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文教学与改革的

点赞:5628 浏览:201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既是教师教研成果的具化形式,也是检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提供有效的能力凭证.然而,当下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如何改变现状,是高等教育工作者不能旁落的职责.

关 键 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学术意识学术氛围经验教训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既是教师教研成果的具化形式,也是检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提供有效的能力凭证.

毕业论文的“毕业”特色,通常被理解成只是毕业生的事情,与非毕业生无关.这种有意无意的“误解”年复一年地累积后便形成了惯性:一到大四,尤其是最后一学期,学校和学生就一齐紧张,共同焦虑.火烧眉毛式的教育和临时抱佛脚的写作产生的结果是:教师即兴指导,学生应付写作.急就之作能通过答辩就万幸,遑论生产优秀毕业论文.更令人忧虑的是大学生毕业论文剽窃、抄袭、拼装、组接之风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完全抛诸脑后,过关乃是最高目标.改变速效现状,根除流行通病,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

一、学术意识的培养

高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知识创造的中心、思想激荡圣地和自由精神的堡垒,营构良好的学术意识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十分必要.

1、明确学术论文的重要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以极为精简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大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停留于知识的浅层了解上,而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勤思多虑.就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大量阅读.这种阅读不是过眼烟云的浅读,而是融思考于阅读活动始终的深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思索中解决问题,在写作中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学术论文则是学与思最好的结合体,也是学术研究的最好表达.因为学术论文的写作是培养学术意识、训练学术思维、营造学术氛围、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而毕业论文又是学术论文的重要展示形式,是大学生知识储备、语言表达、逻辑构建、思维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检测.它不但是一个学习阶段的总结,而且是一项新工作的起点.要写好一篇毕业论文必须对某一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并且要将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这种种质素决定了毕业论文的广度、难度和高度,非短时间内能一蹴而就.惟有觉悟到这些“度”,才能在思想上、心理上引起足够重视,进而在知识结构、思维方法以及写作技能等方面提早储备,积极摸索.

2、树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自然科学的微观性和实用性常常能使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为社会为人类怎么写作.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不仅能鼓舞研究者,也更容易赢得各级部门青睐.自然科学立竿见影的研究成效是人文科学难以比及的.人文科学的宏观特点决定了它的研究效果是潜隐的、缓慢的、漫长的.这种效能的钝性反应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时代很难激发人们的兴致和热情,从而导致人文科学研究(部分专业)长时间处于落寞状态.这一情形给本就心态浮躁的大学生带来了更浓的黯淡情绪.在他们看来,人文科学研究不是科学研究,即便是,这种研究离他们也十分遥远.于是毕业论文成为最后的最被动的学习.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从大一新生就开始重视学术思想的培育.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让学生多听学术讲座,通过和专家们面对面的近距离接触、交谈,明白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了解基本方法,在阅读、讨论中反复揣摩,开启觉悟.再借写心得、写读后感和短评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铺好路基.


3、有专业性与方向感.“闻道有先后,学业有专攻”(韩愈《师说》).不同专业和不同研究方向探索的问题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相应地选择某个领域作为研究对象.这需要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特别是文科学生,知识的积累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对一个问题的发现、思考也许可以偶得,但是,要以学术的方式去解决必须大胆探索,深入钻研.

二、学术氛围的营造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校担负着主要责任.组建学术团队,开拓学术路径,奖励学术成果,学校的学术策略制约着学校的学术氛围.

1、思想意识的高度重视.研究型高等院校重视科研自然而然,而普通本科院校,特别是把发展方向定位于教学型的高校,对科研的重视往往做得不够.究其因在于:一是科研基础薄弱,要发展起来非一朝一夕的功夫.二是自卑心理作祟,本校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校外的科研“大腕”也难以聘请,只好甘居于后.三是对科研前景缺乏宏观认识,以为大学生不需要人人搞科研,国家也要不了那么多科研人才,学校能把教学工作做好就足矣.思想意识的麻痹造成科研发展的严重滞后,科研空气也相当稀薄.如此环境下培养的大学生,创新思维梗阻,创造精神匮乏,生命力也难以旺盛,最终碌碌无为.高校重视科研,并非为科研而科研,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让学生通过科研途径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其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动手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达到造就人才之终极目标.由此观之,即使是普通院校,各级部门也很有必要把学术研究放在重要地位.

