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信歌曲《孟姜女》赏析

点赞:30746 浏览:1437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孟姜女》《梁祝》《牛郎织女》《白蛇传》并列为我国四大爱情民间传说故事.千余年来,孟姜女的故事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地域的演变,有了今日的多种说法:有说孟姜女是纯属虚构、捏造的一个故事人物;有说孟姜女是发生在齐国的故事,“姜”是其姓,“孟”是大女儿之意,孟姜女者,姜氏之长女也;有说孟姜女是一棵长在孟、姜两家的葫芦藤上而长出的一个大葫芦,用刀切开,一个女婴端坐其中,孟姜两家合养,并起名“孟姜女”;而流传最多的是秦始皇时,劳役繁重,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青年男女范杞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被迫去修筑长城,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脚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上,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她痛哭长城脚下,三天三夜不止,天地为之感动,长城崩裂,露出丈夫范杞良的骨骸,最后孟姜女绝望之中投海而死.

歌曲《孟姜女》的诞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王志信老师,在20世纪80年代与词作家刘麟一起赴全国各地采风,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深入民间,整理收集大量的音乐素材,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挖掘,根据时代音乐的发展,融入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新发展,而创作一大批优秀的艺术歌曲:《孟姜女》《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兰花花》等代表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通过对故事的叙述、人物的描绘塑造、对民间音乐文化的收集整理,结合戏曲、曲艺的创作手法,结合音符长短、强弱的节奏变化等多种艺术手法,表达对英雄的赞颂,对封建世俗的批判,对某一历史时期的评价,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对幸福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民族艺术特色,而且加入了新时代的音乐元素,从而推动我国音乐年轮的疾速前进.《孟姜女》就是作者这一时期创作改编的优秀声乐作品代表作.

《孟姜女》是王志信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结合,将民间小调《孟姜女》进行改编,作者将歌曲原来的“十二体”重新剪裁,改为“四季体”,这是作者以四季的变化来展示故事情节,步步深化,在感情上层层推进的形式手法.

全曲共分四段,主要以慢板的速度来演唱,乐曲的调性为:G―F―bB

前奏:慢板速度,旋律舒展、平静,仿佛是平静的乡间,百姓都和往常一样,忙碌着一天的农活、家务,作者在此给了一个全景的展现.紧接着镜头逐渐由全景汇聚到一点――孟姜女的家.

第一段:“正月个里来是新春,家家户户喜盈盈.人家夫妻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这一部分作者基本上沿用了原版民间小调的《孟姜女》的结构形式与歌词.全曲采用四句式结构,以作曲家的提示标注“稍慢、委婉、哀怨地”情绪来演唱.乐曲一开始速度稍慢,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用说话的语气讲述着孟姜女的故事,而歌词中“家家户户喜盈盈”与“孟姜女的丈夫去造长城”形成鲜明的对比,演唱时在情绪上要注意表达出孟姜女心中的悲伤、怨恨.由此介绍故事的起因.

间奏:跳音的出现,把人们的情绪从喜庆的新年气氛转瞬间带到了夏夜.

第二段:“夏夜里银河飞流星,那是牛郎会织女点燃的红灯笼.孟姜女望长空泪眼雾朦朦,我与杞良哥何日能重逢?”这一段比第一段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发展,句式结构与第一部分大同小异,而在节奏上就变得更舒缓,个别音符上添加了“依音”,使得乐曲变得更有味道,也更形象地表达孟姜女对丈夫深深的思恋,特别是“何日能重逢”的“逢”字,作曲家特意多加了两小节,这样一字多音的作曲方法引用了戏曲中的拖腔,进一步深化主题,演唱时要稍带哭腔,以表现孟姜女盼望杞良哥早日归来的真挚情感.

间奏:这部分作曲家多用十六分音符的紧密排列,显示了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却不见丈夫归来,此时孟姜女的情绪已经有些焦虑、担忧、忧愁.

