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名作的教学方法

点赞:20371 浏览:933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全国上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指导高校学生如何欣赏文学经典名作是一项重大的文化课题.从哲学、科学、体制、社会变革史、心理学等角度上去指导高校学生品读文学经典名作,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从更高的角度上去引导学生理解把握经典名作创作思想及艺术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推动当今中国大学生阅读水准的提高.

【关 键 词 】经典名作;阅读鉴赏;探索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学中如何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学课程的教育,对于培养高校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培养德、知、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大的意义.进一步说,中国人现代生活那么浮躁,与读名作经典率低,不读好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当代中国,如何指导高校大学生如何读好文学经典及倡导全民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摆在国人面前一项重大的课题.

一、高校引导学生阅读文学经典作品的必要性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反映深刻的人生思想、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人类命运出路的探索.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中蕴涵着很多人生智慧和富含哲理的启迪,这些人生智慧和哲理能够似春风细雨润物细无声地地滋润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指导大学生们阅读中外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把握这些人生智慧和哲理,这将有助于开阔他们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乐观的态度,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这个目标单靠某一学科教育显然是无法达到的,文学课程的教育在培陶冶美好的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建设精神心灵家园及培养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二、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正确路径

现在很多高校开设了文学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注重文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乏味,难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到学习的方法,使之具备终生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因而,在对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探究模索出一套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有感到兴趣、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而笔者从教学实践中领悟到,在高校中从事文学教学中必须避免一味地填鸭.通过探究式学习和跨学科灵活穿插的教学,冲破学科框框、院系的狭隘视野束缚,从哲学、科学、体制、跨文化比较、心理学等方式宏观地去教学和引导学生理解鉴尝文学经典作品原著,教学效果明显见效,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倍增,产生要我阅读变成了我要阅读的可喜效果.

㈠从原著创作时代背景来分析时代意义

正确评价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价值,重要的一点是离不开时代背景的探究.《梅》是一部有争议的文学作品,争论的焦点在于,其对性的描写是为了满足人动物性的简单刺激需求?还是有意而为之重在揭示反封建压抑人性的主旨?从封建社会压抑妇女个性社会环境来看,《梅》和其它比较,是有根本质上差别,那就是《梅》是一部具有批判封建思想、张扬个性,特别是为妇女个性解放鼓与呼的作品.

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

王国维是用心理学来研究《红楼梦》而又有重大建树的.西方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有共同特质、个性特质、表面特质、根源特质、内外倾特质、精神质、神经质等类型.此外人格还分为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研究分析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卡夫卡的《城堡》、贝娄的《晃来晃去的人》、《洪堡的礼物》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果离开心理学,就很难完全分析到位.如《红楼梦》用心理学去分析人物形象,其描写人物没有脸谱化、类型化,人物描写个性鲜明,不是简单以好人坏人去写,而是写出了人物的复杂性.贾雨村是作者讨厌的人物,但书上写出的贾雨村还是一表人才.写宝钗,既写出她的美丽端庄,行为豁达,也写出她的无情与处世的圆滑.在《红楼梦》中,作者写出了典型的令人可信的真实人物,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洪堡的礼物》中主人公之一洪堡虽然是个著名的诗人,但他的内心却充满矛盾,时代的风云变幻使他躲避到僻静的乡村之后,恐惧、焦虑、噩梦时常伴随着他.从作品的描写中分析,洪堡的心理特征不仅和他敏感的性格有关,更是和这个社会恶劣环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分析洪堡的心理特征,从基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着手,就可能比较准确地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㈢从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看文学创作思潮的变迁

在西方文学史上,文学创作思想深受哲学思潮和科学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古罗马希腊时期、欧洲的文化启蒙运动,还是“二战”以来的文学,哲学对文学的渗透影响是巨大的.欧洲四大古典作品之一《荷马史诗》、《神曲》的创作同神学宗教等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知识的积累反而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康德关于认知观中的感性认知、悟性认知、理性认知,经验主义学派奠基人休谟提出认知的感性认识、内省认知等理论对解读文学作品很有借鉴意义.随着世界第二、三次科枝革命带来人类物质的高度富裕,很多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作家对人道主义和人类命运的探索作了另类非理性真实的挖掘.卢梭的思想、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西方的精神分析学说、行为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哲学思想被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家广泛介入文学之中并作为创作思想理论依据.《恶之花》、《荒原》、《儿子与情人》、《喧哗与骚动》、《洪堡的礼物》、《城堡》等便是对人类重大普遍面临的问题作了重大的思考、反思和寻类精神家园的重要代表作.德莱塞在《美国的悲剧》在创作手段上,明显吸收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在艺术运用了性本能的冲动和抑制、潜意识、梦幻等来刻画人物性格,深刻地描写了克莱特一步一步地陷入资产阶级的罗网并最后走上毁灭的道路,赋予了小说极大的心理描写深度.

文学经典名作的教学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