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刍议

点赞:28735 浏览:1327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有关神话的定义,至今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或者有权威性的意见,笔者反其道而行之,从神话不是什么的视角着手去挖掘神话的内涵,进一步探讨神话的本质特征,最后针对中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教学建议.

关 键 词:神话定义神话的本质特征教学建议

虽然神话类文本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篇目并不多,但毕竟是异于其它体裁的一类文本,正如小说讲究情节发展、戏剧注重戏剧冲突一样,神话类文本也必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从而也应必有其独特的教学侧重点.可是,我们就上述问题的探讨却少之又少,以致使神话类文本教学经常混同于其它文本类教学,从而偏离了其正确的航向.鉴于此,本文拟从神话定义的讨论入手,在辨别神话与其它相近文本相异点的基础上,概括出神话的本质,进一步提出神话类文本教学的建议.

一、神话的定义

在神话的定义问题上,中外学者见仁见智,情形如日本神话学家大林太良所言,“有多少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就有多少个神话定义.”[1](P31)譬如,茅盾曾给神话下过这样的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越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确信以为是真的.”[2](P118)袁珂则持一种广义的神话观,认为“原始社会以后的阶级社会――乃至近代和现代也有神话,神话并未‘消失’.”也因为此,他把许多具有进步思想价值的仙话、传说等纳入进了神话的行列.总之,在神话的定义问题上,至今都没有达成统一的或者有权威性的意见.

二、神话与其它相近文本的区别

愚以为,既然寻求“神话是什么”而不得,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从“神话不是什么”角度入手去探讨神话的内涵.

(一)神话不是仙话.袁珂曾给仙话下过这样的定义:“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和神话同属幻想虚构、然而性质却比较特殊的故事,这种故事以寻求长生不死的途径为其中心内容,进而幻想人能和仙人们打交道,终于由仙人们的导引而升天.故事的大体模式虽是这样,表现出来的面貌仍是多种多样,丰富多采.这种故事,我们叫它做仙话.”[3](P123)即仙话讲述的往往是人自己在长期的修炼过程中,肉体获得和灵魂一样的永生,从而由人间走向仙界的故事,而神话则往往指本来就具有特异功能、威力无边的神由神界走向人间的故事,所以神话不是仙话.

(二)神话不是童话.《现代汉语词典》把童话解释为:“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4](P1266)即童话里能言会走的动植物,都是童话作家用拟人化手法创作的文学形象,而神话“所叙写的能言会走的动植物,在原始先民的眼光里看来,都是实有的东西”,[5](P9)其内容并不一定适合于儿童欣赏,所以,神话不是童话.

(三)神话不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把寓言解释为:“1)有所寄托的话.2)用检测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作用.”[6](P1544)即寓言中的人和物都是检测托的,反映着著作者的理想,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目的,而“神话是原始信仰与原始生活之混合的表现”,[7](P135)神话中的人或物被原始先民认为是真实的,其内容也并不以道德教训为旨归.所以,神话不是寓言.

(四)神话不是传说.茅盾曾指出:“传说(Legend)也常被混称为神话.实则神话自神话,传说自传说,二者绝非一物.”[8](P152)并且认为“神话所叙述者是神或半神的超人所行之事,传说所叙述者,则为一民族的古代英雄(往往即为此一民族的祖先或最古的帝王)所行的事.”[9](P152)笔者认为,茅盾所说的神话和传说的区别并不全面.参照袁珂所提出的,神话到传说是由野蛮到文明发展演变的结果的观点,我们可以推之,传说晚于神话,是神话的文学化和历史化,包含有人间行为的准则.所以,神话不是传说.

(五)神话不是迷信.袁珂曾批评王充的《论衡》,“都从‘疾虚妄’的唯物主义求实精神出发,把虚妄的迷信和‘虚’而非‘妄’的神话一并反对了.”[10](P110)由此可知,在袁珂看来,迷信是“虚”而“妄”的,愚以为,这里的“妄”含有盲目信仰崇拜的意思,往往是统治阶级从思想上迷惑和蒙蔽老百姓的手段,而神话则是虚而不妄.所以,神话不是迷信.

以上,我们为了界定神话一词的范畴,只是从神话与其相近文本内容的相异点来做的论述,其实,神话与仙话、童话、寓言、传说有时是难分难解的,至于是否含有迷信的成分,我们也应从思想价值等诸多方面加以判断,而不能做片面的否定.

中小学语文神话类文本教学刍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神话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神话的本质特征

我们从“神话是什么”和“神话不是什么”两个方面对神话进行了笼统的界定,虽然仍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神话的本质特征却在这种界定过程中日趋明朗了.