2、学术意识的课堂强化.倘若能得到系统而专门的训练,大多数人的学术思维会充分发挥.大学课堂是学术训练的良好基地,基地功能的有效利用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通力配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设想有意识地将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知道如何去发掘、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写作,不要畏缩不前.尤其是学术观点上,要学会兼容并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术趣味,然后深度研究.只有思维开放的人,才会有兴趣和胸怀融会贯通.在此,教师作为学术引路人,作用十分重要:引导、甄别、启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现代学人应有的胸襟.课堂教学重视论文写作,课后作业强化动手操作意识.大学生的学术研究与课堂学习相辅相成.

3、学术意识的课外践履.学术工作,是一项艰苦而伟大的事业,把实践上升到理论,在把理论融入到实践,这是真理产生的重要环节.学术活动离不开社会实践,而大量的社会实践又能否产生真正的学术理论,取决于实践者的理论意识和理论水平.大学生课外活动频繁,如果不带着学术意识进入实践,通常情况下,实践就止于实践,难以达到理论提升.这对大学生而言,远远不够.改变这种粗浅的思维和态度,必须带着问题深入实践,调查问卷、提炼观点,这些都应该纳入实践活动范围.而那些科研含量较大的活动必须让学生撰写学术论文和学术报告,在具体的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再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抽象为理论或经验加以推广.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但需要合理规范和引导.

三、经验教训的探讨

作为高校,毕业论文的写作应该成为一项具有延续性的重要教学工程,不断改进使其完善,形成良好的论文写作、指导、评奖机制.完善的过程就是经验的不断总结和教训的不断吸取过程.

1、广开言路,倾听心声.学术论文写作不同于普通的创作.文科生对文学创作活动,如写小说、诗歌、散文、博客等可能很感兴趣,而对论文写作可能会索然寡味.因为,文学创作是一种相对单纯的个体思维活动,无需大量的理论知识装备,不必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可以凭借兴趣和感觉自由行动.文学创作的这种率性和自由,可以使很多大学生,甚至非大学生都能走上创作之路.这就是说为什么四年本科可以培养一个作家,却很难培养一个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学者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如此,大学生对学术思维很难产生兴趣,加之学术论文的写作需要长期的磨练和训导,学习过程必然存在不少困难.老师有必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各种情绪,如畏难、恐惧、厌倦、消极、懈怠,并对其心理进行诊断,及时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各种障碍,采取机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进入学术大门,抱着良好健康的心态对待学术论文写作.

大学生毕业文教学与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长期观察,善于总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是流动的,而教师和学校的各种机制是相对稳定的.在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中,论文指导教师要及时总结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经验和教训,注意每一届学生论文的特点和不足,影响学生写作的各项因素有哪些(内在的亦或外在的)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鼓足学生勇气,进而提倡良好的学术风尚,勤奋钻研的精神,并结合当下学术界的风气,将论文写作中的流弊加以探讨,预防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3、科学鉴定,奖励优秀.人文科学的论文大多数很难用实证法去考证,也无法用具体数据或客观效果衡量.特别是基础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在解决方法上存在较大的主观差异.因此,对其鉴定也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平判标准,以防由于标准的差异而产生严重分歧.对分歧较大的论文可以聘请资深教师作进一步品评,采取较为客观的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判论文的优秀度.对真正优秀的具有创见的论文予以嘉奖,奖励毕业者,鼓舞后来者.对不合格的论文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促成其修改,甚至重作,从而保证论文应有的质量.同时,也应该将论文写作失败的学生的教训汲取,阐明后果,查找病因,探询本质,研究解决的办法.以这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作为鲜活教材,给学生以真实感,远比纸上谈兵、空洞说教的教育积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