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风之对二胡音乐作品的再创造

点赞:33648 浏览:1570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经过多次的再创造才会真正地成熟起来.就如同今天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绝不仅是某个人的一次发明.艺术也是如此.第一个写书法的人,绝对不可能成为王羲之,或者说绝不可能到达王羲之的水平.每一次的再创造,都是对事物的一个发展和提高.在音乐方面,再创造表现的手段是略有一点特殊的.它的第一次创造就不是直接的.每个作品都是先由作曲家创作,再由演奏家演奏才被展现出来.因此可以认为,演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而演奏者则必须是一位具有较好的再创造能力的人.作为演奏者,在初学阶段往往采取“模仿”的方法来学习演奏.学生经常要模仿某著名演奏家的弓指法、装饰音、演奏方式,以及他对旋律线条、节奏律动的解读方式,有时候包括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熟练地照搬下来.包括学生时代的笔者在内,也曾经是这样学习的.这种学习方法决不仅仅曾是某个人的方法,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的世界,它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首先要强调的是,“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确实具有诸多优点等于它是艺术学习,更是任何事物学习的第一步.例如婴儿的语言能力,就是来自于模仿.而对于演奏者来说,它可以迅速地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包括对技巧的掌握能力,对音乐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学生,效果格外突出.本文决不是要对“模仿”的学习方法进行批判,而是通过分析蒋风之先生对二胡音乐艺术的再创造,联系实际,总结经验,希望能够给年青的演奏者、学习者提供一些学习的新思路.使他们在再创造音乐的时候,能够更辨证、更全面地看待学习的过程,不至于成为“某某第二”,获得一个“太像某某人”的不良评价,真正地成为一个表达自己的再创造者.

一、蒋风之生平简介

蒋风之(1908-1986),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他12岁时迷上了演奏二胡,1929年正式拜近代中国民族音乐改革先驱、二胡演奏艺术领军人刘天华为师,正式学习二胡演奏.对于音乐的执著使他在艺术上不断钻研,保持了刘天华的基本音乐风格,并开创了“蒋氏二胡学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像项祖英、刘北茂、蓝玉松、张韶、蒋巽风、萧白墉、王国潼、蒋青、安如励等等一代又一代的著名演奏家、教育家.蒋风之在二胡演奏与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形制改革方面,他使二胡使乐器音色更加干净,穿透力也有很大提高.在演奏上,他对于著名的二胡独奏曲《汉宫秋月》等一系列传统乐曲的独到理解,奠定了蒋派二胡艺术的演奏基础.“蒋派”二胡艺术有着古朴典雅、深透内含的风格特点,作为同行的、另一位二胡大师陆修棠先生曾这样评价:“要谈形成派,我们谁也谈不上派只有蒋先生能够称得上形成蒋派二胡.”《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是南他和蒋青共同撰写的一本专门阐述蒋派二胡演奏和教学的专著.书中阐述了蒋派二胡演奏的独特方式,以及其用了细腻而多变,阴阳顿挫鲜活,音乐严谨而细腻的音乐内涵.蒋风之是继刘天华之后的影响中国民乐,特别是二胡发展的一代音乐大师.如果说刘天华先生是近代二胡音乐艺术的“拓荒者”,那么蒋风之先生就一定是这条道路上的“指路人”.

二、艺术风格特点与作品的诠释

“如何根据乐曲的内容,选择相适应的艺术手段去表现作品,去进行再创造这是一个演奏者最为重视和经常思考的问题.”蒋风之先生在他的专著《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中,阐述了自己对于音乐再创造的重视程度.从他的演奏中对作品独到的理解和处理手法上,不难看出他勇于创新的个性特点.蒋先生可以说是一位成功的二胡音乐再创造者.那么他又是如何进行再创造,又如何表现出他的独到之处的呢

