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关雎》的多角度审美赏析

点赞:3570 浏览:899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雎》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诗经》的首篇,其悠久的历史、特殊的位置、丰富的思想内涵及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等,历来为人称道,被人评说.从孔子、汉儒直到今天,围绕《关雎》的见解各异的众多评论,汗牛充栋不足以概括,由此也足见《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意义深刻、影响深远.这里,本文结合当代美学理论,尝试从美学框架的不同角度对《诗经关雎》作审美赏析.

《诗经.关雎》的多角度审美赏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审美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一、从美的本质的角度

人都有爱的本能,选择和确定爱的对象,并把自己爱的感情全部倾注到对象中去,这时就产生了爱情.爱,就是精神之美.而美,就在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产生.

《关雎》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春暖花开、百鸟争鸣的美好风光.这个“自然”,已不是天然的“自然”,而处处都打上了人文的印记,是“人化了的自然”.正是这种人化了的自然,才显得是那样优美,是那样充满情感,充满寓意,才让人产生无限丰富的美好联想.而诗中的那个男子,也正是面对这一切,才意识到自己爱情的到来.同时,诗歌在美好的环境下点染出了人物即“君子”和“淑女”.而这两个人物,既是自然景物的一部分,也从自然景物中超然脱开.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诗中“君子”的求偶,已不是低级的动物性媾合.“君子”把自己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淑女”身上,也只有“淑女”才能真正配得上“君子”,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生命价值.爱是精神之美,爱是自由的结合,但爱又是社会道德的体现.在《关雎》中,“君子”对“淑女”的热恋,把自由的情感合乎道德理性地投射出来,“淑女”成为他作为文明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体现着自然与社会人伦的完美和谐.透过《关雎》,人们不仅可以从自然美中直观自身,也从人情美、人伦美中完成细腻而深刻的审美感受过程.也许正因为此,《关雎》才成为一曲千古永新的永恒恋歌.

二、从审美心理的角度

在审美活动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情趣,有人欣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有人偏爱在瑟瑟秋风中绽放的菊花,还有人则喜欢与冬季为伴的白梅.

《关雎》诗一开篇,就具有明显的自然意识和季节观念.在美好的春天,万物复苏,百草萌动,水鸟相鸣相欢,让人在感受春天气息的同时,不由得产生一种人的生命春天的联想,由水鸟很自然地会联想到人.但这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淑女”.社会性因素时刻影响着和左右着人的爱情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诗中的男子在无限相思的想象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而这,也正是中国人“内倾”人格在心理上表现出的神思与“内游”,审美情感在此时得到极度的渲染.恋爱的结局是由代表社会因素的家庭、朋友等出面,“琴瑟友之”,在吹吹打打中完婚,实现爱情的美满.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中国式的婚恋,体现着世代中国人在审美心理上的含蓄、凝重和中和之美.《关雎》之所以被儒家如此推崇,被国人传唱几千年,很大程度上与民族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等密不可分.

三、从审美形态的角度

王朝闻认为,美的丰富形态是不容否定的存在,一方面可按它们的不同性质将其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另一方面,又可按它们的不同状态、面貌和特征,而将其分为优美、崇高、悲剧和喜剧.美的形态的这两个方面同时还彼此渗透和相互交错,呈现为多种多样的美的经验现象.

首先,《关雎》充分地体现着自然之美.春暖花开,百鸟争鸣,这是一个美好的现实的自然,而男女的相互倾慕体现的则是生命的自然.其次,《关雎》有着丰富的社会美的内容.诗中的君子和淑女都是社会教化出来的有涵养的人,他们以结婚为目的的相悦相亲,是一种积极的为社会所肯定的生活现象,体现着一种社会美的理想.再次,《关雎》的艺术美,诸如艺术表现上的比兴手法、回环复沓、用词典雅、音色优美等等,早已为历代诗评家所称道.


如果将审美形态分为优美、崇高、悲剧和喜剧,那么《关雎》作为美的现象应该属于优美.千百年来,《关雎》被代代传唱,不断地在唤起着人们圆满轻松的审美愉悦,体现着娴静恬淡、温柔敦厚的阴柔之美.

李泽厚从自然的人化、积淀和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立论,注意于人的审美能力的拥有和实现过程,将审美形态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的三个阶段,是人类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

《关雎》从春水青草、水鸟和鸣到男女相惜相悦、恋爱婚娶的过程,就是三种审美形态在瞬间的审美感受中相继呈现的过程.从耳目之乐、生理快感到愉悦走向心灵的无意识满足,然后再进入某种合目的性的道德理念的追求和满足,美的感受阶段不同,深刻程度不同,审美形态也不同,但它们都体现着生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和谐统一,是三个不同的审美形态在人的心灵中立体性的展现.

“中和”这种审美形态最根本的特征是强调适度,即强调情感的适中、人格精神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国人称赞美满的婚姻,往往叫作“天作之合”,实际上是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关雎》就是这样,它作为审美对象,首先肯定男女相悦的感情是自然而美好的,但同时强调这种感情是与美德、地位等等相连,真实的感情表露得平和而有分寸,最后归于婚姻的美满.孔子评《关雎》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这句话不仅成为后世诗歌评论的重要标准,而且也使《关雎》成为“中和”之美的典范.

四、从审美教育的角度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感化人的身心,使之净化、升华和提高,是一种人格教育,同时也是情感教育和艺术教育.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即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满足主体的一种内在精神需求,既没有来自外部的利害关系、社会统一目的的要挟,也没有来自内心的良心、理智的强迫,而是一种无限的“享受”和愉悦.

《关雎》这首反映男女爱情的民歌被编纂在《诗经》的首篇,其深刻的用意之一就是:处理好男女情感问题是学会做人的第一课.男女情感是一把双刃剑,刻意地回避,诸如“存天理,灭人欲”,是有违人性、非人道的,但有意的放纵又是对社会规范的潜在威胁,它需要正确的疏导.《关雎》所歌颂的,正是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的的爱情,体现着生命之真、中庸之德和中和之美,是做人的教育.

《关雎》这种人格教育是通过乐教来实现的.诗篇的重章叠句、字数整齐、双声叠韵、朗朗上口等,具有极强的节奏感、音乐性,显示出音调的和谐美及描述人物的生动性,极大地体现了和乐而歌的特点,易于使阅读者抒发积郁于胸的感情,实现内心痛苦的艺术宣泄,从而达到心态平和、温柔敦厚,让人们在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吟唱中,最后养成健全的人格,充分展示诗歌、音乐净化人心的功能.

诗歌是一种具有多方面审美特征的文学样式,它展示给世人的美,往往是多维的、立体的、千姿百态的、五彩斑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审美,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认识和感受,多角度的艺术审美应该是体验多层面美感的有效方法.用美学的眼光,从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审美形态和审美教育等不同角度,去审视、欣赏《诗经关雎》,就能够多方位地、更完美地感知到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微妙的心理描写和春风化雨般的美育.

(作者简介:李士奇,周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