(一)神话的原始性.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原始先民对自然、宇宙以及自身等感到困惑、恐惧、崇拜,从而依靠他们的原始思维对其探索的产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可是在现当代社会是否存在新神话的问题上却存在着分歧,一部分神话研究者认为“神话和原始社会同始同终”,[11](P13-14)而另一部分神话研究者则认为现当代社会仍然存在新神话,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袁珂的广义神话说.愚以为,前一部分论者,犯了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而后一部分论者,则把神话范畴界定的太过宽泛,但不管怎样,在神话的原始性上还是达成了共识.潜明兹认为,“神话向文明化转化,如果完全失去了原始的内核,那就不可能再是神话,只是与神话有某种联系的再创作.”[12](P72)这句话的意思即原始性是神话的最本质特征,没有原始性则无所谓神话,笔者颇赞同这一观点.

(二)神话的幻想性.神话产生于原始初民认识发展的初级阶段,那时人类的思维水平是低级的,“不能把思维的主体与对象完全分开,于是物象和心象,记忆表象和想象意象常常混为一体.他们没有分析判断的能力,也不可能对事物规律和本质进行概括.”[13](P8)即他们处于物我混同的原始思维状态,往往用神话思维的眼光看世界,于是他们“在神话思维的心理结构之网上‘滤’过的表象和观念,是带上了浓厚想象和幻想色彩的表现和观念.存在于神话思维中的主体对于对象的投射和幻化的关系,也就具有了各种人物的属性和虚幻的功能.”[14](P8)因此今天我们看来,许多神话都显得荒诞、离奇、神秘、莫测,神话的这种幻想性也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去考证神话所述内容的来龙去脉,而要用文学艺术的、审美的态度去欣赏它.

(三)神话的故事性.袁珂在分析《五藏山经》的部分内容时,曾指出,“此经所记自然崇拜诸神,大都只有神而无神话,其中少数,除形貌的叙写而外,还略述其行迹等这些只能算是神话的零片,或者半神话,而不能算是神话.因为构成神话的故事情节,上举诸例,无一具有.”[15](P21-22)可见,故事情节是构成神话的基本要素之一,至于后来的神话故事即文学化的神话,其故事性更强,所以,故事性也应是神话的本质属性.

四、神话类文本教学的建议

新课程标准这样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语文教师还是在多数的语文课上只突出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反映在神话类文本的教学中则是把神话课上成了知识课、分析课和故事课等,笔者对此提出如下教学建议以和大家商榷.

(一)引领学生了解神话的本质,反对把神话课上成知识课.英国民族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是最重要的文化形成力量,潜明兹则认为研究神话“以增强民族自信和应有的反思心理,以更为闪冷静的科学态度去规划未来”,[16](P1)更有许多神话研究者将神话做为多种学科的源头等等,这些都表明了神话对于我们而言的重要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教会学生识别神话,了解神话的本质特点及丰富内涵,应是神话类文本的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唯如此,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每一个神话,才能更好的发扬我们的传统,继承我们的文化.当然,我不反对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但如果仅仅是告诉学生谁补了天,谁逐了日,谁填了海,谁奔了月,即单纯地把神话当做冰冷冷的知识去教,则会使学生丧失进一步探索神话的兴趣,除了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之外,还能有什么意义呢

(二)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反对把神话课上成分析课.人们常常认为神话是真实的记录,但大家不要忘记,如在分析神话的幻想性时所述,神话思维在神话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神话的真实已不同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真实,可见,用现实事物去分析神话真伪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谈到盘古开天地时,一味得追寻盘古的斧子从何而来,则显然是我们还没有懂得神话具有诞谩的特点,所以,减少一些分析的因素,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和学生共同徜徉到那荒远的岁月中去,才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教授神话类文本的态度.

(三)召唤学生填补文中空白点,反对把神话课上成故事课.《山海经》是公认的保存着丰富的神话内容的书籍,但翻阅读之,却几乎看不到故事情节复杂的神话,只是到了后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神话在演化过程中渐渐被文学化,故事情节才丰满起来,由此可知,神话被艺术加工的过程,便是其空白点被填补的过程,所以,笔者认为,与其让学生重复神话的故事,不如召唤学生在理解神话真谛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填补文中空白点,这不仅有利于原神话的发扬光大,而且将为新神话的产生提供厚实的土壤.

总之,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产生的璀璨宝石,因其产生的特定时代、特定思维等,这颗宝石发出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独特光彩,我们只有把握其内涵,了解其本质,才能真正完成神话类文本教学的使命,笔者在本文中提及的拙见,希望得到更多读者的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