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主题

点赞:3428 浏览:124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认为描写家庭的人与人的关系,仍然是小说的重要主题.在刚开始写小说时,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为什么这样想,描写家族的意义何在我想把平时就这一问题的思考稍加整理,在此说一说.

毋须赘言,小说的主题,也就是写什么,是作家自己选择决定的.怎样写,是作家的自由.从客观来看,作家在社会中生活,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其选择都是社会整体动态的反映.反映的方式,对时代的认识,因作家而异.

回顾近五十年的创作体验,我感到作品的主题与当时生活的环境是紧密相关的.

我大学毕业后马上进入汽车制造厂工作,结束了由父母供养的悠哉游哉的学生生活,步入社会,经济上独立,在公司上班.我之所以没有去新闻社、出版社等传媒机关,没有去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是因为我愿意到制造东西的工厂工作.

写小说是我十多岁时产生的愿望.后来在高中,大学时一些习作,在朋友们办的同人杂志上发表.这些东西都是自然产生的自我表现而已.进入公司以后,当然还想写小说,我希望写我置身其中的制造业.

但实际上,当了公司职员之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千余名从业人员,分散在各个车间工作,从上班到下班,被时间紧紧束缚着.我虽然做经营方面事务性的工作,但开始时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的那一个部位,给我的工作与其它部位的人有什么关系,就像小孩在人群中迷路一样惊惶.公司的人与人的关系,不像学生时代与朋友、恋人的一对一,因工作联系而发展的关系,更加复杂.我认为,捕捉其中的个人形象,必须站在能够总览公司全局的高视点,把具体的东西归结在一起,而进行抽象的表现.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自己要写的小说不仅抽象而且有一种幻想的倾向.我觉得不如此,则难以表现企业中劳动者的形象.

工作了两三年之后,我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工作与其它业务的关系,而且也承担了一定责任,觉得工作比以前有趣了.比如在企业中处理业务时,不仅有一种责任感,而且认为这是一种自我表现.明白了与上司、同事、有关车间的关系,都是以工作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在这种人与人的关系中,通过完成工作实现自我表现而发生的故事就是小说的主题.也就是在企业中人怎样像人一样生活这个问题.

上个世纪50年代后半叶,日本经济开始高速成长,企业绞尽脑汁提高生产率,各个车间的课题沉重而多样.在这一时期,随着视工作为自我表现的想法更为强烈,刚进入公司时的抽象的幻想的倾向开始衰减,可以说,围绕着工作的具体问题而发生的故事中,活生生的个人的形象更使我感兴趣.

本来我说讲家族这个主题,但却讲了许多公司职员的生活,但我以为这是进入本题的必要前提.

总之,我在公司里工作了十五年之后,发表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是我辞掉了公司的工作,开始了盼望已久的文笔生活,专心致志地写小说.

那时我已经年近四十,我们夫妇和两个孩子共四口人.我整天在家里工作,与家属绞在一起,通过孩子的成长,上幼儿园、上小学所结识的人际关系,邻里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公司工作时,白天上班,家里的麻烦事可以推给在家的妻子,甩手不管.现在我了整天在家,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能视而不见.

关于家庭主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家族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这时我突然发觉,企业中的人与人的关系,辞职离开后自然结束,即使与车间的某人关系亲密,但只要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关系,一旦离开工作岗位,几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不能不疏远.

与这种工作关系不同的是家族关系.从清晨到傍晚,以至永远一直保持着,家族没有退休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孩子、夫妇之间的问题会发生种种变化,但这种关系却不会消灭,即使夫妇离婚,但孩子的关系依然存在.

再者,某人到公司工作,从进入公司开始到退出公司结束,基本限于一代,但家族却源远流长,从父母到孩子,以至子子孙孙.倘若从父母上溯,有祖父母、曾祖父母以至先祖.也就是说,家族中通常都包涵着历史.代代相传的工匠的生活是家族历史和工作重迭的产物.近代以后产生的工薪族,使家族与工作分离开来.