第三段:“九月里来九重阳,菊花煮酒空相望.落叶飘,秋风凉等我给亲人做衣裳等”这一部分,乐曲由G调转入F调.此段情绪由第二部分的委婉、幽怨,转入了凄凉,情绪渐渐转入到低谷.歌词从正月到夏夜,继而到了九月重阳;天气由暖变凉,感彩也由明转暗,孟姜女把所有的思恋寄托在了一针一线缝寒衣上.这部分作曲家在音符结构组合上多用一些空拍、顿音的处理,在“等作衣裳”时做了渐强处理,为后面的高音、强音作了推动作用.“线是相思,针是情,针针线线密密缝等”作者在这里加了“f”的强音处理;“絮进寒衣等”渐强的又一次助推,“衣伴君行”也加“f”、“渐慢”等处理的提示.旋律整体向上流动,音域有了扩展.在演唱时要注意情绪上要有焦虑、担忧略带哭腔,特别在顿音处更要表现出哽咽的感觉.在演唱“落叶飘,秋风凉”时要唱得委婉,并唱出那种落叶飘飘,秋风阵阵的凄凉气氛.“针针线线”的顿音时,声音出来要轻而连,此处在有渐强符号处要把情绪推到,把孟姜女的所有期盼、所有思恋、所有怨恨都寄托在这寒衣上.

王志信歌曲《孟姜女》赏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艺术修养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间奏:的快板,采用三连音、震音相互交替,融合了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摇板和由慢渐快的垛板,好像秋去冬来,北风呼啸.而紧凑的三连音仿佛让我们看到孟姜女瘦弱的身躯冒着疾风寒雪,蹒跚行路的情景.

第四段:急促的伴奏与长音演唱形成鲜明的对比,相互推进,为歌曲增添又一分的紧张、悲愤.快慢的对比呼应,把孟姜女千里寻夫的艰辛和她坚强的意志力渲染得淋漓尽致.急促的伴奏中作者又加入戏曲乐器梆子等乐器,将现代民歌中的音乐与戏曲乐器相结合,这就是作曲家王志信的创新.由于这部分长音较多,就要求演唱者要有很好的气息功底,在演唱时,一定要底气十足,方可表现孟姜女千里寻夫,不畏艰辛,虽不知丈夫身在何方,但寻夫的信念不会动摇,一定要把寒衣送到丈夫身边,谁想千辛万苦得到消息竟然是丈夫去世的噩耗,所以在演唱“声声血泪声声唤,天也昏来地也暗”这句时一定要用哭腔演唱,才能将孟姜女悲恸欲绝的情绪表现出来.接下来的三句“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漫青山,”我们在演唱第一、二句要刚劲有力,用快板来表现孟姜女看到漫山白骨时的悲愤、仇恨之情,并且要一句比一句稍强,第三句则是哭天喊地的慢板,此时乐曲的主题和情绪都达到巅峰.其中不仅包含着失去亲人的伤心欲绝;更主要的还包含对千百万承受着无限劳役的百姓的心疼,还有对昏君实施暴政,涂炭百姓的残酷恶行的憎恨,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仇视,因此,此时的情绪是百感交织,犹如决堤的山洪,万涌奔腾.


整部作品中,作曲家通过运用几次转调,节奏强弱的改变,音域和内容主题的扩展,将现代民歌与戏曲、咏叹调的作曲手法和技巧方式结合,将一首简单的原始民间小调,改编成了一首动人心魄、气势恢宏、感人至深的多段体曲式结构的大型声乐作品,让古老的民间歌曲焕发出新的光彩.

以上是我对王志信改编作曲的《孟姜女》综合的大概分析,希望能够通过这首作品引起更多声乐学习者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意图、歌曲结构、作品的一些细节处理的关注和重视,只有把作品分析了解清楚,才能对作品有充分的认识,才有可能将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进一步达到声与情的完美结合,进而美化我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郭祥义.民族唱法歌曲大全[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余俊,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