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箫红流苏

点赞:3202 浏览:114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箫声从黑暗中飞过来,低低地盘旋.

汉营里有人和着箫声唱起楚地的民歌.

一个干哑僵硬的声音跟着那遥远的歌声唱出几个字却又戛然而止,这声音像一簇微弱的火苗在秋风中颤抖了几下便熄灭了.

更为寂静的寂静之后,声音又起,这次是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合唱.接着,歌词中的每个字的下一个字中都会加入更多低沉颤抖的声音.火势迅速蔓延,有人眼中淌出泪水.

远远近近的歌声密如箭矢地射进军帐.项羽有些恍惚,他认为没有什么能轻易穿透军士们锃亮而散发着味的铠甲,这些铠甲曾抵挡过敌人足以致命的利剑与长矛.

他没有到帐外去,只是握紧了自己女人的手.

谋士张良站在箫声与歌声的旁边,轻轻叹息.他仿佛看到眼前有一片土地正在无声地崩裂坍塌,灰尘缓缓地升腾起来,如同垓下迷蒙的夜色.

公元前206年的这个秋天,旷野和山谷间回荡的马蹄声,兵器凌厉的交撞声,以及殷红的鲜血与身体痛苦的痉挛,都在随即到来的那个冬季被冻结在了历史深处.尽管千年之后,楚汉之争仍在进行,但棋盘上的进退取舍间,已没有多少人会想起真正的霸王或汉王了.

我无法进入到历史的深处,但这场战争因为有了音乐和过多情感的介入,使得我如今的想象空间更加宽阔.我凭着书本与想象在脑海中拍摄着一些电影般的场景.

影片的主题音乐理应由箫来演奏.

我也有一管箫,紫竹箫.我在它的底孔处系了两挂大红的流苏.紫竹箫,红流苏,的确极其入画.

中国的许多东西都极入画,或其本身已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庭院,阁楼,木家具,红灯笼,一扇有着花棂的长窗及窗边依着的古装女人,这些事物无不丰满而饱含着中国文化的韵味.

钴蓝色的棉布长衫缓缓滑落在地上,年轻的女人露出一大片闪烁着光泽的肌肤.她上身系着暗红色小花的肚兜,下身是件曳地金色绸裙.镜头缓缓抚过她乌黑的发髻与额上覆着的花瓣形刘海,然后逐渐拉远.女人身后有着大幅土帷幔,帷幔两侧的红灯笼正淌溢出温柔的光来.画面在这时由明亮变为暗淡,最终消失于黑暗中.

电影中的这个场景之所以能如此细致地停留在我的记忆中,不光因为它充满了中国味道的色彩与形态,更因为与其相伴的仍是一段含蓄凝重的箫声.情节本身展示的应是女人内心的,但与画面相配的箫声却升华了场景的实质,更成为一种对美的冷静映衬.

我的这管竹箫是我二十岁时写下的,那时学校里的同学大都已徜徉在新鲜而短暂的爱情中,放学后没有人会去额外地浪费一点精力.空大的画室里能听见毛笔行走在纸上的声音,即使是我偶尔移动的脚步也会有绵长的回声,我为自己能有这样一方天地而沾沾自喜.

紫竹箫红流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剪纸艺术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有一天,照例是我一人去画室,到了门前,却听到厚厚的门板里囚着一种特殊的声音.我把门推开,看到同班的一位学正坐在窗前的一张画桌沿上,捧着一管竹箫在吹.箫声在空旷的画室中被扩大和美化了,回声使曲子听起来连贯而优美.我没有走进去打断他,那些从他指下发出的声音正以一种特殊的质感令我觉得无比惆怅却又在惆怅中生出些稳重的豁达.这是我第一次置身于箫的现场演奏之中,这种切身的感受更容易令人沉溺.

后来,我终于在离校不远的一家乐器行写了一管箫,尽管屏气凝神才能勉强成声,但内心滞纳的一些思绪竟也会在箫声中转为那种隐隐的豁达.

一棵合适的植物,经过加工便可使人的气流变作听觉的感受,直至现在我都对理科望而生畏,没有搞明白气流在那狭窄的管状空间里要经过怎样的变化才能成为声音.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中国乐器都有一种神秘的气质,人类及各种方法的演奏,都只是它们表现自我内涵的工具与形式罢了.

《列仙传》中有这样一个关于箫的传说.

“箫史者,三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做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做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弄玉作为秦穆公之女,拥有无比富足的物质生活时,理应会去寻求物质之外的享受.而箫史凭着“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的箫声叩开了她的爱情之门,他们的结合因为有了精神层面的交流与共鸣而显得崇高甚至令人敬畏.

中国文人往往多情,但对于关乎“美”的事物却又会无比苛刻,这样一段浪漫到纤尘不染的爱情自然不会在尘世中放置太久,推波助澜之后的随风而去,其实完成了大多数人渴求完美的癖好.在历代的爱情史中,这恐怕是唯一没有经历挫折与困苦而结局却又最完美的一桩.

我还曾看到过另一个关乎箫的故事.

