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伟的常用词

点赞:3939 浏览:147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与何立伟的初次见面比较简短,只用了两分钟.

那年海南搞活动,主办方安排他和我住一个房间.两人握手,寒暄,说些玩笑话,诸如就要同居了,也不怕人老外说咱同性恋之类,兴致都很好,而且,有向更好方向发展的趋势.这时,他打开烟盒,取出一支烟,又取出一支,没等进行下一步,我就果断地说,别在屋里抽,空气不好.他更果断,笑一笑,拽起拉杆箱,去会务组换房.

我孤零零留下,想起几年前,他曾来信约我,为他主办的一份名叫《文字客》的杂志创刊号写稿.我写了,他没用,回信说,不太适宜.想想真是有趣,那时,他毙了我一篇稿子,现在,我毙了他在这间房里过瘾的待遇,好玩.只是日后,也无法吹牛――曾和大名鼎鼎的何立伟睡过一个屋,可惜.

事后,我解释说,我偶尔也抽烟,只是不喜欢住的屋子有烟味.他大度地说,那就到他的房间去抽.由于他的要求,我沾了光,和他一起提升“档次”,睡上了单间,并多次应邀到他房间去吞云吐雾,损人不利己,以身不作则.

那次会议,何立伟穿皮夹克,戴棒球帽,红润的脸上亮光光的,俨然一个时尚的都市小伙儿,我就觉得与他的作品,比如《小城无故事》,不甚配套.听说他写了部工厂题材的小说,更加诧异.接触多了,发现何立伟本人,并不像他的服饰那样易于归类,而是像他的作品,五味,七彩,八音,十六方,雅俗,文野,土洋,城乡,要什么有什么,丰富,驳杂.何立伟挂在嘴边的常用词之一,就是“驳杂”.他夸人时爱说,“读书无数,学识驳杂”.被他如此赞美过的,比如陈村,比如阿城、木心、慕容雪村,都不是单调如毛巾那样的人,一蘸就湿,一拧就干,一化验就知道有几种成分.

“有趣”,是何立伟另一个常用词.他爱用“有趣”与否来观察世界,划分人群.他本身就是有趣之人,跟他相处,轻松,愉快,意趣迭出.他喜欢跟朋友聊天,开玩笑,也愿意朋友开他的玩笑,只要好玩,深浅轻重都没关系.几次笔会,他、陈村和我,或者他、周泽雄、大卫和我,以及另外一些朋友,在海口、三亚、江苏,几乎夜夜长谈.烟蒂如山,茶色变浅,东方的天色也变浅,谈兴仍不减.谈以外,还唱,小声唱,到打烊的茶室唱,不影响旁人睡眠.何立伟唱歌很有味,会的曲子也多,各地民歌,前后的戏曲小调,中外影视插曲,点一个唱一个,心中流淌,眼睛发亮.他曾在小说中说一个女子,“晓得唱无数新旧歌子,唱到好处时,形容极美丽.且愿意唱就唱,愿意止就止,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上,完完全全是一个自由人.”我觉得,用这段话来描述休闲时的何立伟,也蛮好.当然休闲完了,跟朋友欢聚完了,返回到日常,他似乎也做不到完完全全的自由,他还要开会,当作协领导,处理各种杂务.

“质感”,又一个何立伟的常用词,是他评价文学作品的重要概念.他自己写东西,尤其追求质感.去秋,他将那部写工厂的长篇新作《像那点钟的太阳》从长沙特快寄我.真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一翻开就舍不得放下,二十八万字一气读完,迷乱岁月的青工生活,神奇地、立体地重现在眼前、身后和上下左右,有无法摆脱的现场感、浸泡感、被包围感.倘若用审美的“手”去摸,摸到的简直就不是平面的纸,而是几千里山河以外,三十多个春秋以前的血热和水冷,心柔和骨硬,木涩和皮滑,针刺和电麻.这些,可能就是立伟兄所说的“质感”吧

文学作品“质感”的构成,离不开真实的、大量的、此起彼伏的精彩细节.何立伟写的是年代长沙郊外国营肉联厂(也涉及到废品收购站等单位)的青工.凑巧,我也是那一时期入的厂,虽说入的是沈阳的机械厂,但同样是国营,是青工,同样被当时的文件和环境管着,领导着,因此现在,有资格用过来人或者干脆就是同伙的眼光和心灵,亲切而苛刻地留意书中的每一个细节.我不得不说,这些细节都很耐看,稳妥,经得起挑剔.由此而一块砖一片瓦,一锹泥一袋灰,构筑起一座独特而结实的精神大厦.大厦中那些人物的故事和命运,紧紧牵着读者的心,作者却并不嚣张,不猛烈用力,而只是若无其事地、娓娓地道来,我就被渐渐加热,点燃,坐不住了.我写了两个对子,发短信给何立伟,作为我的读后感.


