个性沉静、瘦弱的6岁小男孩莫扎特,脾气暴躁、经常自虐的8岁的斯威奇,非常聪明的10岁的男孩怀亚特,13岁的温柔善良的女孩尘儿,害羞的女孩盖尔,沉静的不肯露面的15岁的基斯,随和风趣的28岁的巴特,30多岁的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的利夫,30多岁的老天,30多岁善于跟女人调情的浪子,还有特雷西、基特、尼基、小湖、玩具仔和凯西,一共是24个分身.为了远离韦斯特的母亲,保护自己的儿子不受伤害,瑞琪决定搬家,一家人搬到了加州.韦斯特的病情加重,分身们的出现越来越频繁,斯威奇也经常在手臂上划刀子,韦斯特开始了住院治疗.他为了治好自己的心理疾病,下决心学习心理学,立志成为一个心理学家.同时,韦斯特拼命压制自己的分身,不让他们出来,甚至害怕失去妻子和儿子,不敢承认自己是个多重人格障碍患者.瑞琪每天面对的是丈夫的一群分身,她自己也恐惧和感到失望,单位里的同事安迪很同情她,两人的关系开始走近.由于身体和担心妻子的离去,韦斯特差一点出车祸;分身们也纷纷反抗韦斯特对他们的压抑,斯威奇更严厉地自残并写下血书.在心理医生珍娜的帮助下,韦斯特开始正视自己的多重人格障碍,并试着和分身们友好相处.瑞琪深深地爱着韦斯特,没有走出关键的一步.在珍娜的建议下,瑞琪也开始接受丈夫的分身们的各种角色,和他们交谈、沟通,8岁的儿子也表现出对父亲疾病的理解.韦斯特的博士论文写好了,并在瑞琪的陪同下参加了学术会议,以他的亲身经历做了大会发言.韦斯特逐渐地与他的分身们和谐相处了,并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修完了博士课程,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博士,开始帮助那些患了多重人格障碍的人认识自己,解除病患.

人格塑造与人格批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格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艺术的观照:认识自我

罗斯博士在推荐这本小说时说过,这是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也是一本令人恐惧的书.的确,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把学术与文学融为一体,了解什么是多重人格障碍,多重人格患者的各种表现,以及如何去治疗它.但同时,读到不断从人的身体内分离出一个又一个小精灵,读到血淋淋的日记时,我们记忆深处的一些肮脏的、可怕的潜意识被激发出来,原来每个人在正常的面具下,都有与正常人格分离的东西,多么的可怕!韦斯特既是一个学术人物,也是一个文学形象,他让我们从认知和感官的两个层面,从新审视我们的内心,重新解剖我们的人格.

什么是多重人格?张春兴先生认为:“多重人格有时也称双重人格,是一种一人兼具数种性格或人格的心理异常现象.具有多重人格的人,他的每个人格各自独立,各有其不同的记忆、态度与行为.甚至各个人格的特征表现截然不同;可能其中一个人格是内向的、拘谨的、保守的,而另一个人格,则改变为外向的、开放的、激进的.各个人格之间,彼此并无关涉,只是在不同的时间与不同的场合中,各个人格交替出现,以支配当事人的行为.”⑥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多重人格的心理异常现象是存在的,而且每一种人格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会在特定情境下支配人格主体.《九型人格》的作者海伦•,帕尔默在研究完美人格时就指出过,完美主义者会变成“双面人”,在她生活的环境里,她是个受尊敬的完美的人;而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她可能会放纵,甚至是一名.⑦

卡梅伦•,韦斯特就是一个患多重人格障碍的人格分裂者.作者完全采用纪实的手法,现实中的曾经患多重人格障碍症的心理学博士,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书中的自我叙述,把心理学上的病理人格与小说人物的人格融为一体,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历程和生活经历,让我们直观形象地看到,在韦斯特的身体中,居住着24个不同的人格形象.小说中韦斯特的分身,有男孩、女孩,有成年人,各自的思想、性格、气质等都不相同.首先出场的分身戴维,这个4岁的小男孩,是忧伤而卑微的,因为他曾经遭受外婆的性.这其实是韦斯特童年的潜意识影像.8岁的分身克莱,曾经遭受母亲的的性,因此说话结巴、神情紧张、性格胆怯.这同样是韦斯特深埋在心底的童年影像.8岁的分身斯威奇,是一个自虐狂,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用刀子扎伤身体.这是韦斯特少年时面对外婆和母亲的性,既兴奋又恐惧,因为恐惧生出的反抗的影像.13岁的分身女孩尘儿,也经常出现,她温柔善良,经常照管家务.这是韦斯特躲避童年的记忆,而希望成为女孩的影像.因为他如果是一个女孩,就不会受到外婆和母亲的性.28岁的巴特,个性随和风趣,是众多分身的监护者,严厉要求分身们保守秘密.这是韦斯特理性控制的影像,因为要保证完整的人格,就需要一个严格的监管者,不允许分身们乱蹦乱跳.30多岁的利夫,精力充沛、干劲十足,是事业的成就者,代表着行动和创造.这也是韦斯特现实理性人格的影像,维持着他的事业和日常生活.

多重人格障碍属于解离症心理异常,又叫分离性障碍.多重人格的产生,是当事人以解离的心理作用,把存在于个人记忆中的痛苦,或某种不道德的,从意识中分离出去,藉以保护自己.久而久之,这就分离出另一个人格,而丧失了人格的统合,形成人格分裂.小说中艾莉医生对瑞琪解释说,“卡姆小时候确实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深刻到她当时没办法应付这些事情因此,他必须设法让自己跟这些事情‘分离’开来这就产生了所谓‘人格分裂’”.但是这些分裂的人格并不是消失了,他们是被压抑在人的无意识黑箱里,一旦被诱发,就可能造成人格的分裂.小说中的韦斯特就是因为疾病,他做了四次鼻窦炎手术,疾病摧垮了他的身体,诱发了多重人格症状.艾莉给韦斯特分析他的病因:“戴维分离出去,躲藏在你内心深处一个角落,一边保护你,不让你知道那件事情.不管为了什么原因,他现在冒出来了.”