“徐五,南安人,精武技,能吹铁洞箫,声彻云表.隐于货郎,担上横悬洞箫,遇山水佳处,则驰担而吹之.同时有李泽者,亦善洞箫,客游山左归,而妻子竟以疫死,李生大悲,扃其户,取竹洞箫吹之,竟日竟夜.洞箫声本凄婉,益以李生之悲,闻者为之雪涕,然无敢叩其扉而止之.时徐五过门外,闻箫声,即谓邻曰:‘吹者何人审其声,似悲其骨肉,然心已碎且死;即入而夺其箫,则亦死.’邻人曰:‘奈何’徐曰:‘吾自以铁洞箫救之.’于是举洞箫而吹,作愉婉和悦之声,以杀其悲.可一炊许,室中洞箫无声,众排闼入,则李生坠箫如晕.徐五切脉曰:‘无伤,当劈其洞箫,煎而饮之以液.’洞箫即劈,竹中缕缕皆血痕矣,即饮而李生遂苏.”

看似平静的生活往往掩藏着难以言说的隐痛,看似玄幻的情节其实掩藏着最为真实而极致的情感.

与萧史与弄玉相比,我更喜欢徐五与李生.

我在写下那管紫竹箫时,一并写了本儿名为《箫演奏教程》的书.

对于音乐,聆听显然比演奏显得容易,而要对那几个看似简单的音符了如指掌则更非易事.一旦进入乐谱,它们就将以高低各异,长短不一,悲喜无常的面目示人.最终我失望地发现,这本书除了让我认识到自己音乐知识的匮乏,更让我知道了自己那有限的耐性.

书的前十几页一丝不苟地介绍了箫的历史、发展、变化,其中还穿插着不少故事及历代文人的词话.书的编写者为箫营造了一种潇洒飘逸的氛围.

辛弃疾如生于今,必定也是位出色的导演.“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箫声像一块丝滑的巧克力完全溶进了牛奶般的祥和中,人们在这个元宵节似乎忘记了一切忧愁.但在这光与声音的漩涡中,“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留下的这个结局,与我在听箫时的感觉不谋而合.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附着一些箫曲乐谱,这往往是一本“教程”类书籍的部分.《春江花月夜》,《小霓裳》,《平沙落雁》,《中花六板》,《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光是这些曲名就足以叫人享受一场视觉与想象的盛筵了.

如今,正有无数流行音乐和我们擦肩而过,转眼便会两两相忘.唯有中国的这些古曲,它们把自然与人文情怀无比熨帖地糅合在一起,无论以哪种中国乐器来演奏,都能以千年不摧的高雅姿态流传下来并继续留传下去.

而在写了箫和书时,正值我所在的陕北高原早春,风挟裹了黄土一阵阵掠过大片的苦旱之地.因着一份来源于音乐的宁静,我竟在校园高空中随风呼扯的灰白色电线上看出些湿润的桃花粉色来.

一些于我有震撼的场景常会深刻地铸进记忆中去,且不自觉地,每当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场景,必会出现与情境对应的音乐.我的想象力有时简直令我自己都哑然失笑.

我曾与朋友在陕北安塞拜访过一位剪纸的妇女,或应与其他外地或外国人那样,尊称她为民间艺术家.到她家时,她正坐在炕上剪纸,旁边盘腿坐着她略显羞怯的母亲与婆婆,两位老太太看她的眼光里充满了喜悦,原来她刚参加完国外的一个艺术交流会回到安塞.

不同形状大小的红色于剪刀的行进中果断坠落,铺撒在她的身边.大量的消失换来了更为完整地呈现,剪纸者片刻的专注便剪出了她的思想与生活,使之变为一种可视的形态.我知道像她这样的民间艺术家其实对美术方面的知识几乎一无所知,包括最基本的比例与知识,但正是这种“无知”创造了一种浑然天成的大气与质朴,所有不合理的地方无一例外会成为最能打动人心之处,而这样的效果与美感恰恰是许多有着精深艺术造诣的人永远也无法创造出的,广博的理论与技巧使他们战战兢兢,故步自封.

简单的生活有时会让一个普通的人纯净而富有神性.必须强调,一旦创作者脱离或缺少了这种生活背景,我相信剪纸艺术将变成简单而死板的模仿或再现.

技术本身似乎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人生的短暂与生命的不同体验才是最不可挽留、继承、模仿的硬伤.

事实上,在民间有许多这样最初不被看做艺术的艺术,它们因了大众化而显得低俗卑微.和所有类似的物种一样,往往在濒临消失时才被人们惊觉.随后才是重新的审视、宣传、赞美.

然而一些女人们细密的心思与清澈的眼波,正在日渐笨拙的手指间缓缓流逝,娇娆的花朵将成为绣花针繁华的记忆.黄铜唢呐已在架子鼓与电子琴莽撞兴奋的嘶喊中气息微弱,几不可闻.横贯古今中外天上人间的电视节目让人忘却了当年喜闻乐见的说书艺人,一位老人听着远处庙会的唱戏声,却已到不了那座山头上的戏台旁.

城市的气息正从远方缓缓飘移笼罩过来,在快捷富足的现代生活里,许多事物都会令人不知取舍.

生活在陕北土地上,我总像随着自己的经见在不断深入却又不停地远离.这是种令人恐慌而无奈的体验.当我用笔写下这些感受时,我心中又有箫声迂回地响起.我像往常一样能触摸到它细致的声音微粒,它包容着我,但又总在我之上,令我无从把握.正如我所爱着却总把握不了的这一切.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几乎不知所措.

责任编辑 谷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