用轻松腔唱乱世歌声声悲怆;

拿大手笔说小人物个个发光.

回收站收旧收废尤收泪;

屠宰厂宰猪宰羊亦宰人.

宰人的宰,没用引号,写对子好像不作兴用引号.何立伟也一定理解,我说的是,从精神上、人性上宰人,这比从肉体上宰人来得更残酷、更痛苦,屠宰厂这个之地,也就越发充满了象征意味、反讽氛围.从书中看出,何立伟虽然有趣,虽然爱玩,内心深处,对民族,对历史,对人类,却装着一份沉甸甸的识见.

文学“质感”的产生,勿庸置疑,跟文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语言密切相关.应该说,这部作品的语言貌似平淡无奇,细细品来,却非常讲究,独到,恰切,用的是地方.比如,形容打架不敢发力,就说,“像是曹孟德脑壳疼,他讨好般地捶了一捶.”妙.再比如,写车间大批判发言,“老子捅你妈妈的资产阶级的娘!帝修反,你妈妈的有本事就伸出手腕子来跟老子掰手劲,莫伸出什么什么思想来,老子看又看不见,摸又摸不到!”屠宰师傅的粗豪拙朴气息,喷涌而来,浓得撞人.写飞机夜航,“有闷闷的声音滑动在云堆里,像有人在天空移柜子.”换一个比喻行不行行,法律和修辞学都无权反对,但效果肯定差得多.人参是人参的价,萝卜是萝卜的钱.再看这段:“在《沙家浜》的西皮流水里,一家三口抱着骨灰坛子痛哭流涕.”乐境里写悲哀,平淡中求强烈,令读者的眼波流利而艰难地滑过,心波随之激荡不已.

写诗出身且擅画漫画的何立伟,极其注重语言.他这个人仿佛就是用语言做成的.脑子不消说了,即便是血管,一般人血管里装的是血,是胆固醇或粥样硬块,他好像装的统统是语言,成功的,失败的,各式各样,流动不息.他来北京,我们一起喝酒,三杯落肚,话就往这方面靠.他在上海,在贺兰山、恒山、五台山,我们通过互发手机短信,仍然谈语言和质感.这于我真是一种偏得,―种极好的学习.通常是,我发一条,他回一条,回的都是即兴,都是原创.我用拇指拼音,他用电子笔直接写.写比拼方便,加之他才思敏捷,故回得自然很快,读来很受教益.

在一起时,我多次见过,他闷头发短信的模样,手大笔小,脑袋大机器小,故贴得很近,显得很专心,甚至很诡秘,仿佛在写情报或情书.分手后,每次铃响,见他的在手机上显示,我总爱想象,他在遥远的彼地,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想想就想发笑.

我的手机中留有大量立伟兄的短信,权且让我挑出几条,充一回媒体,过一过向公众“首发”的瘾(未跟本人打招呼,请谅).

俺以为好的小说一定是某种程度的自传,首先不能诓自己.

关键是要说活生生的人话.

某某作品里的人说的皆是书面语,而且毫无个性,毫无语态.

我是要还原时代与生活的质感,以此雕塑时光.

立伟兄在写作时,还有不少常用词.比如:爱用“亦”,不爱用“也”;爱用“皆”或“统”,不爱用“都”;爱用“几多”,不爱用“多少”;爱用甲“同”乙,不爱用甲“和”或“与”乙等所有这一切虚词实词、大词小词、今词古词,南词北词,在何立伟的嘴上、手上那么一连缀、一勾兑,马上有了灵魂,有了新意,变得很风趣、很本土、很长沙、很何立伟.

何立伟的常用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次笔会,何立伟开小差,低头看东西,不料主持人令其发言,麦克风随即传到面前.何立伟嫁“祸”于人,把话筒挪到我这边,狡猾地声明:他讲不好普通话,一讲就紧张,还是请刘齐兄讲.

我马上把话筒推回去说:我讲不好长沙话,一讲就紧张,还是请何老师讲,我就爱听何老师讲长沙话.

全场大笑.我说的却是真话.

我的确爱听何立伟发言,他开口时,隐隐约约,我仿佛听见,《像那点钟的太阳》里的李小二、猴子、薛军、田报幕员,《白色鸟》、《花非花》、《大号是人民》里的小伙计、小商贩、小男孩、小女孩、下岗工人、老总、老兵、导演、记者,微笑着,喧闹着,四平八稳地,活蹦乱跳地,说着跟何立伟一样的长沙话,向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