把以工作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与以夫妇、父子为基础的家族关系加以比较,说哪个更重要似乎没有意义.但如果没有这两种关系,人类社会就不能成立.各种存在都自有其存在的深刻理由.打个比方,如果说蕴含着历史的家族是表示时间的竖轴,那么以工作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就是表示空间的横轴.

我的兴趣之所以从工作转移到家族,与我在公司时担负责任后对工作的意义才有所了解一样,结婚以后有了孩子,才意识到对家族所负有的责任,家族的主题才浮现在脑中.如果没有孩子,独身一人,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那么我也就不会意识到家族问题.

认真想想,家族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集团.在人生下来开始成长的过程中,家族早已存在.当你记事时周围都是家族.可以说孩子是做为家族的一个成员而来到人世的.孩子不能选择家族,不能像选择学校、职业一样选择家族.家族的历史,家族的时间,恰如新生儿生命的史前期.孩子自然地接受这一切而成长.这里就产生一个对家庭的原始印象问题,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当人们思考家族是什么的时候,头脑肯定会浮现围绕着自己的家族形象.

这样成长起来以后,男女结婚自己作为父母生儿育女,建立家庭时,会产生困惑.自己头脑中的家族原始印象与新建的家的实际的家族形象并不一致.也就是说追求自己体验过的过去的家族形态,但却难以实现.这是因为社会整体变化激烈,因此动摇了家族关系,或者家族的历史性受到了威胁.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与自己记忆中的有所距离,而且夫妻的关系也早就发生了巨大变化.

日本的家族制度由于战败和战后所进行的种种改革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举例来说,在战败以前,日本非常重视家族门第.一直保持着夫权、家长权统治的父权家族制.继承家庭财产也仅限于长子,其余人分家另过.分居成立的家庭的地位要比继承家业的本家低下.本家当然要与父母一起生活,形成三代四代同堂.由于孩子多,本家呈现出一派大家族的景象.

结婚最重要的是生孩子,延续家族.正如俗语所说,“没有孩子就走人”,不能生孩子的媳妇只能离婚.而且结婚被视为是家庭与家庭的关系,个人的希望、意志未必能自由实现.日本战败以后,实施新的宪法,宪法中明确规定:“结婚必须取得的同意,以夫妇拥有同等的权力为基础”,明确了结婚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从现在结婚仪式上仍说:“某家与某家的结婚仪式”,就能窥视到以前家族制度的遗痕.

还有,在生了孙子之后,分内孙、外孙.日本在原则上结婚女性都改夫姓,继承自己姓氏的后代的夫妇生的孙子叫内孙.嫁到别人家的姑娘生的孙子,因姓不同,叫做外孙.尽管如此,但觉得自已家的儿媳妇生的孙子不如女儿生的外孙可爱,所以有俗语说“内孙不如外孙”.现在,内孙外孙这种称呼几乎不用了.这也说明家族的重要性在减弱.

虽然与家族制度、法律没有直接关系,但却出现了这种情况,即对战争时期的军国主义的反思,在战败后强烈喷发.搞军国主义导致战争的是男性.做一个继承武士传统的威武勇猛的男子汉是军国主义统治下男人的理想形象.

但在日本战败以后,这种理想形象土崩瓦解.人们知道这些勇猛雄壮的男人们都干了些什么.失去了这种应有的理想形象的男性,感到困惑,同时也丧失了自信.

与此同时,支撑男性的父权家庭制度,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主义的潮流中,越来越衰弱.也说是说,男性不但失去了重视家族这一后盾,而且失去了过去的理想形象.

另一方面,日本战败后女性的权利得到扩大,进入封闭的社会的愿望得以实现.充满自信的女性活跃在各个领域.虽然如此,日本依然是一个男权统治的社会,并没有实现男女真正的平等,但应看到女性的力量是上升的.女性产生了绝对不逊于男性的坚强的理想形象.极端地说,大概说是阴盛阳衰吧.

