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文化探析

点赞:13710 浏览:5875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中到处都充斥着《圣经》中的引文与典故.在学习西方语言文学的时候,对《圣经》理解的缺失,就会对作品内容有所偏见和曲解,甚至无法领悟作品的含义.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圣经》典故进行分析,研究它们的结构类型、使用方法、审美效果等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

关 键 词:英美文学圣经基督教义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基督教的圣书《圣经》,始创于中世纪,被西方文明称之为“唯一的书”或“书中之书”.作为基督教的教义,一直以来是基督教徒从小学习的书籍.其以明快简练的语言来感染众生,且体裁丰富多样,写作手法灵活,囊括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写作体裁,包括神话故事、传说、寓言、诗歌、杂文、短篇小说、书信、布道、演讲等等.朱维之先生曾说过:“许多欧美第一流的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其中密密地交织着圣经的引句和典故,我们读者若没有一些关于圣经的知识,便不能了解并欣赏这些杰作.”《圣经》从出版至今,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西方文学的发展,因为英美文学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受基督教义的影响而自然而然地受其影响.

一援引词句做题

英美文学中,由很多名著的题目直接援引《圣经》中的词句作为题目.例如,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便是引自《旧约全书·传道书》中的一句:“人来人往,但世界总是一如往昔,从未改变.太阳东升西落,万物都遵循这一规律开始.风由南吹至北,吹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停的吹拂着;所有的河流都在流淌不息,大海是他们共同的归处,但大海并不会因此而溢出,而是将水源再流回到河流之中.较之于言语,生命是一段荡气回肠的乐章,其中有许多美妙的音符,我们从未满足于所见所闻,而是不断的开拓进取.”海明威节选一段话作为小说的引言.句子的所讲是人生虽然忙碌却无所作为,只是在冷冷地应对着生活,挣扎着生活在世界里,这虚无主义的思想是海明威的人生感受.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也是延续着《圣经》中这句话的意思.譬如,小说开头部分,杰克和他的情人布雷特夫人离开酒吧和朋友同乘出租车外出,司机却不知去哪里,小说以漫无目的开始.在小说结束时,二人又坐进一辆出租车,在马德里大街上兜风,小说仍以漫无目的结束,这正是《圣经》中说的.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中也有着很多这样的例子.《押沙龙,押沙龙》就是很好的例子,本书描述了一个心怀大志要闯一番事业,但一生经营惨淡,只落得个穷困失意的悲惨下场的人的故事.主人公托马斯·塞德潘为了摆脱贫困低下的底层社会地位,过上上层社会地位的生活,一个人离开祖国,漂泊在西印度群岛.在这里,他与一位有黑人血统的女子结婚,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查尔斯·波恩,但是却没有完成他的夙愿,于是他离开他们母子,一个人回到美国.在美国,他奴役黑人,榨取了极大的财富,完成了他的夙愿,并建了一座华丽的房子,用来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之后,他又与一白人结婚,生下一对子女,取名亨利和裘迪丝.光阴荏苒,多年后,大儿子查尔斯来到了美国,与托马斯的女儿裘迪丝恋爱了.当亨利知道真相后,在愤怒之下杀死查尔斯,但是塞德潘却不肯承认查尔斯是他的儿子.这一人间惨剧向人们展示了人心堕落、人与人之间的憎恨超过友爱,是使现代文明解体的根本原因.这个故事像极了《旧约全书·撒母耳记》中押沙龙的故事,大卫王的儿子押沙龙在发现同父异母的哥哥亚母农侮辱了自己的亲妹妹后,愤怒之下将亚母农杀死,因此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虽然被救,但是他却野心磅礴,终使诡计夺取了王位.大卫王逃走后,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在战场上将押沙龙杀死,重得王位,但却悲伤死去的两个儿子,痛苦一生.如此看来,福克纳将押沙龙作为书名,寓意深远,不明而喻,有统领全篇的效果.