关于多重人格障碍的病因,小说的作者是站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学术立场,来给我们形象地揭示的.罗伯特•,迈耶在他的《变态行为故事中》,就介绍过童年时期遭受过,特别是性,是多重人格障碍发生的主要的原因.弗洛伊德就曾经治疗过一个叫安娜的女性,病历记载安娜就遭受过性,受到过母亲的情感.小说中的韦斯特,4岁时遭受外婆的性,8岁时母亲与他产生性行为,这使幼年的韦斯特既兴奋又感到恐惧和耻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耻辱感增强,于是他只得在内心里把戴维和克莱分离出去,打入冷宫.也就是毕淑敏在《序》中说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间仓库,把不愉快的记录封存起来,永不开启.但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多数的人会永不开启那道不光彩的门,但少数人的门会弹开,紊乱的精神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当韦斯特把不光彩的人格分离出去,又制造出一个自我来压制、约束那些分离的人格时,多重人格就这样产生了.

小说的意义,不仅在于形象地解释多重人格障碍的产生,而且在于揭示现实社会中的人,每个人心灵深处都可能有与你的面具人格不相同的人格,在人的心灵的黑暗一角,都可能隐蔽着痛苦的、丑陋的、不道德的记忆.人们所喜欢展示和记忆的是光荣的、美好的、正人君子的印象,而总是想拼命忘掉或掩饰不光彩的、痛苦的影像.而正像毕淑敏说的:“负面的能量不会自动消失.如果没有正确的清理和根除,它们会在地下发酵,滋生出越来越密厚的复仇的菌丝.终于有一天,它们遏制不住的爆发出来,让人们抑郁、沮丧、烦躁、悲观、绝望甚至,衍生出陌生而诡异的人格,操控我们的生命.”小说告诉我们,这种令人恐惧的现象,不是天方夜谭,而是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我们每个人身上.小说令人恐惧之处,就在于我们在阅读时,反思自身,当记忆的触角延伸到被现实人格封闭的心灵角落时,会丝丝缕缕地翻出肮脏的甚至不愿回首的记忆.阅读中,这些影像会活跃起来,有时甚至使你不敢再阅读下去.

三爱与理解:治疗社会病态的良方

多重人格障碍的精神病态,主要是环境原因造成的,换句话说,是文化和社会造成的病态,所以它是一种社会病态.韦斯特的病因,是家庭的性,诱发病症的是疾病和工作的压力.小说的叙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自我叙述,以真实的视角告诉我们,这种心理异常的病症,并不可怕,是可以医治的.他需要的是敢于正视自我的人格分裂,需要坚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更需要亲人的爱护和社会的理解.韦斯特发病后,害怕失去妻子和儿子,一直不敢正视自己的人格分裂.后来在医生的引导下,通过录像的方法,终于使他看到和正视自己的多个分身,于是他开始积极地配合治疗,想法与分身们和谐相处,从而逐渐达到人格的统一.韦斯特也没有颓废和绝望,他开始学习心理学的博士课程,用坚强的毅力来克服自己的病症.而这些方法当中,最重要的是妻子瑞琪的爱和小儿子的理解,以及医生和社会的关爱.

小说的描述中,妻子瑞琪的爱,是支撑韦斯特治疗疾病最好的良方.每当韦斯特发病而绝望,甚至把手指砸得稀烂时,瑞琪没有嫌弃他,没有放弃对他的鼓励.最为可贵的是,面对韦斯特的一群分身,瑞琪几乎感到绝望时,同事安迪走近了她;瑞琪差一点就要放弃韦斯特,但她内心深处对韦斯特有着深深的爱,她最终谢绝了安迪共同度检测的邀请,对安迪说:“是的,我还爱他我一直爱他.”于是瑞琪主动和韦斯特的分身们沟通、交流,与他们和谐相处.他们的儿子凯尔,从4岁成长到8岁,韦斯特一直不敢面对凯尔,怕他的分身们吓唬到凯尔.凯尔却能面对父亲的疾病,对韦斯特说,知道他患了多重人格障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妻子的爱和支持,儿子的理解,终于让韦斯特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多重人格障碍的心理疾病,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最终使多重人格达到和谐统一.

作者不仅是用文学的样式,给我们形象地提供了一个治疗心理异常疾病的样板,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一个人意识到,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的挤压下,人的心理都可能有阴暗的一角;如果缺乏阳光的照射,就可能诱发精神疾病.所以,现代人有责任,像作家毕淑敏说的:要敢于打开尘封的心理地库,清理旧物,让阳光照进暗室,让自己的心底宽敞明亮起来.而社会,对每一个心理异常者,都应当关注和爱护.只有亲情的爱护,和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关爱,才是维护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最好良方.

注释:

①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卡梅伦•,韦斯特:《24重人格》,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③巴尔诺:《人格:文化的积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0页.

④罗伯特•,迈耶:《变态行为故事》,张黎黎、高隽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69页.

⑤王长才:《阿兰•,罗伯•,格里耶小说叙事话语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234页.

⑥张春兴:《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1页.

⑦海伦•,帕尔默:《九型人格》,徐杨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51页.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本文为四川省社科“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课题之一.)

责任编辑黄莲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