在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中,男女结婚,开始组建新的家庭.这种家庭与过去的重视家族的家庭不同,但这并不是说新婚夫妇都是女强男弱.家族制度的遗痕还在,男女经济能力还有差别,只是从整体潮流来看,这是一种难以否定的趋势.

还有核家庭问题.所谓核家庭,就是指一对男女及其孩子(不管是亲生的孩子还是养子)组成的家,由两代人构成.孩子和父母生活,但不与祖父母生活.在长子继承家业与年迈的父母在本家一起生活的时代,次子以下分家另外生活,就是许多核家庭.但在家长制森严的时代,即使是分家另过的核家庭,在精神上也处于从属本家的地位.

日本战败后,家庭意识淡化,家长的权威衰落,与以前不同,在精神层面也独立的核家庭大量出现.甚至长子也有离开故乡的双亲到大城市过着核家庭生活的现象.

从家族分离,独立意识很强的核家庭,单方面排除了年老的双亲.仅由父子构成的家庭,理所当然地减弱了家族的历史性、时间性.这种新的核家庭,使嫁到人家的媳妇从从属地位解放出来,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与丈夫享有同等权利的妻子.同时产生了只有两代人的、平素只有父母与孩子的家庭.对孩子来说,祖父母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在祖父母身上有与父母不同的要素.在家族中一起生活的祖父母,会自然地讲述从前的事情.所以可以说这就是家庭的时间.

摆脱家族,在思想上独立,与年迈父母的分离,使夫妻和孩子得到了自由,但同时也剥夺了家庭的时间,从而带来了不安定的因素.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有显著提高,女性大约到八十五岁,男性接近七十八岁,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这当然是值得庆祝的事,但高龄父母必须有人照顾.在过去的家族制度中,长子继承家业,当然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根据新的民法,父母的财产必须由全部子女均分,这样由长子赡养父母的义务就不再合理.围绕这一问题,兄弟姐妹间就不可避免地时常发生问题.普遍认为高龄者赡养应由国家的老人福利政策解决,国家也建立了很多老人之家等福利设施来收容老人,但其数量还远远不够.儿童出生率低下,老人数量增加,这一显著倾向从个人、社会、经济、精神方面,都加重了年轻一代的负担.

对于现在的家族状况,我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有如此繁多问题的家族这一人与人的关系,必然成为文学的主题,特别是描写人的活生生的生存状态的小说的主题.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因此可以说这是最广泛的人与人的关系.恋爱男女的结合、别离,通过劳动而产生的伙伴关系,企业组织中的纠葛,自然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虽然都是重要的人与人的关系,但家族关系是其中最深最广的.

近代以来的日本文学,特别是小说领域,家庭是重要的主题,但多表现为追求自由的儿子与家长制下有很大权威的父亲的对立这一形式.强大的父亲,其背后是社会全体的象征.因此可以说是儿子对父系社会的挑战.对儿子来说,父亲是斗争的对手,是必须跨越的对象.由于是父子关系,必然会有爱憎的色彩,对于儿子来说,这种斗争是青春的光彩.

但是,正像我们所看到的,家长制崩溃,失去了理想形象的父亲,无法保持过去的权威和强大.日本战败后诞生的孩子成长起来,结婚、建立自己的家庭时,他们并不继承父亲的传统,必须自己摸索新的父亲的形象.妻子,即母亲也是在男女权力平等的理念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与过去在男尊女卑的风习中成长起来隐忍服从心极强的母亲是不同的.夫妇必须同心协力构筑新的家庭关系.在剧烈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核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也感到迷茫.