此外,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英国诗人叶芝的《基督重临》等作品都从《圣经》中取名,以此渲染作品的气氛,奠定文字基调.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文化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英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在《圣经》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英美文学中有很多作品都是在《圣经》的故事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或延续,或颠覆,展现了一幅幅圣经文化的胜景.例如: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诗剧《该隐》,依据的便是《创世纪》中第四章中的一个故事:人类的始祖亚当有两个儿子,哥哥该隐和弟弟亚伯,其中该隐是农民,而亚伯是牧民.兄弟二人同时向上帝献祭贡品,他们都拿出了自己劳动所得的产物,该隐拿出粮食来祭祀,亚伯拿出羔羊来祭祀,但是上帝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亚伯的供品,而丝毫没有对该隐的贡品感兴趣.因为这件事,该隐心中的嫉妒渐渐变成了愤恨,在盛怒之下杀害了亚伯.该隐在基督教文化中,代表的是骨肉相残的杀人犯.然而在《该隐》这个诗剧之中,拜伦颠覆了《圣经》故事里的善恶观念,反其道而行之,将万能的上帝刻画成一个专制蛮横的昏庸暴君,将该隐刻画成为了人类的人身自由而百折不挠、战斗不息的英雄,极度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封建制度的不满,对统治阶级残忍而昏庸无道的唾弃,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美国作家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里的《亚当的子孙》一章共十六首诗,单个读起来,很难看出每首诗之间的联系,但如果了解《亚当的伊甸园》的传说,就可以联系起来了,十六首便是这个传说的另类表达形式,诗句也因此而极富诗意.弥尔顿的《力士参孙》依据《圣经》里参孙的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在小说里,参孙被描写成以色列的一个武力超强、英勇无匹、能征善战的民族英雄,但他有着的本性,最终死在女人怀中.


三依据《圣经》教义进行创作

就思想内容而言,西方文学中被誉为与《圣经》齐名的著作——班扬的《天路历程》描写的就是一个基督徒对万能上帝的无与伦比的极致的虔诚.基督徒对上帝的旨意亦步亦趋,不敢有丝毫差池,对上帝的崇敬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在经历了各种的磨难与考验之后,他的虔诚终于感召上帝,这个基督徒也终于在天使的带领下走进了天堂,到达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在《圣经》里,有很多有关“博爱”的教义.《新约·希伯来书》第13章记载:“如耶和华一般保持对他人关心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新约·约翰书》第4章说:“我亲爱的朋友,我们必须彼此相爱.”在《新约·路加福音》第6章中,耶稣这样训导他的门徒:“对敌人要友爱,并且善待讨厌你的人!求神明保佑那些诅咒你的人,为那些对你无情的人祈祷.”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尔立奇的代表作《老水手之歌》便是围绕着博爱的主题创作的,老水手说:“谁爱世上万物,谁的祷告就最灵;因为仁慈的上帝爱他创造的万物和人类.”作者通过描写老水手的一言一行,来宣扬基督教义中的博爱,传播《圣经》文化.哥尔斯密的小说《威克牧师传》向人们宣扬的是《圣经》中与佛教思想一致的“好人有好报”的思想.书中的牧师普瑞穆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生广积善心,但是却遭逢大难,不仅在生意上惨遭失败,朋友背叛了他,而且家中大女儿被恶人诱骗,儿子被逮捕,小女儿被匪徒绑架,房子无辜失火.但他自始至终都在忍耐,以基督教徒极大的宽容去面对命运的戏弄,像极了《圣经》中经得住上帝考验的“约伯”.他的妻子更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在普瑞穆因大女儿被恶人拐跑而悲愤万分,正要一个人去追击那恶人的时候,她婉言劝阻,让他忍耐,要求他拿出《圣经》,等待上帝的拯救.可见这个基督徒的虔诚之心,已达极致.本书的结局以大团圆结尾,普瑞穆重回幸福生活,正是好人有好报的写照.