1.艺术风格整体特点

作为著名音乐大师刘天华的学生,蒋风之并不满足于老师对于二胡音乐的诠释.对比他的老师而言,蒋风之似乎更加回归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语言的表达方式他的音乐细腻委婉,对于每一个音符都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对于音符的时值、力度、速度等多方面的把握非常严格,对音乐中的抑扬顿挫更加深化和细微.而这除了受他严谨的个性影响之外,与他一生的经历更是息息相关.他从小受江南丝竹等民间音乐的影响;在大学期间进入专业音乐院校学习,曾主修琵琶演奏;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抵制为日伪政府工作,热爱自己的祖同和民族文化;建国后还曾参加过对古曲的研究、整理、改编工作.多年来他一直从事专业化教学和各类演出活动,有着很丰富的舞台经验,深厚的艺术修养:因此,在他的演奏中,不仅借鉴了各地方音乐的语言特点来拓展二胡演奏,还借鉴了大量其他民族乐器的表现手法,如将琵琶的“吟揉推拉”的技巧用于二胡演奏中.二胡这件乐器在蒋风之的手上变得更加细致化,更具思想性,更注重音乐的“味道”,也更加个性化地表达音乐语言.个人风格的建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各种经验和知识的长期积累,需要大量的思考和研究.但任何演奏者的成长,都要首先建立一个好的人格,然后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接下来要勤于练习和大胆探索,这一切都是演奏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这些都将融入你的演奏,影响你的音乐表达,甚至改变你的人生.

2.细致入微的诠释作品

(1)音乐语言的再创造 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蒋风之音乐的细腻演奏方式,让我们来比较一下《汉宫秋月》的原谱和蒋风之先生的实际演奏谱.谱例1选自《全国二胡演奏考级作品集》,《汉宫秋月》(第1-6小节)

谱例2并非出版的乐谱,而是笔者根据录音记录下来的乐谱.首先来看他对揉弦时机的把握,揉或是不揉,什么时间揉弦要求得均是非常严格.接着来看倚音和滑音,虽然二者在此处的演奏上都是滑动手指,但占用的时值、速度却不尽相同.再来看提弓(V)的使用,用于干脆的结束音符的演奏.最后再看音符强弱的要求,有个别音符在演奏时采用多种强弱变化.虽然不同时期的录音,在演奏上多少有些区别.但都不难听出,蒋风之对音符的诠释细致入微.透过他的音乐,我们了解到对一个音乐作品好的或者说上乘的再创造,必须从装饰手法的灵活运用、运弓方法的使用处理,音乐强弱的对比等诸多细小的方面人手来进行思考和捉摸,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内心需要的音乐语言.佳作必须是经得起推敲的.虽然蒋风之先生演奏的《汉宫秋月》被二胡界公认为这首乐曲最经典的诠释方法,但是在他的专著中,却仅仅只有最简单的,类似谱例1的乐谱.这似乎也反映了他对于“再创造”音乐的一个观点,即希望将来的演奏者不要仅仅局限于模仿他的演奏,而是要通过作品、透过演奏来阐述自己的音乐和理解.换句话说,就是当演奏达到一定水平,并充分了解一首作品之后,就要学会“忘记”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想象去勾勒音乐作品的形象,使用自己的音色、自己的弓指法、自己的处理手段去细致地、严谨地推敲音乐、诠释作品.而不是将自己永远框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内,忘记突破.

(2)演奏技法的再创造蒋风之对于音乐旋律的诠释,更注重体现鲜明的民族音乐色彩.他经常在教学中强调特殊技法的运用,而这些技法往往来源于对于其他民族乐器演奏方法的借鉴.通过将其他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运用于二胡演奏中,因此他的演奏更具有“中国味道”.首先,他借鉴琵琶“吟揉推拉”的技巧,运用于二胡演奏中,延伸为“压弦”的技巧,来表现音乐语言中“抑扬顿挫”的“抑”.这种技巧往往用于情绪比较内敛、深沉、压抑的作品中,如:《汉宫秋月》、《二泉映月》、《病中吟》、《独弦操》等作品.以充分表达音乐旋律的深刻与哀婉.

谱例3:选自《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病中吟》(第4小节)