在门第背景下被保护的家族,即使是传承下来的东西,对于现今男女自由结合而组成的家族,多数为核家族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课题,因为他们必须自己创造.当然它缺乏稳定,蕴藏着不安和动荡,处于一种飘泊的状态.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有位女作家写过这样的短篇小说.搞设计的父亲工作繁忙,住在事务所里,每周才能回来一次.母亲和两个儿子在家里,父亲不回家,十岁左右的兄弟俩感到寂寞,盼望星期六父亲能回来,但他们谁也没有说.星期六的晚上,孩子们在烤白薯时,烤了四个,其中有父亲一份,但是父亲没有回来.为了安慰弟弟,哥哥就把厚纸盒用锥子扎出许多孔,里面放上灯泡,挂在房顶,做成闪光的星空.母亲和两个儿子躺在被子上仰望人工星空.母亲在没有父亲的家庭生活中,并不只是慨叹,而找到了母亲和孩子生活的感觉.小说到此戛然而止.她描写的不是没有权威的软弱的父亲,而是写虽在世但不在家的父亲,小说中出现的只有不在家的父亲.设法使没有父亲的母子三人的生活过得有趣的苦斗的母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印象.很显然以工作为由而不回家的父亲是问题的关键,但努力跳出苦境的母子三人的积极态度令人感动.

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描写老人生活的小说.这些小说叫老人小说,内容以描写老年夫妇的居多.老太太老年性痴呆发作,老头去医院看望,老太太不认识他,问他是谁老人感到悲哀和感伤.作品描写了老人回忆妻子年轻时的面影,回味对妻子的爱以及对爱的忠贞不渝等心情.这些作品大都出自高龄作家之手.老夫妇在暮年平静的生活中,常常会想起恋爱、建立家庭、生儿育女时的情景.有人认为这是被核家庭抛弃的老人的现状.但优秀的老人小说应超越寂寞和空虚,发出顽强生命的呼喊.这种呼喊可能是漫长生活中丰富深刻的经验的结晶.老头在孩子成长独立生活之后,照顾厮守一生的最后的一个家属老妻,这种小说也应该叫家庭主题小说.


同时最近也出现了反家族概念的小说.如果把依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而在一起生活的人叫家族,那么现在出现了一种与此不同的、近似于自由共同体的生活形式及描写这种生活的小说.这种形式并不是以男女爱情为基础的结婚,说起来,他们并不是男女性的结合.比如说,男女都是同性恋者,在他们之间没有性关系,也不生小孩.尽管如此,他们相互吸引,收养别人的孩子.从法律手续来看,包括幼儿在内,这是完全自由的新型的男女共同生活方式.从形式来看,非常近似于家族,但并没有婚姻,血缘关系.从这个意义来讲,它缺少家族的内核.

还出现一些性别不稳定,被称为性同一性障碍的人.他的身体是男性,但他自己不承认自己是男性,或她的身体是女性,而她自己却觉得不舒服,这些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出现.性转换手术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保护这些以前遭受冷眼受岐视的人的人权正是一个社会问题.用小说来表现同性恋,为性的严格区分而苦恼的人,以及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结合的方式,是不奇怪的.看到这些充满温情的作品,甚至会产生对性别、由血缘关系维系的大家族的绝对性产生怀疑.这种情况虽然很少,但年轻的作者不时写这样的主题却是事实.这些大概可以称为反家族的小说,威胁到对家族的常识性认识,但我们不能无视这被锐利的光芒所照射的一角.

以上从各个方面思考了家族的状况,总体说来,现在的家族是不稳定的,流动的,时时不安的.离婚、母子家庭、父子家庭的增加,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家族,一切家庭,都面临着潜在的危险.

家族这一话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最切身的、最基本的人与人的关系.一旦动摇,人与人的关系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从反面来看,人与人整体关系的扭曲是由于家族关系的不稳定而引发的.

然而如何是好呢对此谁也无法简单回答.文学所追求的,首先是正视问题,承认现实,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探索.在提出单纯的希望或简单的展望前,我们必须以敏锐的目光看清现实的生活状况.表面看来平安无事的家庭生活中,也许其中潜藏着可怕的动向.或许可以说对此置若罔闻,或佯装不知,得过且过,才维持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这样,文学必须撕破日常生活厚厚的表皮,揭露家的内幕,家族深处隐藏的东西.在充满温情和爱的人与人的关系中,不能漏掉痛苦的吱吱的响声.或者说在丑恶的深处未必没有美好的东西.

注视现在的家族情况,与追求人的本质是紧密相连的,我认为,家族主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正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