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的主题其在中国的文学翻译

点赞:4484 浏览:123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伏尼契创作的《牛虻》对于中国读者一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国内对这部作品的翻译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本文主要分析了伏尼契创作的《牛虻》在中国的文学翻译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文学翻译的不同的特点,从而说明多元理论对于译入语文化语境对译的作用.

关 键 词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文学翻译 文化语境 译入语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564年出生于爱尔兰,她创作的文学作品中最代表性的就是《牛虻》.这部长篇小说书写了关于人类的信仰、革命、浪漫以及典型的英雄主义.故事的主人公是英雄主义的代表,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作者在故事的结尾,用男主人公写给琼玛的信表达了这乐观、不屈的自由精神:“不管我是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也正是因为作家塑造的牛虻这个英雄人物一直闪着自由快乐的辉,使其成为热情的青年人心中的偶像.而它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也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并表现出对其译本的不同影响.

《牛虻》的主题其在中国的文学翻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学翻译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一、多元系统理论

以色列著名学者埃文佐哈借鉴了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的一些观点,并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埃文佐哈认为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应该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是整个文学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系统,它不断进行动态的转变并争取在文学经典中起到主流影响作用.埃文佐哈指出翻译文学是文学多元系统中联系紧密的一部分,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重要与否,与其译语文学中的多元系统艺术特征相关,并认为当文学还没有完全成型时,或处于边缘时,以及表现国家的文学史重要转折点时,翻译文学就会在其译入语的多元系统中表现为核心位置.

而后,勒菲弗尔在佐哈多元系统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对佐哈多元系统的意识形态做了更详尽的分析,勒菲弗尔突出意识形态、赞助人、涛学这几种内在因素的互动关系对于翻译过程的控制,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进行翻译,从而使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更加系统,他以很理性的说法对此进行了表述:“在翻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人们可以看到,加入语言学方面的考虑以意识形态或诗学的本质发生冲突的话,后者往往占据上风.”他详细地阐述了翻译引进外国的文本,文本翻译如何为接受语文化的读者生产文本的根本原因在于译作中的形象受到译者的思想意识;以及不同语境中译入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诗学所影响,翻译缘于语言实际环境而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当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文本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赞助人、翻译出版机构会根据自身的某种原因强加给译者特定的意识形态.这些赞助对社会的特定时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可以决定意识形态、经济来源以及社会地位.而诗学则容纳了文学方法和文学作用,它对于翻译的主题选择起着关键的作用,即必须根据当时的文化语境进行主题的选择,只有这样所翻译的文学作品才会符合时代标准.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要为翻译后的文学作品确立主题,即要为原作树立一种符合译语读者的形象,而译者当时的观点取向和翻译策略都与其所处的译语环境有很大关联,因为赞助人在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在控制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这样翻译就成了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有意安排,使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起到文化扩展的作用.因此,建立在多元系统理论上的操纵理论,脱离了传统翻译理论中同质对等的束缚,不再是目标语文本与原语文化中所起的那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译者的这些变化,重新提供了翻译现象新文化内容.而我们探讨的《牛虻》在我国的文学翻译正是借助这一理论,在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赞助人和诗学因素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翻译效果.

二、《牛虻》小说的主题――反宗教思想和人物形象

长篇小说《牛虻》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上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作品以反宗教思想为主题,通过主人公亚瑟(即“牛虻”)一生的历程,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青年在感到现实的黑暗、污浊、虚伪后,毅然参加了反压迫、奴役的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意志坚定,毫不动摇的革命战士形象.作者刻画的这个富有艺术魅力的牛虻形象,充满了战斗的革命气息,主人公从忠实地信仰宗教到与宗教思想完全背道而驰,深刻批判了宗教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表明了坚定的无神论思想.小说讲述了在当时意大利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奥地利侵略者以及本土封建统治者肆虐成性,利用人们为了强烈想摆脱现实的心理,借用宗教欺骗隐瞒民众.主人公本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同时他也怀着爱国之心,一直在思索救国之道并曾祈祷“献身于意大利,帮着她从奴役和苦难中解救出来,等没有国王,只有基督”.而作为进步青年,他没有在虔诚的祈祷中得到任何答复,作者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安排主人公知道他竟是自己一直敬仰的主教的私生子,在各种事实面前终于醒悟,认识到教会的虚伪本质.随着小说情节的到来,作者塑造的牛虻形象反宗教思想更加鲜明,表现为对侵略者、封建统治欺压人民极大的仇恨,并与他们展开了十分顽强的斗争.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文学翻译对《牛虻》的评论基本是都是对伪善教会的批判,以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基调.为了让当代译语的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牛虻》,有必要深刻地分析原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牛虻出身英国中产阶级,所在的家族是坚定不移的新教徒和保守派人物,他的生父是教士蒙泰尼里.复杂的家庭环境使牛虻形成了多愁善感的性格,且身体也不是很好,但是他仍立志献身于意大利的解放事业.为了表达牛虻曲折的人生,在作品中,作者刻意安排了一度由于心爱的女友对他的不信任,敬仰的神父欺骗了他,牛虻几乎崩溃.

另外,原作中的蒙泰尼里的形象对于译文读者理解全文也有很大的影响.蒙泰尼里是作家塑造的革命英雄的父亲.在我国50年代对于这个人物的评价由于受到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即从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认为蒙泰尼里是反对派的忠实走狗,被称为“他利用他那‘慈父般的爱’引导亚瑟走反动道路”.但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偏颇的.仔细阅读原文,我们可以发现,文中写道:“他捐出了全部收入,等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来照顾穷人”,这说明蒙泰尼里一方面是个善良并有同情心的教士,另一面则是一个复杂和不幸的人,他在苦难中痛苦地生活,这与他的私生子牛虻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一面信奉上帝,一面又深爱自己的儿子,而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所以,在翻译时应该以原文的真实语境看待这个人物,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学翻译反映原文的真实主题.