四以《圣经》典故为素材

1直接运用《圣经》典故作为情节

冰山在海面上浮沉,露出水面的部分仅是冰山的一角.对于英美作家来说,《圣经》就如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般,往往一句话,抑或是一个短语,其背后都可能蕴含着一个《圣经》中的小典故.威廉·布莱克在其诗集《天真之歌》中有一部分描写“羔羊”,作者在诗中勾勒了一幅小羊在溪边游水、食草的温馨画面,小羊活泼、灵动的声音给峡谷增添了许多生趣.诗人出于喜爱之心向小羊问道:“可爱的小羊,是哪个造物者创造了你?”然后诗人又自答道:“你的名字和一个人相同,这个人性情温和,曾经幻化为一只小羊,与我们的名字相同.看过这首诗后,我们发现《新约全书·约翰福音》与其似有呼应之处,在这本书中,耶稣被喻指为“上帝的羔羊”,为耶稣进行洗礼的约翰曾对人们宣告:“耶稣是上帝的羔羊,他来到人世便是来救赎众生的”.耶稣是上帝之子,上帝差遣他来到世间.圣母玛利亚在没有结婚之前便,耶稣便转世为人子.因此才会有“曾经为人子”的典故.可见,若要理解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应首先对《圣经》进行深入理解.

2在结构上借用《圣经》的构思轮廓

约伯是《圣经》中一个典型故事中的主人公:约伯是一位乌斯人,他家境殷实,家庭和美,但对于他虔诚与否,耶和华和撒旦却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在撒旦看来,约伯之所以虔诚,是因为上帝赐予了他一颗虔诚的心.为了证明撒旦的观点有误,同时也为了测试约伯的虔诚度,在耶和华的默许下,撒旦将灾难降临到约伯身上.而后约伯的灾难便接踵而至,约伯的朋友闻讯前来安慰他,但朋友的劝慰在灾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约伯的情绪难平,他要向全能者进行申述.此时,耶和华出现了,约伯认识到:在主宰世人的神明面前,人仅如尘埃般渺小.而后约伯的苦难结束,他的家产急剧累积,子嗣延绵,最后寿终正寝.《威克菲尔德的牧师》中描写的是一位牧师的生活经历.开朗、阳光的牧师拥有一所漂亮的房子,在乡村过着安逸、幸福的生活,生活如伊甸园般理想、梦幻.然而在故事的下半部分,牧师的生活发生了转折,不幸接连发生,当牧师处于被灾难击垮的边缘时,故事又峰回路转,牧师的生活又回到最初的祥和.从故事结构上来看,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一些情节都极其类似.

五把《圣经》里的寓意赋予到作品之中

《简·爱》在小说结尾处多次引用《圣经》中的比喻,如:简·爱为罗切斯特梳理蓬乱的头发,正是借用了《圣经》中参孙故事的寓意,《旧约全书·士师记》中的英雄参孙,英勇无比的力量源泉在其头发,谁掌握了他的头发便掌握了他的命运.文章的男主人公罗切斯特曾经就像参孙一样,恣意任为,不可一世,读者以《圣经》的背景为基础去阅读这部作品,就会有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感觉.又如,曾经孤傲的罗切斯特在大火焚烧了他的庄园后,而失去了左手和眼睛,凄苦无依地躲在菲尔丁庄园里,深夜凄惨地呼唤着简·爱,简·爱

在百里之外听到他的呼唤后,马不停蹄地赶到菲尔丁庄园与他见面.此时的罗切斯特已经不再是往日的他,他失去了高傲的姿态,剩下的只是忏悔.忏悔使他重生,后来他们一起生活在一个简单的小屋里,在那里依旧是鸟语花香,景色宜人.这部小说中的大火即“耶稣以火为世人洗礼”之火,预示人们悲惨的遭遇使人成熟,精神获得重生.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教义,历经近千年而成其书,《圣经》中记述了是非曲直、过失罪恶、喜怒哀乐、追求理想、探索奥秘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基督教义的哲理.英美文学作品在基督教义的熏陶下正是《圣经》中哲理的表现,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圣经》典故进行分析,研究它们的结构类型、使用方法、审美效果等等,有助于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