蒋风之对二胡音乐作品的再创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族音乐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其次,他借鉴古筝颤指的技巧,来使用“压揉”增强旋律中需要强调的音符.这些带有压揉技巧的音符,在演奏中无疑不使听者感到入耳动心.最后,他最有代表性的“提弓”、“松弓”两个运弓技法,与古琴、琵琶演奏中“捂弦止音”的方法运用相类似,顿挫之气、洒落之意立刻展现.这两种技法既可以用于乐句的多种收尾方式,又可以转折音乐情绪,中国传统音乐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参见谱例2)蒋风之凭借着对民族音乐韵味的了解,对其他器乐演奏手法的熟悉,深入研究,善于借鉴,才使得其音乐更加具有鲜明的“中国味道”.可见,他对音乐的再刨造是建立在深厚的艺术修养,渊博的知识之上的.这也说明了,想要掌握一种“味道”,一种艺术风格,必须熟悉作品所根植的土壤,熟悉属于它的艺术表达方式;必须熟悉与之相关的、具有共同渊源的其它艺术形式的特点.甚至还应当包括对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的了解.今天诸多优秀的二胡音乐作品有了更新的表达方式,比如大量的变化音、频繁的变调、复杂的节奏型等等,但旋律中依然带有着浓重的民族风格.《天山风情》的动感新疆民族舞蹈,《第一二胡狂想曲》的云南少数民族风情,《追梦京华》的老北京味道,都是当代二胡音乐的经典之作.以《追梦京华》为例,想要更充分地体现老北京音乐的风格,就需要了解北京过去的人文风情,人们春夏秋冬的不同生活习惯,北京话那带有儿话音的语言特点;并学习与之相关的京韵大鼓、京剧等音乐形式,研究其表达音乐的艺术特征.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借鉴京剧中青衣唱腔的旋律处理手法,在旋律中增加甜腻的滑音,在回滑音之后添加后缀型的颤指音;借鉴京胡的演奏方法,来处理某些特殊的快板乐段的弓法,以更好地突出特有的非常规重音.这些演奏的技巧不是来自于作曲家的乐谱标记,而是来自于其它艺术形式,来自于演奏者的大胆借鉴.这样的借鉴可以帮助我们的演奏获得更地道的老北京的味道,也就更鲜明地突出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


(3)乐谱的再创造蒋风之曾在《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中提出如下观点:“演奏本身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基于我对某一作品的理解有时对原谱进行一些改动等忠于原谱又不拘于原谱,追求‘神似’反对单纯的‘形似’,以求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蒋风之在演奏其师刘天华的作品时,往往对乐谱进行一些改动.

谱例4选自《全国二胡演奏考级作品集》,《闲居吟》(第1-3小谱例5选自《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闲居吟》(第1-3小节)

《闲居吟》虽然不是蒋风之改动乐谱最多的乐曲,但是从被改动的音符时值和重音标记上,可以明显地体现出蒋派演奏风格的特点,细腻且精致.蒋风之对于乐谱的改动,是被二胡演奏者们共同认同的改动.首先,他对于乐谱改动的目的,并不是低级的改变某些音符以减轻技术难度,便于演奏;而是为了音乐形象的充分表达,以及音乐语言的细致化.其次,他对乐谱所做出的改动,不是对音乐基本旋律、表达内容的改动,而变动多出现在音符时值、节奏重音等音乐表达方式和诸多修饰手段上,因此他的改动是不会影响到乐曲的主题思想的.蒋风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胡音乐作品更多的是由专业作曲家来进行创作的.作品技巧难度高,音乐语言丰富,情感表达复杂多变.而现实是今天的作曲家绝大多数并不会演奏二胡.而且有很多国外的作曲家,为二胡创作作品仅仅是出于对二胡特殊音色的喜爱,并不了解这件乐器.甚至有些作品在创作之初,都超出了二胡所能够演奏的音域.因此,对于乐谱的再创造,是当前二胡演奏者们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对于首演的作品,演奏者对于乐谱的改动一定是必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这里有一点仍是需要再次强调的:任何对于乐谱的再创造,都不能以改变演奏技巧的难易为目的,不能改变作品要表达的本质与内涵,否则这种改变将被认为是一种低级、凭空的臆造.对于乐谱的改动,除了可以借鉴蒋风之对乐谱的改动方式之外,还通常可以通过增减各类装饰音、改变弓法和指法、改变表达方式等手段来对乐谱进行再创作.

结语

综上所述,蒋风之对二胡音乐作品的再创造,无论是通过对音乐语言的再创造,对演奏技巧的再创造,还是对乐谱的再创造,都是建立在深厚的民族音乐文化,大胆的创新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处理手法之上的,因此他的演奏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是经典之作.作为一个学习者,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更可以反思出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今天当我们面对传统,面对经典的时候,不能够仅仅是以“保存古董”的方式去保留下来,而是要吸取其精华,继承其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而对于蒋风之先生的演奏,不能只是模仿他的揉弦、滑音、提弓等,不能只是照搬他的录音,更应当学习他这种对于音乐作品的再创造能力,继承他对于二胡演奏的音乐思想,秉承他的严谨精神和创新意识.这才是蒋风之先生留下来的最珍贵的“艺术”,也是最值得学习的“传统经典”.

注释:

[1]转引自任欣《蒋风之年谱及蒋派二胡艺术风格的形式》.1996年5月,硕士毕业论文.

[2]转引自蒋风之,蒋青《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第28页.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3]转引自蒋风之,蒋青《蒋风之二胡演奏艺术》第30页.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